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香犀角丸

龍香犀角丸

LONG XIANG XI J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1%
肺經 21%
心經 18%
肝經 18%
胃經 12%
大腸經 6%
脾經 3%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龍香犀角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方劑中犀角清熱解毒,性寒,容易耗傷陰血,而熟地黃可以起到滋陰補血的作用,避免藥性過寒損傷正氣。
  2. 固澀止血: 熟地黃同時具有固澀止血的功效,可以輔助犀角止血,改善出血症狀。

熟地黃的加入,可以平衡方劑寒涼之性,並補充陰血,使藥效更加溫和、全面。

龍香犀角丸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犀角性寒,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二者相輔相成,加強清熱涼血功效,適用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病,如高熱、神昏、吐血、衄血等。
  2. 滋陰養血:生地黃能滋陰養血,補益心腎,與犀角清熱涼血相配合,可緩解熱邪耗傷陰血所致的虛熱、口渴、心煩、失眠等症狀,並促進體力恢復。

綜上所述,生地黃在龍香犀角丸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的重要作用,配合犀角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共同達到治療熱病、涼血止血的效果。

龍香犀角丸方劑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腎: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健脾益氣的功效。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但其性寒,容易傷脾胃,而山藥可以起到緩解犀角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對人體造成損傷。
  2. 固本培元:山藥可以補益脾腎,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配合犀角等清熱解毒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山藥在龍香犀角丸方劑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能夠增強藥效、保護脾胃,使藥物發揮更佳的療效。

龍香犀角丸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解毒: 天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之功效。犀角性寒,清熱解毒力強,但燥性較大,易傷陰。天門冬可輔助犀角清熱解毒,同時滋陰潤肺,避免犀角過於燥烈,損傷津液。
  2. 緩解燥熱症狀: 犀角清熱解毒,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等症,但容易引起口乾舌燥、便祕等燥熱症狀。天門冬滋陰潤肺,可緩解犀角所致的燥熱,使藥效更平和,避免副作用。

總而言之,天門冬與犀角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且減少副作用。

龍香犀角丸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因其潤肺養陰、清心除煩的功效。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可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並能生津止渴。其潤肺作用可緩解燥熱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而清心除煩則有助於緩解心煩失眠、神志恍惚等症狀。

龍香犀角丸常用於治療熱病傷陰、神志昏迷等病症,麥門冬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材,起到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作用,進一步緩解熱病帶來的症狀。

「龍香犀角丸」中包含「犀角」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熱毒攻心、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狀。
  2. 鎮驚安神: 犀角可平肝熄風,鎮驚安神,對於熱病神昏、癲癇、驚癇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然而,隨著犀牛瀕臨滅絕,現今醫藥界已禁用犀角,並積極尋找替代藥物。此方劑僅供歷史研究和文化理解,不應作為治療依據。

龍香犀角丸方劑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方中犀角、龍骨等藥材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容易傷陰,牡丹皮的加入可協同清熱涼血,避免寒涼過度傷及正氣。
  2. 活血化瘀: 牡丹皮除了清熱涼血外,也能活血化瘀,與方中其他活血化瘀藥材如犀角、乳香、沒藥等相輔相成,有助於消腫止痛,改善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症狀。

中藥方劑龍香犀角丸中包含五味子,這主要是因為五味子在中醫中具有多重功效,它能夠收斂肺氣,止汗止瀉,滋腎固精,安神益智,對於調理人體的多個系統具有正面作用。在龍香犀角丸這種方劑中,五味子的加入主要是為了增強藥方的收斂和滋養功能。

五味子能幫助固攝精氣,對於治療因虛弱導致的多汗、虛喘、早泄等症狀有良好效果。此外,它還能滋補腎臟,強化腎功能,對於改善腎虛引起的各種問題,如耳鳴、腰膝酸軟等,有顯著的療效。五味子的安神效果也使其成為龍香犀角丸中的一味重要成分,能幫助穩定情緒,改善睡眠質量,對於整體身心健康具有積極影響。

龍香犀角丸方劑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此方中,鱉甲可輔助犀角、龍骨等藥材,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並可有效止血,針對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發揮協同作用。
  2. 滋陰潛陽,收斂固澀:鱉甲還具有滋陰潛陽、收斂固澀的功效。方中加入鱉甲,有助於滋養陰液,潛藏陽氣,並收斂止瀉,進一步增強藥效,達到清熱解毒、止血止瀉的功效。

龍香犀角丸中加入胡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胡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症,如發熱、口渴、咽痛、吐血、衄血等。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龍香犀角丸中包含多味藥材,其中一些藥材性偏溫燥,而胡黃連的加入可以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同時也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香犀角丸】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吐血痨症」,即虛勞兼見咳血、咯血之證。古謂「痨症」多屬肺腎陰虛,虛火內熾,灼傷肺絡所致。其症狀可見形體消瘦、潮熱盜汗、咳嗽痰血,甚則大口吐血,舌紅少苔,脈細數。方名「犀角」標明以清熱涼血為要,配合滋陰填精之品,共奏養陰降火、止血寧絡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滋陰填精,固本培元

    • 熟地黃、生地黃:一補一清,熟地滋腎填精,生地涼血養陰,兼顧陰血耗損與虛熱內生。
    • 天門冬、麥門冬:潤肺清心,滋養上焦,助肺腎金水相生,改善乾咳咯血。
    • 山藥:補脾益腎,固攝後天以養先天,防滋膩傷胃。
  2. 清熱涼血,止血消斑

    • 犀角(今多以水牛角替代):清心肝血分之熱,解毒涼血止血,針對吐血急症。
    • 牡丹皮:瀉陰分伏火,活血散瘀,防血熱留瘀。
    • 真京墨(古法制墨):煅後性收澀,化瘀止血,取「血見黑則止」之效。
  3. 退蒸除疳,兼顧兼證

    • 鱉甲:滋陰潛陽,軟堅散結,治癆熱骨蒸。
    • 胡黃連:清虛熱、除疳熱,輔助犀角退低熱。
    • 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咳,固攝耗散之氣陰。

三、配伍特點與方義
此方以「滋陰培本」與「涼血治標」並行,體現「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

  • 標本兼顧:吐血急症時,犀角、京墨直折血熱;熟地、二冬等修復陰傷。
  • 動靜結合:生地、牡丹皮活血防滯,五味子、山藥固攝防散,調和藥性。
  • 肺腎同調:通過補腎水(熟地、鱉甲)與潤肺燥(二冬),改善金水關係,從源頭調治虛火。

四、推理延伸功效
除主治吐血外,此方或可延伸用於:

  • 陰虛火旺之長期低熱、盜汗。
  • 肺結核或支擴屬陰虧火炎者(需結合現代診療)。
  • 熱病後期陰傷餘熱未清,見舌紅脈細者。

總體而言,全方以滋陰為體、清熱為用,契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為虛勞失血之經典配伍。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1兩(酒浸,搗極細),生地黃1兩(酒浸),山藥1兩,天門冬1兩(去心),麥門冬1兩(去心),犀角1兩,真京墨1兩(煅存性),牡丹皮1兩,五味子1兩,鱉甲1兩(酒制),胡黃連1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白滾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龍香犀角丸, 出處:《遵生八箋》卷十八。 組成:熟地黃1兩(酒浸,搗極細),生地黃1兩(酒浸),山藥1兩,天門冬1兩(去心),麥門冬1兩(去心),犀角1兩,真京墨1兩(煅存性),牡丹皮1兩,五味子1兩,鱉甲1兩(酒制),胡黃連1兩。 主治:吐血癆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