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白生母湯

DAN BAI SHENG M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六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4%
肺經 21%
心經 20%
脾經 13%
腎經 8%
胃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丹白生母湯」,由白芍、生地黃、牡丹皮、知母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主治肌肉消瘦,四肢如削,皮膚飛屑,口渴飲水。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的功效。用於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牡丹皮清營血之實熱,同時還能治陰虛發熱。牡丹皮中的植物鞣素、芳香油和皁苷等成分有助於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壁強度、促進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環、止血,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牡丹皮還能清熱涼血,適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症。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的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知母:性寒、味苦,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知母還具有抗菌作用,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中藥方劑「丹白生母湯」,由白芍、生地黃、牡丹皮、知母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主治肌肉消瘦,四肢如削,皮膚飛屑,口渴飲水。

傳統服藥法


白芍1兩,生地1兩,丹皮5錢,知母1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丹白生母湯由白芍、生地黃、牡丹皮、知母四味中藥組成。白芍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柔肝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滋陰養血、涼血止血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熱燥濕、生津止渴的功效。四味中藥合用,可以起到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的作用,從而緩解風消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丹白生母湯是一張比較溫和的方劑,一般不會出現副作用。但是,如果患者有脾胃虛寒、便溏腹瀉的症狀,則不宜服用丹白生母湯。

相關疾病


身體消瘦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丹白生母湯,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白芍1兩,生地1兩,丹皮5錢,知母1錢。 主治:風消。脾肺燥熱,肌肉消瘦,四肢如削,皮膚飛屑,口渴飲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