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本方所治證候為溫病後期,陰液已傷,而余邪深伏陰分。人體衛陽之氣,日行於表,而夜入於里。
陰分本有伏熱,陽氣入陰則助長邪熱,兩陽相加,陰不制陽,故入夜身熱。早晨衛氣行於表,陽出於陰,則熱退身涼;溫病後期,陰液已傷,加之邪熱深伏陰分,則陰津益耗,無以作汗,故見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皆為陰虛有熱之候。
此陰虛邪伏之證,若純用滋陰,則滋膩戀邪;若單用苦寒,則又有化燥傷陰之弊。必須養陰與透邪並進。
方中鱉甲咸寒,直入陰分,滋陰退熱,入絡搜邪;青蒿苦辛而寒,其氣芳香,清中有透散之力,清熱透絡,引邪外出。
兩藥相配,滋陰清熱,內清外透,使陰分伏熱有外達之機,共為君藥。 即如吳瑭自釋:「此方有先入後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陰分,有鱉甲領之入也;鱉甲不能獨出陽分,有青蒿領之出也。」
生地甘寒,滋陰涼血;知母苦寒質潤,滋陰降火,共助鱉甲以養陰退虛熱,為臣藥。
丹皮辛苦性涼,泄血中伏火,以助青蒿清透陰分伏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養陰透熱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滋清兼備、標本兼顧、清中有透,使養陰而不戀邪,祛邪而不傷正,陰復邪去而熱退。
傳統服藥法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溫病早期忌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蒿鱉甲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青蒿2錢,鱉甲5錢,細生地4錢,知母2錢,丹皮3錢。 主治: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
青蒿鱉甲湯, 出處:《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組成:青蒿、桑葉、丹皮、花粉、鱉甲、知母。 主治: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於熱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