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湯

ER X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3.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肝經 26%
脾經 13%
心經 6%
膀胱經 5%
大腸經 5%
肺經 5%
胃經 5%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二仙湯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其中包含巴戟天。巴戟天是一種具有補腎陽、強壯筋骨作用的中藥,在二仙湯中主要起到增強補腎的功效。根據中醫理論,腎藏精,與人體的生長發育、性功能等密切相關。當腎氣不足時,可能會出現乏力、性功能下降、免疫力低等問題。

二仙湯通常用於滋補腎陽,調理身體,特別適合用於陰虛火旺或腎陽虛弱的患者。巴戟天的加入,不僅能夠強固方劑的補腎效果,還能改善患者的整體氣血運行,促進身體的健康。此外,巴戟天的使用在臨牀上也有助於增強對其他藥材的協同作用,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為明顯。因此,巴戟天在二仙湯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與臨牀意義。

二仙湯以當歸為主要藥材,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二仙湯主治婦科病症,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正好能改善女性血虛、氣滯等症狀。
  2. 引藥入經:當歸具有引藥入血分的作用,能將其他藥材的藥效引導至血脈,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二仙湯的組成中包含黃柏,主要是因為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二仙湯以清熱利濕為主,而黃柏的苦寒性質,能有效抑制濕熱之邪,並降低體內熱毒,達到清熱燥濕的效果。此外,黃柏亦能清泄心火,對於心火亢盛所致的口舌生瘡、心煩失眠等症狀亦有輔助療效。

因此,黃柏作為二仙湯的組成成分,不僅能強化清熱利濕的效果,更能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二仙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陽虛造成的病症,其組成中包含仙茅。仙茅,學名為"Curculigo orchioides",是一種具有溫補作用的草藥。其特點在於能夠強化腎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整體的免疫功能。

仙茅的主要功能是補腎暖陽,對於陽虛引起的疲倦、怕冷、腰膝痠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同時,仙茅也能促進性功能,對於一些因腎虛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具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因而在二仙湯的配方中佔據重要位置。此外,仙茅還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身體的整體健康。

結合其他成分,如知母等,二仙湯可以達到補腎、益精的作用,對於陽虛體質者特別有效。因此,仙茅的添加,使得二仙湯能夠更全面地應對陽虛相關的病症,增強治療效果。

二仙湯是一個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養陰液、清熱降火。在這個方劑中,知母是重要的組成藥材之一,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知母具有良好的滋陰潤燥效果,能有效地補充人體內部的陰液,對於因陰虧引起的口乾舌燥、虛熱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這對於二仙湯的主要功效是非常契合的。

其次,知母還具備清熱的特性,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虛熱,適合熱證的陰虧患者。這與二仙湯的清熱功能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的綜合療效。

此外,知母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皁苷和生物鹼,這些成分對於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有一定的正面影響,進一步提升了二仙湯的整體療效。因此,知母在二仙湯中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滋陰清熱功能,亦提升了其在治療中的綜合效果。

二仙湯中包含淫羊藿,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淫羊藿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二仙湯主要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等症狀,而淫羊藿的補腎壯陽功效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2. 溫陽散寒,通絡止痛: 淫羊藿還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因腎陽不足、寒凝經脈引起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二仙湯中的其他藥材如仙茅、肉桂等也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淫羊藿的加入可以增強溫陽散寒的功效。

主治功效


二仙湯主治功效分析

二仙湯在不同醫書中記載的組成和主治功效有所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黃芩、白芍藥組成的二仙湯

此方見於《壽世保元》和《壽世編》,主要用於治療麻疹已出覆沒或出不盡,伴有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下痢腹痛等症

治療原理分析:

  • 黃芩: 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清除體內熱毒,解決麻疹發出不暢或覆沒的問題。
  • 白芍藥: 性味苦、酸、微寒,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緩急止痛,治療腹痛、下痢等症狀,同時可以制約黃芩的苦寒之性,防止其過於寒涼傷正。

此方以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為主要作用機理,針對麻疹邪毒內陷、氣機逆亂的病機,達到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治療效果。

二、黃連、白芍、甘草組成的二仙湯

此方見於《雲林神彀》,主要用於治療腹部刺痛

治療原理分析:

  • 黃連: 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清解中焦濕熱,緩解腹痛。
  • 白芍: 如上所述,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緩急止痛,治療腹部刺痛。
  • 甘草: 性味甘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調和黃連與白芍的藥性,增強止痛效果,並可緩解黃連的苦寒之性。
  • 酒煎: 酒具有溫通經脈、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增強藥效。

此方以清熱燥濕、緩急止痛為主要作用機理,針對濕熱內阻、氣機不暢導致的腹部刺痛,達到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的治療效果。

三、冬葵子、木通組成的二仙湯

此方見於《嬰童類萃》,主要用於治療小便淋瀝,腹中急痛

治療原理分析:

  • 冬葵子: 性味甘寒,具有利水通淋、滑腸通便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清利濕熱、通利小便,治療小便淋瀝的症狀。
  • 木通: 性味苦寒,具有清熱利尿、通經活絡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清利濕熱、通利小便,與冬葵子協同作用,增強利尿通淋的效果。
  • 燈心草: 性味甘淡、微寒,具有清心火、利小便的功效。用水煎服,可增強利尿作用。

此方以清熱利濕、通利小便為主要作用機理,針對濕熱下注膀胱導致的小便淋瀝、腹中急痛,達到清熱利濕、通利小便的治療效果。

四、龍虎二仙湯 (特殊類型)

在《喉科集腋》、《白喉捷要合編》、《白喉辨證》中提到的“龍虎二仙湯”,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二仙湯,而是由“龍膽瀉肝湯、白虎湯、普濟消毒飲、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數方化出”,且去除了“升提、辛溫、風燥、酸澀之品”,主要用於治療白喉。由於其組成複雜,不符合“二仙”的定義,故在此不詳細分析其治療原理。但可以推測,其主要作用機理應為清熱解毒、瀉火利咽。

總結

綜上所述,二仙湯根據不同的組成,其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也各不相同。以黃芩、白芍藥為主的二仙湯,主要用於治療麻疹不暢、覆沒及相關症狀;以黃連、白芍、甘草為主的二仙湯,主要用於治療腹部刺痛;以冬葵子、木通為主的二仙湯,主要用於治療小便淋瀝、腹中急痛。而龍虎二仙湯則是一個特殊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白喉。

在臨床應用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辨證選方,才能發揮二仙湯的最佳療效。

傳統服藥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相關疾病


頭部發熱月經不調胰臟炎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蕁麻疹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麻疹男性勃起障礙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月經稀少閉經暈眩頻尿過早射精

相同名稱方劑


二仙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八引劉孟門方。 組成:黃芩(去朽)、白芍藥(生用)各等分。 主治:麻疹既出而復沒,或出不盡,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須臾;或下痢腹痛。

二仙湯, 出處:《婦産科學》。 組成:仙茅3錢,仙靈脾3錢,當歸3錢,巴戟天3錢,黃柏1錢半,知母1錢半。 主治:溫腎陽,補腎精,瀉腎火,調理衝任。主治:腎陰、腎陽不足而虛火上炎之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病,腎炎、腎盂腎炎,尿路感染,閉經。更年期綜合征,腎陰腎陽二虛證。高血壓病,閉經,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見有腎陰、腎陽不足而虛火上炎者。腎陽不足,虛火浮越,頭暈,頭痛,目眩,肢冷,尿頻,陽萎,早泄;婦女月經不調。腎炎、腎盂腎炎、尿路感染、閉經等見有腎虛火旺證候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