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煎

TAI YI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肝經 27%
心經 16%
肺經 16%
脾經 5%
胃經 5%
腎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煎方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太乙煎主治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故以熟地黃滋補腎陰,降虛火,從而達到陰陽平衡。
  2. 配伍增強療效:熟地黃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山藥、山茱萸等,相輔相成,共同滋陰補腎,增強藥效,更利於治療腎陰虧虛所致的諸症。

太乙煎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清熱: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的功效。太乙煎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燥熱傷津等症,生地黃的滋陰清熱作用可有效緩解病症。
  2.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芩、知母等,具有協同作用。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緩解黃芩、知母等清熱藥的燥性,使藥力更加柔和,避免過度清熱傷陰。

太乙煎方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益腎: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潤燥的功效。太乙煎常用於治療脾腎氣虛、腎陰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盜汗、遺精等症,而山藥的補脾益腎功效恰好能填補脾腎之虛,改善症狀。
  2. 健脾益氣:山藥還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增強機體抵抗力。太乙煎中常配伍其他補益藥材,山藥的健脾益氣作用能協調藥性,使藥力更好地發揮。

太乙煎中包含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降火: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陰虛火旺、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盜汗等症狀,鱉甲能有效滋陰降火,緩解症狀。
  2. 軟堅散結: 鱉甲還具有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一些實證,例如瘰癧、癭瘤等,鱉甲可以幫助化解積聚,達到消腫散結的效果。

因此,太乙煎中加入鱉甲,是為了綜合其滋陰降火、軟堅散結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太乙煎方中包含山茱萸,主要源於其 補腎固精 的功效。山茱萸味酸澀性溫,入肝腎經,能 滋養肝腎固澀精氣,對於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遺精滑精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此外,山茱萸還有 收斂止汗 的作用,對於盜汗、自汗等症狀也有一定幫助。因此,太乙煎中使用山茱萸,旨在 補腎固精、收斂止汗,以達到治療腎虛精虧、盜汗等症狀的目的。

太乙煎中包含牡丹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方中加入牡丹皮,可有效清瀉心火,涼血止血,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
  2. 解毒散瘀: 太乙煎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瘀阻滯所致的癰疽腫毒、瘡瘍等疾病。牡丹皮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消腫散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牡丹皮在太乙煎中發揮了清熱涼血、解毒散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瘀阻滯所致的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太乙煎」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醫學集成》駱世馨的記載,太乙煎主要針對「五心熱」的症狀。原文記載:「五心熱:四物加參、麥、牛膝、桑葉。或太乙煎:二地、山藥、鱉甲、棗皮、丹皮、骨皮。」

組成與功效分析:

太乙煎的組成包括:

  • **熟地黃:**滋陰補腎、養血潤燥。
  • **生地黃:**涼血止血、解毒消腫,同時也能滋陰清熱。
  • **山藥:**健脾益胃、滋養強壯,補益脾肺腎三臟之陰。
  • **鱉甲:**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用於陰虛發熱、勞熱骨蒸。
  • **山茱萸(棗皮):**固澀收斂、溫肝暖宮,補益肝腎,收斂精氣。
  • **牡丹皮:**活血化瘀、清熱涼血,善於清虛熱。
  • **地骨皮:**清熱涼血,善於清虛熱,與牡丹皮相配,清熱功效更佳。

治療原理:

太乙煎的治療原理是以滋陰清熱為主。方中熟地黃、生地黃、山藥、鱉甲、山茱萸共奏滋陰益腎之功,其中生地黃、鱉甲還能清虛熱;牡丹皮和地骨皮清熱涼血,以針對「五心熱」的症狀。

五心熱,通常指手心、腳心和心胸部位的煩熱感,多由陰虛火旺所致。太乙煎通過滋補腎陰,清降虛火,從而達到治療五心熱的目的。

該方劑以滋陰藥物為主,配伍清熱藥物,標本兼顧,針對陰虛火旺型的五心熱有較好的療效。

該方劑的記載也提示了五心熱的多種證型及治法: * “四物加參、麥、牛膝、桑葉”提示了血虛兼有氣虛或氣陰兩虛的類型。 * “熱從腳起,八味丸。或十全,加麥冬、五味。”提示了腎陽虛導致的虛熱。 * “上熱下寒,鎮陰煎。或生脈散,加熟地八錢、牛膝三錢、附子一分半。”提示了上熱下寒的複雜證型。 * “過服涼藥,虛陽外浮及真寒假熱,十全,去地加附子。或六味回陽飲。”提示了誤用寒涼藥物或真寒假熱的證型。

這些不同證型的描述,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即根據不同的病機,選擇不同的方藥進行治療。太乙煎主要適用於陰虛火旺型的五心熱,而對於其他類型的五心熱,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方藥。

傳統服藥法


熟地、生地、山藥、鱉甲、棗皮、丹皮、骨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煎,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熟地、生地、山藥、鱉甲、棗皮、丹皮、骨皮。 主治:五心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