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心源》~ 昌邑黃先生醫書八種序

回本書目錄

昌邑黃先生醫書八種序

1. 昌邑黃先生醫書八種序

敘曰:上古天真淳悶,嬰疾者少。然而黃帝、岐伯、俞跗、雷公之倫,即已勤求至道,惠濟寰宇。豈非風濕寒暑,天不能無偏行,疾痛癢疴,人亦何容不豫計也。三代之際,掌以專官,世宿其業,民無天枉。秦棄舊典,朮遂淆亂,扁鵲、倉公,晨星落落。至於漢末,長沙崛起,上承往聖,醫乃有宗。

白話文:

記載中說:遠古時期,人們生活純樸,疾病較少。然而,黃帝、岐伯、俞跗、雷公等聖賢,已經勤奮地探索醫道,惠及天下。難道不是因為風濕寒暑等自然因素,必然會有偏向性存在,疾病疼痛也是不可避免的嗎?夏商周三代時期,醫術由專門官吏掌管,世世代代相傳,百姓都能得到良好的醫療。秦朝廢除了舊制,醫術因此混亂,扁鵲、倉公等人像晨星一樣稀少。到了漢朝末期,長沙醫派崛起,承襲前代聖賢的醫學,醫術終於有了規範。

魏晉六朝,叔和、張之隱、居翊之微有發明,未言樞轄。唐宋而降,源遠末分,比之江同出岷而枝別三千,淺深氾濫,難以概焉。

白話文:

魏晉六朝時期,叔和、張之隱、居翊略有所發現,但沒有提到樞軸點。唐宋以後,學說分支繁多,就好像江水都源自岷山,但支流卻有三千,水深水淺交錯,難以一概而論。

國朝昌邑黃氏,慨念醫術紛歧,斯道將墜,一以黃、岐、盧、張四聖為標準,於是有《四聖心源》、《素靈微蘊》、《四聖懸樞》之作。又念長沙二書,鑽仰雖多,明晦尚半,於是又有《傷寒懸解》、《傷寒說意》、《金匱懸解》之作。《神農本草》,不見《漢志》,中間地名,頗雜後代,病其非真,不無貽誤,乃復因長沙所用之品,推求功用,為《長沙藥解》四卷。有未備者,別繹《大觀本草》諸書,補之為《玉楸藥解》八卷。

白話文:

清朝山東昌邑人黃士棟,感慨醫術雜亂不一,擔心這門醫術將要失傳。他以黃帝、岐伯、盧扁、張仲景四位聖人作為標準,寫有《四聖心源》、《素靈微蘊》、《四聖懸樞》等著作。他又認為《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本書雖然有很多人鑽研學習,但其中還是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地方。因此他又寫了《傷寒懸解》、《傷寒說意》、《金匱懸解》等著作。

《神農本草經》在《漢書·藝文志》中沒有記載,書中地名有很多是後世添加的,其中不真之處不少,可能會貽誤後人。黃士棟於是根據李東垣所用的藥物,推究其功效,寫成了《長沙藥解》四卷。對於其中沒有涵蓋的藥物,他又從《大觀本草》等書中補充,寫成了《玉楸藥解》八卷。

八種之書,昔遠詞文,義閎體博,末學粗工,卒難尋究。昧者未睹玄微,略循枝葉,輒疑黃氏意主扶陽,不無偏勝。不知黃氏之言曰:足太陰以濕土主令,足陽明從燥金化氣,是以陽明之燥,不敵太陰之濕。及其病也,胃陽衰而脾陰旺,濕居八九。胃主降濁,脾主升清,濕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

白話文:

過去那些名著,內容深奧廣博,學識淺薄的人難以深入探究。有些人見識淺薄,只抓住枝節,就懷疑黃氏醫學理論的主旨是扶陽,未免偏頗。殊不知黃氏的說法是:足太陰脾經以濕土為主,足陽明胃經從燥金化氣。因此,陽明胃經的燥性,抵不過太陰脾經的濕性。當疾病發生時,胃陽衰弱,脾陰旺盛,濕邪佔據了八九成。胃主導下降渾濁之氣,脾主導上升清陽之氣。濕邪阻滯,中氣不運,升降失常,清陽下陷,濁陰上逆。

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醫家之藥,首在中氣。中氣在二土之交,土生於火而火化於水,火盛則上燥,水盛則土濕。瀉水補火,抑陰扶陽,使中氣輸轉,清濁復位,卻病延年,莫妙於此。此黃氏之微言也,神而明之,詎有偏勝患乎!

白話文:

人之所以衰老、生病、死亡,原因大多源於此。因此,醫家首要關注的是中氣。中氣存在於脾胃之間,脾胃產生於心火而被腎水滋養,心火過旺會導致上焦乾燥,腎水過盛會導致脾胃濕潤。通過利水補火,抑制陰氣而扶助陽氣,讓中氣流通,陰陽重新平衡,就能夠祛病延年,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這是黃帝內經中的微言大義,深入理解它的精髓,哪會再有偏勝的困擾呢!

八種之書,刻於張氏《宛鄰叢書》,四種,餘四種,無刻本。銘慮其久將佚也,幕友江右楊舍人希閔錄有全本,因更校刻,以廣其傳。上士十載悟玄,下士見之,以為尚白,書之微惡,在人自領,何能相貸為縷陳乎。

白話文:

八種醫書刻印在張氏的《宛鄰叢書》中,有四種,其他四種沒有刻本。擔心它們久而久之會散失,於是得到幕僚、江西楊希閔所錄的全本,所以再次校對刻印,以廣為流傳。資質好的醫師十年後才能領會其中的奧妙,資質差的醫師看到這部書,只會覺得是空泛之談。書籍的高深與否,取決於個人的理解,不能強行解釋給別人。

黃氏尚有《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見《四庫提要》目中。今訪未得,殆佚遺矣。

咸豐十一年四月一日長沙徐樹銘

白話文:

黃氏還有《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這些作品,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都有列出來。但現在找不到這些書了,恐怕它們已經遺失了。

這段文字是鹹豐十一年四月一日,來自長沙的徐樹銘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