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長生固本方」中加入人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藥性:
- 補氣固本:人參為補氣藥之首,能補益元氣,固護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氣虛體弱、脾胃不健、免疫力低下者,具有扶正固本之效,有助於維持生命力及延年益壽。
- 滋陰生津:人參亦具滋陰生津之效,能滋養五臟,改善津液不足,提高人體代謝功能。對於氣陰兩虛、口乾舌燥、虛汗不止等症狀,可起到緩解和改善作用。
因此,在「長生固本方」中加入人參,可達到補氣固本、滋陰生津之效,有助於延年益壽,提升人體健康水平。
「長生固本方」中包含枸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大功效:
- 滋補肝腎,益精血: 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有滋陰補腎、益精血的功效。對於因肝腎不足而導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等症狀,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延緩衰老,強健體魄: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細胞生長,延緩衰老,增強體質,從而達到固本延年的效果。
「長生固本方」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補腎: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健脾益肺的功效。其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助於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 固本培元: 山藥能健脾益胃,補益精氣,有助於改善身體虛弱、乏力等症狀,從而起到固本培元的功效。
因此,山藥作為「長生固本方」的組成藥物,能有效地改善身體機能,增強抵抗力,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長生固本方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固精: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之效。能補腎精、固元氣,對於腎氣虛弱、精關不固所致的遺精、早泄、腰膝酸軟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有助於固本培元,延年益壽。
- 益氣養心: 五味子還具有益氣生津、養心安神之效。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悸、失眠、心神不安等症狀,從而提高身體整體的抗病能力,促進身心健康。
「長生固本方」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燥: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此方應為滋補陰虛、固本培元之方,天門冬可滋陰潤肺,緩解燥熱傷陰之症狀,為方中滋陰要藥。
- 生津止渴:天門冬能生津止渴,有助於緩解陰虛津傷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這與方中固本培元,增強機體抵抗力的功效相輔相成。
長生固本方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能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對於肺陰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咳嗽、口渴、咽乾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 養心安神:麥門冬亦可養心安神,對於心陰不足,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長生固本方中加入麥門冬,可有效地滋陰潤肺,養心安神,達到固本益壽的效果。
「長生固本方」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滋腎潤燥之效。方中以生地黃為君藥,可滋陰降火,涼血止血,改善因陰虛火旺、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心煩失眠、口燥咽乾、盜汗、血虛等,為固本之要。
其二,生地黃能補益腎陰,腎陰充足,則精氣充沛,身體強健,不易生病,有助於延年益壽。因此,生地黃的加入也符合「長生固本」的方劑理念,有助於整體調養身體,增強體質。
「長生固本方」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方中使用熟地黃,意在補益腎精,以達到固本培元、延年益壽之效。
2. 滋陰生津: 熟地黃同時具有滋陰生津的功效,可緩解因腎精虧虛而引起的陰虛津虧、口燥咽乾等症狀,進一步促進身體健康。
熟地黃的補腎益精、滋陰生津功效,與「長生固本方」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可有效提升藥方效果,達到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長生固本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勞疾」,即虛勞之症,泛指因氣、血、陰、陽虧損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病。其功效著重於「補虛弱,烏鬚發,壯筋骨」,並強調久服可「面如童子」,顯示其作用於先天之本(腎)與後天之本(脾),以填精養血、益氣生津為核心。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補氣固本
- 人參:大補元氣,強健脾胃,為補氣要藥,奠定全方補益基礎。
- 懷山藥:補脾益肺,固腎養陰,助人參強化後天生化之源。
滋陰填精
- 生地黃與熟地黃: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滋腎填精、補血養肝,二者協調,兼顧精血之化生與儲藏。
- 天門冬、麥門冬:潤肺滋腎,清心除煩,解決陰虛內熱之耗損。
斂精固澀
- 五味子:酸收斂氣,固腎寧心,防止精氣耗散,與補益藥相配,補而不瀉。
養肝明目
- 甘枸杞子:補肝腎、益精血,與地黃、二冬共成滋養肝腎之勢,助「烏鬚發、壯筋骨」之效。
配伍特點
- 陰陽並補:通過人參(氣陽)與二地、二冬(陰血)的搭配,調和陰陽。
- 脾腎同調:山藥、人參補脾益氣;枸杞、熟地補腎填精,符合「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之理。
- 動靜結合:五味子之收斂,調節諸藥補益之性,避免過於滋膩或耗散。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酒浸製,借酒行藥勢,增強活血通絡、溫養臟腑之效。其設計針對「虛勞」本質——長期精血虧虛、元氣不足,通過多層次補益(氣、血、陰、精)與固攝(五味子),改善早衰、筋骨無力、鬚髮早白等症,符合中醫「治未病」思想,強調緩補久服以固根本。
傳統服藥法
人參2兩,甘枸杞子2兩,懷山藥2兩,遼五味子2兩,天門冬(水潤,去心)2兩,麥門冬(水潤,去心)2兩,懷生地黃2兩,懷熟地黃2兩。補虛弱,烏鬚發,壯筋骨。
上銼片,用生絹盛之,煮酒30斤,將箬封壇口,放鍋內水煮,壇水不過壇口,以米百粒,放箬葉上,候氣熏蒸米熟住火,埋土出火毒,飲之。久服面如童子。
忌蘿蔔、蔥、蒜,食之與地黃相反,令人易白髮。肉面不忌,亦忌蒙豆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氣養陰、固本培元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滋膩的功效,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
- 本方有補益的功效,不宜與溫熱性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長生固本方, 出處:《夀世保元》卷四。 組成:人參2兩,甘枸杞子2兩,懷山藥2兩,遼五味子2兩,天門冬(水潤,去心)2兩,麥門冬(水潤,去心)2兩,懷生地黃2兩,懷熟地黃2兩。 主治:補虛弱,烏鬚發,壯筋骨。主治:勞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