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卷四 (5)
卷四 (5)
1. 精遺
精藏於腎而交於心,則精溫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遺泄,其原由於肝脾之不升。
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藏,陽歸地下者,壬水之蟄藏也。壬水非寒則不藏,陰陽之性,熱則發揚而寒則凝閉,自然之理。壬水蟄藏,陽秘於內,則癸水溫暖。溫氣左升,是生乙木。升而不已,積溫成熱,是謂丁火。水之生木而化火者,以其溫也。木火生長,陽氣發達,陰精和煦,故不陷流。
壬水失藏,則陽泄而腎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氣下郁,則生疏泄。木以疏泄為性,愈鬱則愈欲泄,以其生意不遂,時欲發舒之故也。遇夜半陽生,木鬱欲動,則夢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蟄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木鬱而生下熱,宗筋常舉,精液時流。庸工以為相火之旺,用知母、黃柏瀉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
乙木之升,權在己土,木生於水而實長於土,土運則木達。以脾陽升布,寒去溫回,冰泮春生,百卉榮華故也。蓋戊土西降,則化辛金,北行則化癸水,己土東昇,則化乙木,南行則化丁火。金水之收藏,實胃陰之右轉,木火之生長,即脾陽之左旋也。土濕陽衰,生氣不達,是以木陷而不升。
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運,乃以清涼固澀之品,敗其脾陽而遏其生氣,病隨藥增,愈難挽矣。
玉池湯
甘草(二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龍骨(二錢),牡蠣(三錢),附子(三錢),砂仁(一錢,炒,研去皮)
煎大半杯,溫服。
遺精之證,腎寒脾濕,木鬱風動,甘草、茯苓,培土瀉濕,桂枝、芍藥,疏木清風,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龍骨、牡蠣,藏精斂神。水土暖燥,木氣升達,風靜郁消,遺泄自止。
其濕旺木鬱而生下熱,倍茯苓、白芍,加澤瀉、丹皮,瀉脾濕而清肝熱,不可謬用清涼滋潤,敗其脾腎之陽。蓋腎精遺失,泄其陽根,久而溫氣亡脫,水愈寒而土愈濕。火土雙虧,中氣必敗,未有失精之家,陰虛而生燥熱者。其木鬱下熱,脾陽未虧,清其肝火,不至為害。若脾陽已虧,誤用清潤,則土敗而人亡矣。仲景《金匱》亡血失精之義,後人一絲不解也。
靈雪丹
甘草,薄荷,甘遂,朝腦,陽起石,紫蘇葉(各三錢)
共研,碗盛,紙餬口,細錐紙上密刺小孔。另用碟覆碗上,碗邊寬餘半指,黑豆麵固。濟沙鍋底鋪粗沙,加水。坐碗沙上,出水一寸。炭火煮五香,水耗,常添熱水。水冷取出,入麝香少許,研細,蟾酥少許,人乳浸化。蔥涕、官粉、煉蜜為丸,綠豆大,瓷瓶封收。津水研半丸,掌上塗玉塵頭。約一兩時,塵頂蘇麻,便是藥力透徹。秘精不泄,甚有良功。
白話文:
精遺
精華藏在腎臟,並且要與心神相交,這樣精華才能溫暖而不外洩。如果精華沒有與神相交,就會發生遺精的病症,這根本原因在於肝脾的升發功能失調。
丙火下行會轉化成壬水,癸水上行則轉化成丁火。壬水主藏,陽氣歸於地下,這是壬水的潛藏之性。壬水只有在寒冷的狀態下才會潛藏,因為陰陽的性質是熱則發散而寒則凝結閉藏,這是自然的道理。壬水潛藏時,陽氣就會內藏,癸水自然就會溫暖。溫熱的氣由左上升,就會產生乙木。上升不停,積累溫熱就會變成丁火。水之所以能生木並化為火,是因為它本身具有溫熱之氣。木火生長,陽氣發達,陰精就會溫和滋潤,因此不會下陷流失。
如果壬水失去潛藏的功能,陽氣就會外洩,導致腎臟寒冷。腎寒就無法生養木氣,木氣向下鬱積,就會產生疏泄的功能。木的特性是疏泄,越是鬱積就越想外洩,因為其生長之性沒有得到舒展。到了夜半陽氣初生之時,鬱積的木氣想要活動,就會出現夢遺的現象。木氣疏泄而腎水不能潛藏,精液就會不斷流失。有些情況是木氣鬱積而產生下焦熱,導致陰莖經常勃起,精液時常流出。庸醫認為這是相火過旺,使用知母、黃柏來瀉火,反而會加重癸水的寒冷,並增加乙木的下陷。
乙木的上升,關鍵在於己土,木雖然生於水,但實際上長於土,只有當土氣運行時,木氣才能通達。這是因為脾陽升發布散,寒氣消退,溫氣回升,就像冰雪融化,春天來臨,各種花草樹木都欣欣向榮。戊土西降會轉化為辛金,北行會轉化為癸水,而己土東升會轉化為乙木,南行會轉化為丁火。金水的收藏,實際上是胃陰向右轉動的作用,而木火的生長,則是脾陽向左旋轉的作用。如果土氣濕潤,陽氣衰弱,生發之氣就無法通達,木氣就會下陷而不能上升。
人們只知道壬水失去潛藏的功能,卻不知道乙木不能生長,只知道乙木不能生長,卻不知道是己土的運行失常。因此,他們使用清涼固澀的藥物,反而會損傷脾陽,阻礙生機,導致病情隨著用藥加重,更加難以挽回。
玉池湯
甘草(二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龍骨(二錢),牡蠣(三錢),附子(三錢),砂仁(一錢,炒過,研磨去皮)。
用水煎成大半杯,溫服。
遺精的病症,是因腎寒脾濕,木氣鬱積而生風。甘草、茯苓可以培土祛濕,桂枝、芍藥可以疏通木氣,清除風邪,附子、砂仁可以溫暖腎水,疏通鬱滯,龍骨、牡蠣可以收藏精華,安定心神。當水土溫暖乾燥,木氣升發通暢,風平浪靜,鬱積消除,遺精自然就會停止。
如果濕氣太重,木氣鬱積而產生下焦熱,可以加倍使用茯苓、白芍,並加入澤瀉、丹皮,來瀉除脾濕,清解肝熱。切不可錯誤地使用清涼滋潤的藥物,這樣會損傷脾腎的陽氣。要知道腎精的遺失,洩露了陽氣的根本,時間久了,溫熱的陽氣就會耗散,腎水就會更加寒冷,土氣也會更加濕潤。火土兩虧,中焦的氣機必定衰敗,從來沒有遺精的患者,是因為陰虛而產生燥熱的。如果木氣鬱積產生下焦熱,但脾陽尚未虧虛,清瀉肝火,還不會造成傷害。如果脾陽已經虧虛,誤用清涼滋潤的藥物,就會導致土氣敗壞而危及生命。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論述亡血失精的道理,後人卻一點也不理解。
靈雪丹
甘草,薄荷,甘遂,冰片,陽起石,紫蘇葉(各三錢)。
將這些藥物一同研磨成粉末,放入碗中,用紙糊住碗口,再用細針在紙上密密麻麻地刺出小孔。另外,用一個碟子蓋在碗上,碟子邊緣比碗邊寬出半指的距離,用黑豆麵糊固定好。在砂鍋底部鋪上一層粗沙,加入水。把碗放在沙子上,讓水高出碗底一寸左右。用炭火煮沸,保持水開,水耗盡時,要不斷添加熱水。等到水冷卻後,取出碗,加入少量麝香,研磨細末,再加入少量蟾酥,用人乳浸泡溶解。將蔥涕、官粉、煉蜜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放入瓷瓶中密封保存。每次用唾液研磨半顆藥丸,塗抹在手掌上,再將藥粉塗抹在玉莖龜頭上。大約一兩個時辰後,感覺龜頭麻酥酥的,就說明藥力已經完全滲透。此藥可以固精不洩,效果非常好。
如果遺精不止,情況危急,首先要煉製此藥,在太陽落山時塗抹。如果一夜不洩,腎精就得以保固。然後再慢慢使用湯藥、藥丸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