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虎骨丸

生虎骨丸

SHENG HU G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5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41%
肝經 35%
膀胱經 11%
心經 11%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虎骨丸」方劑中包含「虎骨」,其主要原因為:

  1. 傳統觀念: 虎骨自古被視為珍貴藥材,具有強筋壯骨、舒筋活絡、止痛消腫之效。傳統醫學認為,虎骨性溫,入肝腎經,可治風濕痹痛、骨折、跌打損傷等症。
  2. 藥理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虎骨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膠原蛋白、軟骨素等,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促進骨骼生長等作用。

然而,由於虎骨來源於瀕危動物,其使用已受到嚴格限制,應以其他藥材替代。

生虎骨丸方中包含狗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骨,強筋健骨: 狗脊性溫,味甘苦,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骨、強筋健骨的功效。其藥性與虎骨相似,兩者配合使用,可增強藥力,協同補腎壯骨,治療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狗脊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虎骨同用,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修復,減輕疼痛。

因此,狗脊作爲生虎骨丸的組成成分,可起到補腎壯骨、活血化瘀的作用,協同虎骨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生虎骨丸中加入五加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筋骨,強壯腰膝:五加皮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虎骨亦具補腎壯骨之效,兩者配合,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五加皮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疼痛。虎骨亦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兩者合用,能更有效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生虎骨丸中添加淫羊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腎壯陽:淫羊藿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溫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虎骨亦有溫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兩者配伍,可增強藥效,更能溫補腎陽,改善因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
  2. 活血通絡:淫羊藿具有活血通絡之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血液流通,有助於虎骨的藥效發揮,更能促進骨折癒合,減輕疼痛,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

生虎骨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痹痛。

虎骨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骨、祛風止痛之效。川牛膝與虎骨相配,一則可以促進虎骨藥力的發揮,增強其補腎壯骨、祛風止痛之效,二則可以緩解虎骨溫燥之性,避免其燥熱傷陰。

生虎骨丸中加入松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 松節性味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濕的作用。虎骨亦具有活血通絡之效,二者相合,可加強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效果,有助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病症。
  2. 祛風止痛: 松節能祛風濕,並能止痛,與虎骨的祛風止痛作用相輔相成,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尤其對於腰膝酸軟、四肢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生虎骨丸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虎骨具有強壯筋骨、通絡止痛的功效,與獨活相輔相成,加強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作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和麻木。
  2. 溫陽散寒: 生虎骨丸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引起的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獨活能溫經散寒,配合虎骨的溫陽作用,可有效驅散寒邪,溫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溫陽散寒、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生虎骨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勞力傷損,腿骨麻疼」,意指因過度體力勞動或外傷導致腿部筋骨損傷,出現麻木、疼痛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多屬「勞傷筋骨,氣血瘀滯」或「肝腎不足,筋失所養」,治法需以強筋壯骨、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為主。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生虎骨、金毛狗脊

  • 生虎骨:性溫味辛,主入肝腎,傳統用於「強筋壯骨,追風定痛」,針對勞損所致筋骨痿弱、關節痠痛,以其強健筋骨之效為核心。
  • 金毛狗脊:補肝腎、強腰膝,兼祛風濕,助虎骨固本壯骨,針對下肢萎軟無力。

2. 臣藥:五加皮、牛膝、仙靈脾

  • 五加皮:祛風濕、壯筋骨,輔助君藥通絡止痛,尤善治下肢痹痛。
  • 牛膝:引藥下行,活血通經,補肝腎而強膝腳,針對「腿骨麻疼」的病位與病機。
  • 仙靈脾(淫羊藿):補腎陽、強筋骨,助君藥振奮陽氣,改善勞損後氣血不足。

3. 佐藥:白茄根、油松節、獨活

  • 白茄根:活血消腫止痛,民間常用於風濕痹痛,輔助緩解局部麻疼。
  • 油松節:燥濕祛風,專治關節痠痛,尤適勞力過度引起的經絡氣血壅滯。
  • 獨活:下行祛風濕,善治下肢痹痛,與牛膝協同引藥至病所。

三、方劑配伍特點

  1. 標本兼顧:以虎骨、狗脊補益肝腎治本,五加皮、獨活等祛風濕治標。
  2. 引經定位:牛膝、獨活引藥下行,集中作用於下肢。
  3. 動靜結合:仙靈脾溫陽行氣,配合松節、茄根活血通絡,改善氣血瘀滯。

四、治療機轉推論
此方通過以下途徑發揮療效:

  • 補肝腎:填充勞損後不足的精血,強健筋骨(虎骨、狗脊、仙靈脾)。
  • 通經絡:祛除風濕瘀血,緩解麻木疼痛(五加皮、松節、獨活)。
  • 調氣血:牛膝、茄根活血,助氣血運行通暢,消除局部痺阻。

結論
「生虎骨丸」以壯筋骨為主軸,結合祛風濕、活血之品,符合「勞傷筋骨」病機。其組方層次分明,針對下肢勞損的病理特點,體現中醫「肝主筋」「腎主骨」及「不通則痛」的理論基礎。

傳統服藥法


生虎骨4兩,金毛狗脊8兩,五加皮2兩,仙靈脾2兩,牛膝2兩,白茄根2兩,油松節2兩,獨活1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生虎骨丸,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九。 組成:生虎骨4兩,金毛狗脊8兩,五加皮2兩,仙靈脾2兩,牛膝2兩,白茄根2兩,油松節2兩,獨活1兩。 主治:由於勞力傷損,腿骨麻疼。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