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本方溫陽益氣,散寒解表。
惡寒發熱,無汗是外感風寒,邪在肌表現象。熱輕寒重與四肢冰冷愛睡覺,神疲懶言,面色蒼白並見,則是素體陽氣虛弱,又受風寒之症狀。
衛陽根於腎陽,素體腎陽虛衰令衛陽亦必不足,四肢不得陽氣溫煦,故肢冷嗜臥。氣血津精賴陽氣以化生,五臟六腑賴陽氣為動力,陽氣已衰,以致臟腑怯弱,氣血不足,故見神疲懶言,面色蒼白。
陽氣虛衰,故脈沈細無力。因此,素體陽氣虧虛,外感風寒之邪,邪正抗爭於肌表為本方證的基本病機。
現代應用於感冒合併心肌炎,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肢冷,倦怠嗜臥,語音低微,舌淡苔白,脈沉無力者。
傳統服藥法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為治療陽虛氣弱而感受風寒的有效方劑。方中黃耆、人參補元氣,固肌表,既能鼓邪外出,又防陽隨汗脫,為君藥。 熟附子、桂枝、細辛助陽散寒以解表邪,為臣藥。羌活、川芎、防風解表散寒,芍藥涼血散血以制溫燥,均為佐藥。煨薑溫胃,大棗滋脾,甘草甘緩調和,為使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再造散, 出處:《傷寒六書》卷三。 組成:黃耆、人參、桂枝、甘草、熟附子、細辛、羌活、防風、川芎、煨生薑。 主治:無陽證。
再造散, 出處:《外科大成》卷四。 組成:苦參8兩半(油炒),乾漆1兩,甘草5錢,川山甲(炒)2兩。 主治:大麻瘋,眉落腳爛底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