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益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脾胃虛弱,止瀉止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收斂止瀉的功效。脾胃虛弱,常伴隨腹痛、腹瀉等症狀,白芍可緩解這些症狀,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
- 配伍人參,增強補益效果: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效。白芍與人參相配伍,一寒一溫,相輔相成,可避免人參溫燥之性,更能溫和補益脾胃,達到更好的療效。
人參益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人參性溫,能補氣益脾,但偏於燥烈,容易傷陰。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和人參的燥性,並能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傷陰。
-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增強人參的補氣益脾之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同時,甘草還能緩解人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口乾舌燥等。
人參益胃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燥濕止瀉: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功效。人參益胃湯主治脾胃虛弱,氣陰不足,常伴有濕熱內蘊,導致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黃柏可清瀉胃腸積熱,燥濕止瀉,輔助人參益氣養陰,達到治本之效。
- 保護脾胃,防止濕熱蘊積: 人參益氣養陰,但過於滋膩,容易導致脾胃濕熱,加重病情。黃柏清熱瀉火,可防止人參過於滋膩而導致的濕熱蘊積,保護脾胃功能,使其更好地吸收藥效。
總而言之,黃柏在人參益胃湯中起到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保護脾胃的作用,與人參相輔相成,共同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療效果。
人參益胃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有兩個原因:
- 補氣健脾: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經,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的功效。與人參一同使用,能更有效地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 扶正祛邪: 黃耆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防止疾病的發生。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而言,黃耆可以起到扶正固本、改善體質的作用。
人參益胃湯為調理脾胃虛弱、增進消化吸收之良方,其組成精妙,各藥材間相輔相成。其中蔓荊子為一味重要成分,其性微溫、味辛,歸肝、膽經。《本草綱目》記載蔓荊子能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除濕痹,對於頭痛、目赤腫痛等症有顯著療效。在人參益胃湯中,蔓荊子主要發揮疏通氣機、調和脾胃的作用,與人參、白朮等補益藥物相配,既可增強整體方劑的行氣效果,又可防止補藥過於滋膩而導致氣滯。此外,蔓荊子還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使患者用膳後感到舒適,從而提高整體療效,達到了既補又通的目的。
人參益胃湯中加入人參,是基於其補氣健脾、益胃生津的功效。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健脾益胃、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作用。
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食慾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人參可以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功能,促進食慾,改善氣血循環,達到益胃生津、恢復元氣的效果。
因此,人參作為人參益胃湯的組成藥物,是合理的,其功效與方劑主治相符。
主治功效
人參益胃湯是一種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頭部沉重悶脹、食慾不振、四肢疲倦等症狀。這個方劑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成分的精心搭配,旨在恢復和調節身體的自然平衡。
《醫方選要》提到「人參益胃湯」這款傳統中醫方劑,適用於以下症狀的調理:
- 經常感覺頭部沉重,工作或運動後頭部會有輕微的疼痛。
- 對食物缺乏興趣,沒有胃口。
- 四肢感覺無力,容易疲憊。
- 經常感到焦躁,伴有呼吸困難或氣短。
- 味覺減退,吃東西時感受不到味道。
- 腸胃不適,有腸鳴音。
- 大便偏軟,顏色偏黃。
- 整體感覺身體昏沉、疲憊。
- 口腔乾燥,但不喜歡吃冷飲或冷食。
《大方脈》提出,「人參益胃湯」,專為那些因工作過勞、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功能受損,進而產生身體不適的人群設計。
傳統服藥法
黃耆2分,甘草2分,當歸梢2分,益智仁2分,人參3分,黃芩3分,柴胡3分,半夏3分,白朮3分,陳皮5分,升麻5分,蒼朮1錢5分,紅花少許。
上都作1服。水2盞,煎至1盞,去滓稍熱,食前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脾胃、清熱除煩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痰熱內擾所致的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怠情、躁熱短氣、口不知味、腹鳴、大便微溏、身體昏悶、覺渴不喜冷物等症狀。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益胃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黃耆2分,甘草2分,當歸梢2分,益智仁2分,人參3分,黃芩3分,柴胡3分,半夏3分,白朮3分,陳皮5分,升麻5分,蒼朮1錢5分,紅花少許。 主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怠情,躁熱短氣,口不知味,腹鳴,大便微溏,身體昏悶,覺渴不喜冷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