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

淫羊藿

YIN YANG HUO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淫羊藿的傳統功效


1. 補陽

淫羊藿,作為其補陽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值得探討。

《本草綱目》簡潔地指出淫羊藿「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者宜之」,奠定了其溫補陽氣的基本性質。 《本草述鉤元》則更進一步闡述其作用機理。該書認為淫羊藿能治療「男子絕陽,女子絕陰」,皆因其能「入命門、補真陽」。命門乃腎中真陽,為人體元氣之根本,淫羊藿通過補益元氣,從而改善陽痿、遺精等陽氣虛衰的症狀。文中更提到其能益氣力、強志、堅筋骨,以及治療冷氣、勞氣、筋骨攣急等,皆因其能振奮元氣所致。 對於老人昏耄、中年健忘等症狀,則認為是元陽衰敗所致,淫羊藿能通過補益元陽而改善。

《本草正義》則更側重於其壯腎陽的功效,指出淫羊藿「專壯腎陽,故主陰痿」,並說明其治療莖中痛、小便不利等症狀,都是由於腎陽虛寒所致,淫羊藿能通過溫補腎陽而改善。 但同時也強調,淫羊藿適合虛寒者使用,陰精不充、真陽不固者則不宜使用。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藥性角度分析,認為淫羊藿「氣溫而無毒」,其辛甘溫的藥性能潤腎益陽,從而治療陰痿、絕陽等症。文中也詳細闡述其治療莖中痛、小便不利、筋骨不堅等症狀的機理,皆與其溫補腎肝,促進氣血運行有關。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表明淫羊藿的補陽功效主要體現在溫補腎陽、益精氣、振奮元氣等方面,其作用機理與腎陽的盛衰密切相關。 需注意的是,不同體質的人使用淫羊藿的效果和適應症有所差異,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2. 強筋骨

淫羊藿,其「強筋骨」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腎陽、元氣密切相關。

《本草綱目》簡潔地指出淫羊藿「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者宜之」。 此處點明瞭其溫性及補益精氣、真陽的功效,為強筋骨奠定了基礎。 人體筋骨的強健,與腎陽的充盈息息相關,腎陽不足則筋骨痿弱。

《本草述鉤元》則深入探討了淫羊藿的功效機制。文中提到淫羊藿「入命門、補真陽」,而「命門」正是腎中真陽之所在,是人體元氣的根本。 因此,淫羊藿能益氣力、強志,並治療冷氣、勞氣、筋骨攣急等症,皆因其能助元氣之故。 文中更進一步指出,肝腎同治是其強筋骨的關鍵,因為「肝主筋,腎主骨」。

《本草正義》則強調淫羊藿「稟性辛溫,專壯腎陽」,因此能治療陰痿、莖中痛等腎陽虛衰的症狀。 其「益氣力、強志、堅筋骨」,皆是元陽振作的結果。 但同時也提醒,陰精不充、真陽不固者不宜使用。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藥性角度闡述淫羊藿的功效。 其「辛以潤腎,甘溫益陽氣」,故能主治陰痿、絕陽、益氣力、強志,並指出其能治療莖中痛和利小便,皆因其能補益肝腎,而肝腎之氣充足則筋骨自堅。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認為淫羊藿強筋骨的功效,主要來自於其溫陽補腎的特性,通過溫補腎陽、充盈元氣,從而達到強健筋骨的目的。 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局部作用,而是通過整體提升人體陽氣,從根本上改善筋骨的健康狀況。

3. 清熱利尿

淫羊藿,古籍記載其功效甚多,其中「清熱利尿」之說,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需細緻分析才能理解其機理。

《本草綱目》指出淫羊藿「性溫不寒」,並非寒涼藥物,因此其清熱作用並非直接的寒涼瀉火,而是間接的。

《本草述鉤元》中提到淫羊藿能治療「莖中痛,小便不利」。此處「小便不利」並非因濕熱蘊結所致的水腫或尿路感染,而是因肝腎氣虛、元陽不足,導致氣化功能失調所引起的。淫羊藿藉由補益腎陽,提升人體元氣,從而改善小便不利的情況。這裏的「清熱」,並非指清除體內熱邪,而是指改善因虛寒導致的氣機阻滯,使氣血流通,利尿通暢。 這是一種「虛熱」的改善,而非實熱的清除。

《本草正義》更明確指出,淫羊藿利小便的功效,只適用於「老人及虛寒人之陽事不振,小便滴瀝者」,而非濕熱蘊結所致的尿路問題。 它強調淫羊藿的利尿是通過補腎陽、改善陽虛所導致的尿液排泄障礙,而非直接清熱利濕。 書中也提到淫羊藿洗下部之瘡,是因為其辛燥之性可以除濕熱,但這與其補益腎陽、改善元陽不足所導致的小便不利有所不同。

《神農本草經疏》也提及淫羊藿利小便,認為是其辛甘溫的特性,能潤燥益陽,促進膀胱氣化,利尿通暢。 這也印證了淫羊藿利尿功效的機理,並非直接清熱,而是間接地通過溫補腎陽,改善氣化功能來達到利尿的目的。

總而言之,淫羊藿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其主要功效,且其清熱作用並非寒涼瀉火,而是通過溫補腎陽,改善因陽虛、氣虛導致的氣機阻滯和排泄障礙,從而達到間接的利尿效果。 需謹慎區分其適用症狀,避免誤用。

4. 補腎

淫羊藿,作為一味補腎中藥,其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體現於壯腎陽、益精氣等方面。

《本草綱目》簡潔地指出淫羊藿「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者宜之」,點明其溫補性質和補益腎陽的功效,尤其適合真陽不足者。

《本草述鉤元》則更進一步闡述其作用機理。文中提到淫羊藿治療「男子絕陽,女子絕陰」,是因為它能「入命門、補真陽」。命門火為腎中真陽,是人體元氣之根本。淫羊藿通過補益元氣,從而改善陽痿、陰冷等症狀。文中更指出其益氣力、強志、治冷氣勞氣等功效,皆源於其助元氣的作用。 此外,淫羊藿還能治療莖中痛、小便不利等肝腎氣虛所致的病症,因其能補腎氣,而肝腎相輔相成。老人昏耄、中年健忘,也與元陽衰敗有關,淫羊藿的補腎功效則能改善此類症狀。

《本草正義》則強調淫羊藿「稟性辛溫,專壯腎陽」,主治陽痿及腎臟虛寒所致的莖中痛等。其利小便的功效,並非針對濕熱,而是針對虛寒者陽事不振、小便滴瀝的情況。 此外,淫羊藿的益氣力、強志、堅筋骨等功效,皆是元陽振作的結果,但需注意的是,陰精不充者不宜使用。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藥性角度分析,認為淫羊藿「氣溫而無毒」,辛甘溫的藥性能潤腎益陽,從而治療陰痿、絕陽等症狀。其利小便、堅筋骨的功效,也與益腎肝、補益元氣相關。 此外,淫羊藿還能治療瘰癧、赤癰等,因其辛溫之性能散結通氣行血。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淫羊藿補腎功效的描述,不約而同地指出了其溫補腎陽、益精氣的特性,並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作用機理和臨牀應用,體現了古代醫家對此藥物的深刻認識。

5. 補氣

淫羊藿,其補氣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體現在對腎陽的補益,間接達到補氣的效果。

《本草綱目》簡潔地指出淫羊藿「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者宜之」,說明其溫補性質及對精氣(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元氣)的滋補作用。 真陽不足,也就是元氣虧損,而淫羊藿能溫補腎陽,從根本上提升人體的活力。

《本草述鉤元》則更進一步闡述了淫羊藿補氣的機制。「命門為腎中之真陽,即人身之元氣也」,它認為淫羊藿治療陽痿、絕陽等症狀,是因為其能補益命門真陽,也就是人體的元氣。書中提到淫羊藿能「益氣力;強志,並治冷氣勞氣,筋骨攣急等證」,這些症狀都與元氣虛弱相關,說明淫羊藿的補益作用能提升體力和精神狀態,改善因氣虛導致的各種不適。

《本草正義》則強調淫羊藿「專壯腎陽」,認為其治療陽痿、莖中痛及小便不利等症狀,皆因其能補腎陽,從而改善因腎陽虛衰導致的諸多問題。文中也指出,淫羊藿的「益氣力、強志、堅筋骨」,都是腎陽振作的結果。但同時也提醒,淫羊藿適用於虛寒體質,而非陰精不足者。

《神農本草經疏》也指出淫羊藿「辛以潤腎,甘溫益陽氣,故主陰痿絕陽,益氣力,強志」。 它從藥性角度分析,淫羊藿的辛甘溫性,能潤澤腎臟,溫補陽氣,從而達到益氣、強身健體的效果。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淫羊藿補氣功效的描述,主要圍繞其溫補腎陽的作用展開。通過補益腎陽,提升人體元氣,從而達到益精氣、強筋骨、增強體力和精神狀態的目的,間接實現了補氣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體質的人對淫羊藿的反應可能不同,需謹慎使用。

淫羊藿的古代典籍


淫羊藿的現代功效


1. 免疫調節

淫羊藿的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非特異性免疫增強:

  • 淫羊藿多糖可以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具體表現為,給予小鼠注射淫羊藿多糖後,大劑量組小鼠巨噬細胞對雞紅細胞的吞噬率提高約1倍,吞噬指數提高約2倍。
  • 淫羊藿總黃酮也具有類似效果,給小鼠注射後,可使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數顯著提高。

特異性免疫調節:

  • 細胞免疫: 淫羊藿總黃酮和淫羊藿多糖均可顯著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增強細胞免疫。淫羊藿多糖能使淋巴細胞對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反應增強,母細胞和過渡態細胞百分率有所增加。
  • 體液免疫:
    • 淫羊藿多糖能使脾臟抗體生成提高1倍以上,血清抗體水平也顯著提高。
    • 總黃酮能使綿羊紅細胞免疫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顯著提高(但在高劑量下,促進抗體生成作用減弱)。
    • 在環磷酰胺誘導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中,淫羊藿多糖(EPS)可在供體鼠促進抑制性T細胞(Ts)產生,增強對受體鼠抗體生成的抑制,從而抑制體液免疫;而淫羊藿甙(ICA)對Ts細胞的產生有抑製作用,表現為促進體液免疫功能。這表明淫羊藿可能對體液免疫功能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 給陽虛模型小鼠灌服淫羊藿煎劑,可明顯增強H-TdR摻人的淋巴細胞轉化,使脾細胞介導紅細胞溶血素和血凝抗體滴度增加。
    • 淫羊藿煎劑可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臟淋巴細胞數量、脾空斑形成細胞(PFC)反應恢復到正常水平。
  • 其他免疫相關作用: 淫羊藿多糖可對抗疊氮胸苷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白細胞數目、骨髓造血乾細胞和粒單系祖細胞數量減少,並增強脾淋巴細胞增殖和產生白介素α的能力,表明其可以減少疊氮胸苷的毒副作用。另有研究發現,柔毛淫羊藿的甲醇提取液在體外可明顯抑制有絲分裂原誘發的小鼠淋巴細胞增生反應,並可部分延長同種異體新生鼠心臟移殖的生存期。

2. 抗菌抗病毒

淫羊藿展現抗菌與抗病毒活性。其對白色葡萄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具顯著抑制作用,並在1%濃度下能抑制結核桿菌生長。此外,淫羊藿對奈氏卡他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亦呈現輕度抑制功效。在抗病毒方面,研究顯示淫羊藿能抑制脊髓灰白質炎病毒、ECHO病毒(6.9型)以及柯薩奇病毒(心型、B小型),其機制可能涉及直接滅活病毒作用。

3. 抗心律失常

淫羊藿提取物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出顯著的抗心律失常活性。其作用機制體現為多方面對心臟電生理及血流動力學的調節。具體而言,它能有效縮短心律失常的持續時間,並顯著減少室性早搏(PVCs)及室性心動過速(VT)的發生,這暗示其可能透過穩定心室的電生理特性,例如調節離子通道功能,進而抑制異常起搏點的形成或阻斷折返電路的傳導。此外,淫羊藿亦能對抗由兒茶酚胺類物質(如異丙腎上腺素)所誘發的心肌收縮力增强和心率加快。此效應提示其可能具有抑制交感神經過度激活或調節β-腎上腺素受體下游信號通路的能力。鑒於兒茶酚胺過量釋放是觸發多種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淫羊藿此類心臟保護作用不僅能減輕高興奮狀態下心臟的負荷,更能從源頭上減少心律失常的誘發,從而達到全面保護心臟之目的。

4. 預防心血管疾病

淫羊藿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展現多重現代藥理機制。其煎劑能顯著提高心肌收縮力,如研究顯示能增強離體蟾蜍心臟及心耳的收縮強度,此正性肌力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臟泵血功能,維持有效心輸出量,對心肌功能不全有潛在助益。針對心肌缺血,淫羊藿展現顯著保護作用。體外灌流試驗中,豚鼠冠狀動脈流量平均增加逾120%,並有效降低冠脈阻力,這表明其具備冠狀血管擴張能力,能增加心肌血流灌注,從而緩解心肌缺氧狀況。此外,淫羊藿對垂體後葉素誘發的急性心肌缺血亦具保護作用,意味著它能透過改善血流、提供氧氣或潛在的細胞保護機制,對抗急性和缺血性損傷,有助於預防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事件。

5. 抗氧化

淫羊藿水提液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已明確展現出其顯著的抗氧化功效。其作用機制主要體現在多個層面:

首先,淫羊藿水提液具有強效抑制脂質過氧化的能力。體外實驗數據顯示,該提取物能顯著降低大鼠心臟、肝臟、大腦和腎臟勻漿中過氧化脂質的生成,這直接反映了其預防細胞膜脂質受自由基攻擊、免於氧化損傷的潛力。

其次,在活體模型中,淫羊藿的抗氧化作用同樣得到驗證。它能有效減少衰老模型小鼠肝組織中過氧化脂質的形成,這表明其在生理環境下能夠保護關鍵器官免受氧化應激的侵害,延緩與氧化損傷相關的衰老進程。

再者,淫羊藿水提液能夠增強機體內源性的抗氧化防禦系統。研究發現,它能顯著提高小鼠肝臟的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SOD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負責催化超氧自由基的歧化反應,將其轉化為毒性較低的物質。透過提升SOD活性,淫羊藿水提液強化了細胞清除有害自由基的能力,進一步鞏固了其抗氧化屏障。

綜上所述,淫羊藿水提液的抗氧化功效主要透過直接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並間接增強內源性抗氧化酶系統(如SOD)的活性來實現,從而有效對抗氧化應激對生物體的損害。

6. 提升免疫力

淫羊藿在提升免疫力方面展現出顯著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如淫羊藿總黃酮和淫羊藿多糖,能夠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功能。具體而言,連續施用淫羊藿總黃酮或淫羊藿多糖,可顯著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此為細胞免疫反應的關鍵環節。實驗證實,淫羊藿多糖能顯著增強淋巴細胞對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反應,促使母細胞(轉化為活躍分裂狀態的淋巴細胞)百分率較對照組提高約60%,同時過渡態細胞的比例亦有增加,這直接反映了T淋巴細胞的活化與增殖,從而提升了宿主抵抗病原體侵襲的能力。

7. 降血糖

中藥淫羊藿的降血糖功效,現代藥理分析其核心在於淫羊藿苷、蛇牀子甙與黃酮類等活性成分。這些物質能有效調節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及糖原等體內分泌物。它們尤其能增強胰島素的分泌與利用效率,從而提升人體的整體代謝能力,進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8. 其他功效

促進性腺發育及類似雄激素樣作用:

  • 淫羊藿能增加動物體內雄性激素水平。研究表明,給予小鼠灌服淫羊藿炮製品煎劑,可以顯著提高血漿中睪丸酮的含量,同時增加睪丸和提肛肌的重量,顯示出明顯的促進性機能作用,其強度與注射睪丸酮的效果相似。
  • 淫羊藿能促進性腺發育。研究顯示,淫羊藿能增加大鼠的腺垂體、卵巢和子宮的重量,同時提高卵巢HCG/LH受體的特異結合力。
  • 淫羊藿可能具有修復睪丸間質細胞 Leydig 損傷的作用,從而支持睪丸曲細精管上皮的正常生精週期。

補氣益精,調節免疫功能:

  • 淫羊藿具有補氣益精的功效,可能與其對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有關。

延緩衰老,抗氧化:

  • 體外試驗表明,淫羊藿水提液可以顯著抑制大鼠心、肝、腦和腎勻漿中過氧化脂質的生成。
  • 在D-半乳糖誘導的亞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中,給予淫羊藿黃酮可以增強T和B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提高肝臟總SOD的活性,並減少肝組織的過氧化脂質形成,以及減少心、肝等組織的脂竭素形成。
  • 淫羊藿具有顯著的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其作用強度可能優於某些補氣養陰藥。

抗菌及抗病毒:

  • 淫羊藿對白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較顯著的抑製作用,對奈氏卡他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有輕度抑製作用。
  • 淫羊藿在試管內可以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
  • 淫羊藿對脊髓灰白質炎病毒、E-CHO病毒6.9型及柯薩奇病毒 A9、Baib型等均有抑製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為直接滅活病毒。

對骨代謝的影響:

  • 在去勢大鼠模型中,淫羊藿提取物可以降低脛骨近端骨小梁的骨吸收率和類骨質周長,同時增加骨形成率和礦化沉積率。這表明淫羊藿可能選擇性地抑制去勢後的骨高轉換率,而不減少已增加的礦化骨。

淫羊藿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淫羊藿的炮製


淫羊藿的處理方法

  1. 清除雜質: 將淫羊藿去除雜質。
  2. 摘取葉片: 摘取淫羊藿的葉片。
  3. 噴淋清水: 用清水噴淋葉片,使其稍潤。
  4. 切絲: 將葉片切成絲狀。
  5. 乾燥: 將切好的葉絲乾燥。

炙淫羊藿的製作方法

  1. 加熱羊脂油: 將羊脂油加熱熔化。
  2. 加入淫羊藿絲: 將淫羊藿絲加入熔化的羊脂油中。
  3. 文火炒制: 用文火炒制,直到淫羊藿絲均勻有光澤。
  4. 取出放涼: 將炒好的淫羊藿絲取出,放涼。

比例: 每100kg淫羊藿,使用20kg羊脂油(煉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陰虛而相火易動者禁用 2. 虛陽易舉、夢遺不止、便赤口乾、強陽不痿者禁用 3. 懷孕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4. 高血壓患者禁用 5. 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 6. 精神病患者禁用 7. 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淫羊藿相關的方劑


淫羊藿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陰莖疼痛搔癢睪丸疼痛腫脹腰膝軟弱無力半身不遂遺精男性勃起障礙心絞痛神經衰弱症支氣管炎氣喘咳嗽肺炎低血糖疼痛

淫羊藿含有的化學成分


淫羊藿黃酮甙(Icariin), 淫羊藿黃酮次甙 I(Icariside I), 鉀(Potassium), 鈣(Calcium), 皁式(Saponins), 苦味質(Bitter substances), 鞣質(Tannin), 揮發油(Volatile oil), 二十六醇(Ceryl alcohol), 三十烷(Triacontane), 植物甾醇(Plant sterols),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軟脂酸(Palmitic acid), 槲皮素(Quercetin), 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side), 淫羊藿黃酮次甙I(Icariside I), 淫羊藿素-3-鼠李糖甙(Icaritin-3-O-α-rhamnoside), 脫水淫羊藿素-3-鼠李糖甙(Anhydroicaritin-3-O-α-rhamnoside), 淫羊藿甙元 B1(Icarisidin B1), 赤式及蘇式狄利格醇鼠李糖甙(Lignol rhamnoside), 赤式 5-甲氧基狄利格醇鼠李糖甙(5-Methoxydilignol rhamnoside), 5-甲氧基-(-)-異落葉松脂醇(5-Methoxy-(-)-lariciresinol), 異落葉松脂醇(Lariciresinol), 5-甲氧基-9-木糖基-(-)-異落葉松脂醇(5-Methoxy-9-xylosyl-(-)-lariciresinol), 左旋-橄欖脂素(Olivil), 右旋-丁香樹脂酚-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 山礬脂素葡萄糖甙(Symplocosigenin-O-β-D-glucopyranoside), 二氫去氫雙松柏醇(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 苯乙醇基葡萄糖甙(Phenethyl glucoside), (Z)-己-3-烯醇葡萄糖甙((Z)-3-Hexenyl glucoside), 布盧門醇 C葡萄糖甙(Blumenol C glucoside), 巫山淫羊藿黃酮甙(Wushanicariin), 柔藿甙(Rouhuoside), 槲皮素-3-半乳糖甙(Quercetin-3-galactoside), 槲皮素-3-鼠李糖甙(Quercetin-3-rhamnoside), 淫羊藿屬甙 A(Epimedoside A), 淫羊藿素(Icaritin), 8-異戊烯基山柰酚-4-甲氧基-3-[木糖基(1→4)鼠李糖甙]-7-葡萄糖甙(8-Prenylkaempferol-4-methoxy-3-[xylosyl(1→4)rhamnoside]-7-glucoside), 鈣(Calcium), 二十九烷(Nonacosane), 三十一烷(hentricontane), 菜油甾醇(Campest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谷甾醇-3-葡萄糖甙(β-Sitosterol-3-glucoside), 2"-鼠李糖基卡瑞忒 A(2"-O-Rhamnosylikarisoside A), 2"-鼠李糖淫羊藿黃酮次甙 II(2"-O-Rhamnosyl Icariside II), 淫羊藿屬甙 A(Epimedoside A), 意卡瑞甙 A (寶藿甙 II)(Ikarisoside A (Baohuoside II)), 鈣(Calcium), 金絲桃甙(Hyperin), 鈣(Calcium), 寶藿素(Baohuosu), 小麥黃素(Tricin), 山柰酚-3-雙鼠李糖甙(Kaempferol-3-dirhamnoside), 金絲桃甙(Hyper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