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心源》~ 重刻黃氏醫書序

回本書目錄

重刻黃氏醫書序

1. 重刻黃氏醫書序

古今醫書,汗牛充棟,讀不勝讀,尤刻不甚刻也。不善讀者,狃於所習,失之於偏,則其誤猶在一己,不善刻者,茫無所擇,失之於濫,則其害將遍天下。夫刻書者豈嘗有意貽害哉,其心方以著書立說,皆有利於人世,而詎知適以成害耶。且天地間之可以生人者,無不可以殺人者也。

白話文:

古今的中醫書籍數量龐大,多到堆滿倉庫,讀都讀不完,特別是複印的書籍更是多不勝數。不懂得如何閱讀的人,只習慣讀自己熟悉的書籍,容易偏頗,犯錯也只會影響自己。不懂得如何複印的人,毫無選擇標準,導致複印的書籍良莠不齊,那危害將會波及天下。難道複印書籍的人有心要造成危害嗎?他們用心寫書立論,都是為了造福世人,卻沒想到恰恰相反,反而造成了危害。要知道,天地間能夠救人命的東西,同樣也能夠害人性命。

聖人體天地好生之心,製為種種生人之具,後世浸失其意,遂往往至於殺人。兵刑其大端,而醫術則亦非細故也。

白話文:

聖人體察天地生養萬物的慈愛之心,製作各種器物來幫助人類生存。後代漸漸遺失了聖人的本意,竟然常常用這些器物來殺人。戰爭、刑罰是它的極致表現,而醫術也並非微不足道的事。

上古醫藥未興,其民多壽,後世方書日繁,其民多夭,其故何哉?蓋醫藥非所以生人,特補天地之或有所憾,而人乃恃有醫藥,每無疾而致疾,有疾而又不慎其疾,此殺人之所以多也。夫神農著《本草》者,而後世讀《本草》,輒各主所見,其說不同。越人著《難經》,而讀《難經》者,復不求甚解,而其旨益晦。

白話文:

在古代,醫藥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壽命都很長。但後來,醫書越來越繁雜,人們壽命反而變短,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醫藥並不能生人,只能彌補人體的不足。但是人們依賴於醫藥,往往沒有病也吃藥,有病也不重視,這正是導致死亡增多的原因。

神農撰寫了《本草》,但後人閱讀《本草》,各自主觀理解,說法不一。越南人著作了《難經》,但讀《難經》的人又不太深入理解,其意義就更加晦澀難懂。

聖人以生人之心著書,故其書駁而精,世人以售術之心著書,故其書駮而辨。彼淺陋者勿論已,即專門名家,赫赫在人耳目者,亦不免有自炫其術之見。此仲景氏《金匱》一書,能以生人為心,故遂獨有千古。而昌邑黃氏宗之,微言創義,暢發其旨,亦可謂獨得千古之秘者矣。

白話文:

古時候的聖賢都是以救活人的心態寫書,所以他們的著作既駁雜又精細。而一般的世人卻都是為了推銷自己的技藝而寫書,所以他們的著作就顯得很粗淺而瑣碎。那些見識膚淺的人就不用說了,即使是那些專門研究某個領域的著名人士,名聲顯赫,但他們的著作中也難免染上了炫耀自己技藝的思想。只有仲景先生的《金匱要略》一書,是真正以救活人為出發點的,所以才流傳千古。而昌邑人黃元御繼承了《金匱要略》的發明,用簡潔的文字闡述了其中的精髓,創發出許多新的思路,也可以說是獨佔了千古的祕訣。

顧其書不甚傳,陽湖張氏求其全集,積二十年乃得刊行於世,於是遠近始稍有知之者。

夫學儒不宗六經,而好騁百氏之說,其學卑,習醫不宗仲景,而墨守一家之言,其術謬。譬如聖人制兵與刑,闢以止闢,刑期無刑,皆生人之心也。自姑息之政行,嚴酷之吏起,而生意凋敝矣。予既讀黃氏之書,而猶恐其行之不遠也,覆命次兒汝琮鋟版多印,以寄四方。願好言醫者,家置一編,即欲藉以售術,亦庶幾不失宗旨也夫。

白話文:

如果不以儒家的六經為依歸,而喜歡引述其他各家學說,那麼這種學問就太淺薄了。不以仲景為依歸,而墨守一家之言,那麼這種醫術就太謬誤了。這就像聖人制定兵法與刑法一樣,是用來制止紛爭和犯罪的,目的是為了讓紛爭和犯罪消失,這是出自仁愛之心。但是自從姑息養奸的政策推行以來,嚴酷的官吏就會興起,而民生就會凋敝。我讀了黃氏的書,但也擔心它的傳播不廣,因此特地吩咐我的兒子汝琮刻印很多本,寄到各地。希望喜愛醫術的人,每家都能收藏一本,即使想以此謀生,也能盡量不違背醫術的宗旨。

同治七年十二月江夏彭崧毓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