黃元御

《四聖心源》~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咽喉

咽喉者,陰陽升降之路也。《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循喉嚨而入缺盆。脾足太陰之脈,挾咽而連舌本。心手少陰之脈,挾咽而擊目系。小腸手太陽之脈,循咽而下胸膈。腎足少陰之脈,循喉嚨而挾舌本。肝足厥陰之脈,循喉嚨而入頏顙。五臟六腑之經,不盡循於咽喉,而咽為六腑之通衢,喉為五臟之總門,脈有歧出,而呼吸升降之氣,則別無他經也。

白話文:

咽喉,是陰陽氣血升降經過的要道。《靈樞·經脈》記載:胃經(陽明經)循行經過喉嚨,進入缺盆(下顎骨凹陷處)。脾經(太陰經)與咽喉相鄰,連接舌根。心經(少陰經)與咽喉相鄰,達到眼睛的繫膜。小腸經(太陽經)循行經過咽喉,再向下進入胸膈。腎經(少陰經)循行經過喉嚨,與舌根相鄰。肝經(厥陰經)循行經過喉嚨,進入頭頂後部。五臟六腑的經絡,不全部經過咽喉,而咽喉是六腑的交通要道,喉嚨是五臟的總出入口。各經脈雖然各有分歧,但呼吸升降之氣,則沒有其他經絡參與。

六腑陽也,而陽中有陰則氣降,故濁陰由咽而下達,五臟陰也,而陰中有陽則氣升,故清陽自喉而上騰。蓋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不藏則下行,是天氣之降也,五臟者,藏精氣而不泄,不泄則上行,是地氣之升也。地氣不升則喉病,喉病者,氣塞而食通,天氣不降則咽病,咽病者,氣通而食塞。

白話文:

六腑屬陽,但陽中有陰,因此氣會下降,所以濁陰會從咽喉往下走,五臟屬陰,但陰中有陽,因此氣會上升,所以清陽會從喉嚨往上走。六腑負責消化食物但不會儲存,不儲存就會往下走,這是天氣下降的表現,五臟儲存精氣而不洩漏,不洩漏就會往上走,這是地氣上升的表現。地氣不升就會導致喉嚨疾病,喉嚨疾病表現為氣堵塞但食物能通過,天氣不降就會導致咽喉疾病,咽喉疾病表現為氣能通過但食物堵塞。

先食阻而後氣梗者,是臟完而腑傷之也,先氣梗而後食阻者,是腑完而臟傷之也。而總之咽通六腑而胃為之主,喉通五臟而肺為之宗。陽衰土濕,肺胃不降,濁氣堙郁,則病痹塞,相火升炎,則病腫痛。下竅為陰,上竅為陽,陰之氣濁,陽之氣清。清氣涼而濁氣熱,故清氣下陷,則涼泄於魄門,濁氣上逆,則熱結於喉嚨也。

白話文:

如果先有消化不良,然後出現氣滯,那麼是臟器完好而腑臟受傷所致。如果先有氣滯,然後出現消化不良,那麼是腑臟完好而臟器受傷所致。總的來說,咽喉連通六腑,以胃為主;喉嚨連通五臟,以肺為首。陽氣不足,脾胃虛弱,導致肺氣胃氣不降,污濁之氣鬱結,就會導致痺塞的疾病。命門的相火往上炎熱,就會導致腫痛的疾病。下腹部是陰,上胸腔是陽。陰氣污濁,陽氣清淨。清氣涼爽,污濁之氣炎熱。所以,清氣下陷,會導致陽明泄瀉;污濁之氣上逆,會導致咽喉腫熱。

甘草桔梗射干

甘草(二錢,生),桔梗(三錢),半夏(三錢),射干(三錢)

煎半杯,熱嗽,徐服。

治咽喉腫痛生瘡者。

貝母升麻鱉甲湯

貝母(三錢),升麻(二錢),丹皮(三錢),元參(三錢),鱉甲(三錢)

白話文:

貝母(18公克),升麻(12公克),丹皮(18公克),元參(18公克),鱉甲(18公克)

煎半杯,熱嗽,徐服。

治喉瘡膿成者。

2. 聲音

聲音者,手太陰之所司也。肺藏氣,而氣之激宕則為聲,故肺病則聲為之不調,氣病則聲為之不暢,而氣之所以病者,由於己土之濕。手陽明主令於燥金,手太陰化氣於濕土,陽明旺則金燥而響振,太陰盛則土濕而聲喑。譬之琴瑟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陰晦而沉濁,燥濕之不同也。

白話文:

聲音是由手太陰肺經所主管的。肺臟儲藏氣,氣的激盪就會發出聲音,因此肺部有病時,聲音會失調;氣運不暢時,聲音也會受阻。而氣運失調的原因,是因為體內的濕土太過。手陽明大腸經掌管著乾燥的肺金,手太陰肺經將氣化為濕潤的脾土。陽明大腸經旺盛,肺金乾燥,聲音就會響亮;太陰肺經強盛,脾土濕潤,聲音就會低沉。就好像琴瑟簫鼓,遇上晴朗的天氣,聲音就會清亮;遇上陰晦潮濕的天氣,聲音就會低沉渾濁,這正是因為乾燥濕潤的不同造成的。

燥為陽而濕為陰,陽旺則氣聚而不泄,氣通而不塞。聚則響而通則嗚,唇缺齒落而言語不清者,氣之泄也,涕流鼻淵而聲音不亮者,氣之塞也。

白話文:

燥屬陽,濕屬陰。陽氣旺盛,氣血聚合而不疏通,氣機通暢而不阻塞。氣血聚合就會有聲音,氣機通暢就會說話清晰。嘴脣缺損、牙齒脫落導致說話不清,是因為氣血外泄;鼻涕流淌、鼻竇積膿導致聲音不清亮,是因為氣機阻塞。

然聲出於氣而氣使於神。《靈樞·憂恚無言》: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聲音之戶也。口唇者,聲音之扇也。舌者,聲音之機也。懸雍者,聲音之關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蓋門戶之開闔,機關之啟閉,氣為之也。而所以司其遲疾,時其高下,開闔適宜,而啟閉中節者,神之所使也。

白話文:

喉嚨是氣息上下通行的管道,會厭是聲音的門戶,口脣是聲音的扇子,舌頭是聲音的工具,懸雍垂是聲音的關隘,頏顙是氣息散發的地方。舌骨可以運動,是由神氣控制的,能主導舌頭的活動。決定門戶開合的快慢、聲音高低的適宜與否、開合的節奏是否和諧,這些都是由神氣所掌控的。

是故久嗽而音啞者,病在聲氣,中風而不言者,病在神明。聲氣病則能言而不能響,神明病則能響而不能言。聲氣出於肺,神明藏於心,四十九難:肺主五聲,入心為言。緣聲由氣動,而言以神發也。

白話文:

因此,咳嗽很長時間導致失聲的,病因出在聲氣上;得中風而不能說話的,病因出在神明上。聲氣出問題,可以說話但是沒有聲音;神明出問題,可以發出聲音但是不能說話。聲氣從肺部發出,神明藏在心臟,肺控制著五種聲音,進入心臟後才能發出言語。這是因為聲音是氣息推動的,而說話是神明發出的。

聞之婦人在軍,金鼓不振。李少卿軍中有女子,擊鼓起士而鼓不鳴。然則調聲音者,益清陽而驅濁陰,一定之理也。

白話文:

聽說婦女在軍中,會導致金鼓不出聲。李少卿的軍中有位女子,擊鼓鼓勵士兵,但鼓卻不響。所以,調整聲音,增強陽氣驅除陰氣,這是恆定的道理。

茯苓(三錢),半夏(三錢),杏仁(三錢),百合(三錢),橘皮(三錢),生薑(三錢)

白話文:

茯苓、半夏、杏仁、百合、橘皮和生薑,各取三錢。

煎半杯,熱服。

治濕旺氣鬱,聲音不亮者。

百合桔梗雞子湯

百合(三錢),桔梗(三錢),五味(一錢),雞子白(一枚)

白話文:

百合(15克),桔梗(15克),五味子(5克),雞蛋清(1個)

煎半杯,去滓,入雞子清,熱服。

治失聲喑啞者。

3. 鬚髮

鬚髮者,手足六陽之所榮也。《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手三陽之上者,皆行於頭,陽明之經,其榮髭也,少陽之經,其榮眉也,太陽之經,其榮須也。足三陽之上者,亦行於頭,陽明之經,其榮髯也,少陽之經,其榮須也,太陽之經,其榮眉也。凡此六經,血氣盛則美而長,血氣衰則惡而短。

白話文:

鬍鬚和頭髮,是手足六條陽經氣血旺盛的表現。《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說:手三陽經的氣血運行到頭部,陽明經的氣血主養鬍鬚,少陽經的氣血主養眉毛,太陽經的氣血主養頭髮。足三陽經的氣血也運行到頭部,陽明經的氣血主養長須,少陽經的氣血主養短鬚,太陽經的氣血主養眉毛。這六條經脈,如果氣血旺盛,則鬍鬚和頭髮會茂盛而生長;如果氣血衰弱,則鬍鬚和頭髮會出現枯黃和脫落的情況。

夫鬚髮者,榮血之所滋生,而實衛氣之所發育也。血根於上而盛於下,氣根於下而盛於上,鬚髮上盛而下衰者,手足六陽之經氣盛於上故也。《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冬時陽氣內潛,而爪發枯脆,夏日陽氣外浮,而爪須和澤。緣鬚髮之生,血以濡之,所以滋其根痎,氣以煦之,所以榮其枝葉也。

白話文:

鬚髮是榮血滋養的,同時也是衛氣發育的地方。血起源於上,但旺盛於下;氣起源於下,但旺盛於上。鬚髮上面茂盛而下面衰老是因為手足六條陽經之氣在上面旺盛。

《靈樞·決氣》記載:上焦開啟,宣發水穀之氣味,濡潤肌膚,充實身體,滋潤毛髮,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這就是「氣」的作用。冬季陽氣內斂,所以指甲、頭髮會乾枯易脆;夏季陽氣外浮,指甲、鬚髮就會滋潤鮮澤。

鬚髮的生長仰賴血液滋潤,所以能滋養鬚髮的根基;鬚髮的生長仰賴氣息溫煦,所以能使鬚髮的枝葉繁榮茂盛。

宦者傷其宗筋,血泄而不滋,則氣脫而不榮,是以無須,與婦人正同。然則須落髮焦者,血衰而實氣敗,當於營衛二者雙培,其本枝則得之矣。

白話文:

太監因損傷控制生殖的宗筋,導致氣血虛弱,無法滋潤身體,因此沒辦法長鬍子,這和女性的情況差不多。但是,如果太監掉頭髮或頭髮變白,表示氣血衰敗,精氣流失,此時應該同時滋養營血和衛氣,養護好根本才能恢復生機。

首烏(三錢),桂枝(三錢),丹皮(三錢),生地(三錢),柏葉(三錢),生薑(三錢),人參(三錢),阿膠(三錢)

白話文:

何首烏(3錢),肉桂(3錢),丹參皮(3錢),生地黃(3錢),柏樹葉(3錢),生薑(3錢),人參(3錢),阿膠(3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須落髮焦,枯燥不榮。

黃澀早白,加桑椹黑豆。陽衰土濕者,加乾薑茯苓。肺氣不充,重用黃耆,肺主皮毛故也。

白話文:

面色蒼黃早白,加入桑椹、黑豆。陽氣虛弱,水濕滯留者,加入乾薑、茯苓。肺氣不足,多用黃芪,因為肺主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