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青蒿鱉甲湯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可有效抑制熱毒在體內蔓延,並清解血分熱毒,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熱性病症。
- 滋陰潛陽,固精止血:鱉甲亦有滋陰潛陽、固精止血的作用。在治療熱毒病症時,可以滋陰降火,防止陰虛火旺,並起到止血固精的作用,避免因熱毒耗傷陰血而導致出血。
青蒿鱉甲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解毒: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腫之功效。青蒿鱉甲湯用於治療溫熱病熱入營血,症見高熱、神昏、發斑、口渴、煩躁、舌紅苔黃、脈數等。牡丹皮在此方中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作用,緩解熱毒對營血的損傷。
- 活血化瘀:牡丹皮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青蒿鱉甲湯中鱉甲也有滋陰清熱、軟堅散結的作用,配合牡丹皮,可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進一步改善病患的症狀。
青蒿鱉甲湯中包含青蒿,主要有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青蒿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針對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疾病,例如癰腫、丹毒、熱毒血痢等。
- 涼血止血:青蒿入肝經,可涼血止血,而鱉甲亦具涼血止血之效,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涼血、止血生肌之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血痢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青蒿鱉甲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之功效。配合青蒿、鱉甲等清熱解毒藥物,可更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 滋陰養血: 生地黃入血分,有滋陰養血、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熱毒傷陰所致的出血症狀,如鼻出血、咯血等,生地黃能有效緩解,並保護血脈,促進血液循環。
青蒿鱉甲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青蒿鱉甲湯以清熱解毒、滋陰養血為主,知母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瀉火之力,並兼顧滋陰降火,避免燥熱傷陰。
- 配合鱉甲滋陰清熱:鱉甲味甘鹹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軟堅散結之效。知母與鱉甲相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清熱的作用,使清熱效果更加顯著,同時也能避免過於寒涼傷正。
主治功效
青蒿鱉甲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根據多篇古籍記載,青蒿鱉甲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夜熱早涼,熱退無汗: 這是青蒿鱉甲湯最典型的應用症狀。患者夜晚發熱,清晨熱退,但無汗,且熱勢自陰分而來。
- 熱入陰分,邪伏血絡: 此症狀常見於溫病後期,邪氣深入陰分,或伏於血絡之中,導致持續低熱、夜間加重等症狀。
- 陰虛血熱: 患者表現為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等陰虛血熱症狀。
- 久瘧: 對於病程較長的瘧疾,尤其是辨證為陰虛血熱者,青蒿鱉甲湯可作為治療方劑。
- 病後餘邪不清,血中有熱: 疾病痊癒後,仍有低熱、夜間發熱等症狀,也可用青蒿鱉甲湯治療。
- 伏暑如瘧狀: 因伏暑而患病,出現寒熱往來,熱多於寒等類似瘧疾的症狀。
- 陰中伏熱,夜間加重: 患者體內有伏熱,且在夜間症狀加重。
- 熱入血室,邪結血分,長熱不退,夜多譫語: 熱邪深入血室,與血相結,導致持續高熱不退,夜間譫語等症狀。
治療原理
青蒿鱉甲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 養陰透熱,具體分析如下:
- 邪伏陰分,需透邪外出: 溫病後期,邪氣深入陰分,單純滋陰難以清熱,且苦寒藥物易傷陰。因此,需要採用透邪外出的方法,使邪有出路。
- 青蒿:清熱解暑,透邪外出: 青蒿為君藥,具有清熱解暑、涼血除蒸的功效。其性味苦寒,輕清透散,能深入陰分,透邪外出,且「開絡之功」較柴胡更佳,能「領邪」而出。
- 鱉甲:滋陰潛陽,搜邪入絡: 鱉甲為臣藥,鹹寒入陰,既能滋陰養血,又能軟堅散結,深入陰絡搜邪。鱉甲可「護陰」並「入陰絡搜邪」,與青蒿相配,一透一搜,加強透熱之力。
- 生地黃:滋陰涼血: 生地黃甘寒,滋陰涼血,既能補充陰液,又能清血分之熱。
- 知母:滋陰降火: 知母苦寒,滋陰潤燥,清熱降火,協助清解陰分伏熱。
- 牡丹皮: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牡丹皮辛、苦、微寒,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有助於清除血分伏熱。
綜合而言,青蒿鱉甲湯以青蒿透邪外出,鱉甲滋陰搜邪,生地、知母滋陰清熱,丹皮涼血散瘀。全方共奏養陰透熱之功,使深入陰分的邪熱得以透出,從而達到退熱的目的。
方劑組成與加減
標準青蒿鱉甲湯的組成:
- 青蒿(二錢至三錢)
- 鱉甲(五錢)
- 細生地(四錢)
- 知母(一錢至二錢)
- 牡丹皮(三錢)
加減:
- 陰虛血熱者: 可加桑葉、首烏、烏梅等藥物,增強滋陰養血之功。
- 熱入血室,邪結血分: 可加歸鬚、新絳、東白薇、銀胡、地骨皮、鮮茅根、來復丹等藥物,加強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
煎服法:
- 水五杯,煮取二至三杯,分二至三次溫服。
總結
青蒿鱉甲湯是治療溫病後期,邪伏陰分,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的有效方劑。其通過養陰透熱的治法,使邪有出路,達到退熱的目的。在臨床應用中,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加減,以提高療效。 此方劑在現代中醫臨床中仍有廣泛應用,是中醫治療陰虛發熱、慢性低熱等疾病的常用方劑之一。
傳統服藥法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溫病早期忌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蒿鱉甲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青蒿2錢,鱉甲5錢,細生地4錢,知母2錢,丹皮3錢。 主治: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
青蒿鱉甲湯, 出處:《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組成:青蒿、桑葉、丹皮、花粉、鱉甲、知母。 主治: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於熱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