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黃耆散

REN CAN HUANG Q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十一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心經 19%
肺經 19%
三焦經 7%
腎經 7%
肝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4%
脾經
心經
肺經
三焦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黃耆散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善於補氣固表、託瘡生肌。兩者合用,可補益氣血,增強人體正氣,固護脾胃,達到扶正固本的效果。
  2. 扶正祛邪: 人參黃耆散常用於氣虛乏力、脾胃虛弱、面色蒼白、容易感冒等症狀,而人參的補氣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幫助機體抵禦外邪侵襲,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人參黃耆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人參黃耆散多用於氣虛乏力、容易感冒、脾胃虛弱等症狀,黃耆能補益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
  2. 配合人參: 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黃耆與人參相配,一補氣固表,一補元氣益氣,相輔相成,能更好地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人參黃耆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黃耆補氣之燥性:黃耆性溫燥,過於補氣容易耗傷陰液,而白芍性微寒,可緩解黃耆的燥性,防止補氣過度而傷陰。
  2. 協調補氣養血:人參黃耆散以補氣為主,而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功效,與人參、黃耆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氣養血之功效,使氣血雙補,整體療效更佳。

人參黃耆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因為其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功效。

首先,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人參和黃耆的溫燥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避免對人體造成刺激。

其次,甘草能增強人參和黃耆的補氣功效,使補氣效果更佳,並且能緩解人參和黃耆可能引起的燥邪,使補氣更加平和。

因此,甘草作為人參黃耆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使藥效更佳,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人參黃耆散

組成:

  • 人參:補氣生津,益氣健脾。
  • 黃耆:補氣固表,利水消腫。
  • 白芍:平肝息風,養血柔肝。
  • 甘草:益氣補中,益氣生津,清熱解毒。

主治:

發熱,自汗,虛煩。

功效:

  • 補氣益血:人參和黃耆皆具有補氣功效,白芍可養血柔肝,四藥合用可增強補氣益血之效,適用於氣血兩虛之症。
  • 固表止汗:黃耆具有固表止汗之效,可防止汗液外泄,適用於表虛自汗之症。
  • 平肝息風:白芍具有平肝息風之效,可平抑肝陽,適用於肝陽上亢之症。
  • 清熱解毒:甘草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涼血,適用於熱毒蘊結之症。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禁忌: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應慎用。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中藥方劑「人參黃耆散」具有補氣益血、固表止汗、平肝息風、清熱解毒等功效,適用於發熱、自汗、虛煩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天門冬(去心)30兩,半夏(湯洗7次,薑汁制)15兩,知母15兩,桑白皮(銼,炒)15兩,赤芍藥15兩,黃耆15兩,紫菀15兩,甘草(熞 )15兩,白茯苓(去皮)20兩,柴胡(去苗)20兩,秦艽(去土)20兩,生乾地黃20兩,地骨皮20兩,人參10兩,桔梗10兩,鱉甲(去裙,醋炙)1兩。
上為粗末。
每服2大錢,以水1盞,煎至7分,食後去滓溫服。
方中生乾地黃,《醫方類聚》引《局方》作生熟地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肺熱咳嗽、陰虛內熱等情況下使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白帶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嘔吐腎盂腎炎尿道膿傷骨質疏鬆症咳血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黃耆散, 出處:《得效》卷十一。 組成:人參5錢,黃耆5錢,楊芍藥5錢,粉草3錢。 主治:發熱,自汗,虛煩。

人參黃耆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十。 組成:人參(去蘆)1兩,綿黃耆(蜜炙)1兩,白茯苓(去皮)1兩,山藥1兩,百合1兩,甘草(炒)1兩。 主治:小兒身熱,肌瘦自汗。

人參黃耆散,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黃耆2兩,紫菀1兩,款冬花1兩,知母1兩,芍藥1兩,人參1兩,阿膠1兩,食茱萸半兩,桂半兩,糯米半升,伏龍肝1雞子大,鱉甲1個。 主治:勞嗽,嘔咯血出。

人參黃耆散, 出處:《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組成:人參1分,黃耆1分,白朮1分,白茯苓1分,甘草1分,木香1分,丁香1分,胡黃連1分,白豆蔻1錢半,肉豆蔻1個,使君子5個,乾薑半錢。 主治:脾虛冷瀉並疳瀉。

人參黃耆散, 出處:《馮氏錦囊》卷十六。 組成:川歸身1錢,茯苓1錢,芍藥(炒)8分,真地骨皮8分,白朮8分,川芎8分,人參8分,車前子5分,黃耆1錢,炙甘草5分,熟地1錢5分,鹿角膠(如氣虛者入5茶匙)。 主治:久患白帶,瘦弱無力,腰腹腿痛,飲食無味,面黃浮腫,小水淋瀝,氣虛血少。

人參黃耆散, 出處:《局方》卷五。 組成:天門冬(去心)30兩,半夏(湯洗7次,薑汁制)15兩,知母15兩,桑白皮(銼,炒)15兩,赤芍藥15兩,黃耆15兩,紫菀15兩,甘草(熞)15兩,白茯苓(去皮)20兩,柴胡(去苗)20兩,秦艽(去土)20兩,生乾地黃20兩,地骨皮20兩,人參10兩,桔梗10兩,鱉甲(去裙,醋炙)1兩。 主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忪,日晚潮熱,夜有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粘,時有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