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靈脾丸

XIAN LING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腎經 15%
心經 14%
肺經 11%
脾經 11%
膀胱經 10%
膽經 5%
胃經 4%
心包經 2%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仙靈脾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淫羊藿(Epimedium)具有多種藥用價值。淫羊藿的主要功能為補腎壯陽,並且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改善性功能,對於因腎虧所引起的腰膝痠痛、疲乏無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在仙靈脾丸中,淫羊藿能夠強化脾胃的功能,促進營養吸收,並且助力於全身氣血的運行。其成分中的苷類物質可以促進體內激素的分泌,從而提升精力與活力,並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因此,將淫羊藿納入仙靈脾丸的配方中,是為了提升其補益效果,特別是在針對腎虧及脾胃虛弱的治療上,發揮其增強生命力與調理身心的作用。這使得仙靈脾丸成為一個全方位調理的方劑。

仙靈脾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通經絡,利水消腫: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利水消腫之效。仙靈脾丸主治脾腎陽虛,濕濁內停,導致的腰膝酸軟、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川牛膝的加入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症狀。

2. 補益肝腎,強健筋骨: 川牛膝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仙靈脾丸中常配伍具有補腎陽、溫脾陽的藥物,川牛膝的加入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補益肝腎的效果,從而達到固本培元,強健筋骨的目的。

仙靈脾丸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血瘀導致的胸悶、心悸、腹痛、經痛等症狀。

仙靈脾丸主要用於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胸痹、心痛、胸悶、心悸等症,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症狀,因此被列入方劑之中。

仙靈脾丸中加入牛黃,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之效。

牛黃味苦、性涼,入心、肝、膽經,能清心火、解熱毒,並可開竅醒神。仙靈脾丸主治痰熱內蘊、神志不清、昏迷譫語等症,而牛黃可有效清熱解毒,豁痰開竅,配合其他藥物,共奏清熱化痰、醒神開竅之功。

仙靈脾丸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宣肺解表,疏散風寒: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仙靈脾丸主要針對脾肺氣虛、痰溼內阻所致的咳嗽、喘息、胸悶等症,麻黃可助於宣肺解表,疏散風寒,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呼吸道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仙靈脾丸中包含多種藥材,如人參、白朮等,主要作用於益氣健脾。麻黃與之配合,可起到協同作用,既能疏散表邪,又能扶正祛邪,使脾肺功能恢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仙靈脾丸中加入烏梢蛇,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通經絡: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症狀,烏梢蛇能有效緩解。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烏梢蛇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仙靈脾丸中加入烏梢蛇,可以起到祛風濕、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作用,對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仙靈脾丸中添加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熄風,止痙止痛: 天麻性平味甘,歸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的功效。仙靈脾丸的主要功效爲滋補肝腎,益氣養血,而天麻的平肝熄風作用能協同其他藥材,增強方劑治療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的療效。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仙靈脾丸中的其他藥物如黃芪、黨參等,偏於補益氣血,而天麻則偏於平肝熄風,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肝腎,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仙靈脾丸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止咳化痰: 白附子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止咳化痰之功效。仙靈脾丸以溫陽化寒為主,加入白附子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力,更好地治療因寒邪侵襲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2. 補脾益氣,健脾和胃: 白附子亦有補脾益氣、健脾和胃之效。仙靈脾丸中常配伍其他健脾和胃之藥材,白附子可輔助其補益脾胃,提高藥效,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等症狀。

仙靈脾丸中包含天雄,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補腎:天雄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之效。仙靈脾丸主治脾腎陽虛,寒濕凝滯所致的腰膝酸軟、肢體乏力、小便頻數等症狀,天雄可溫補腎陽,促進陽氣生化,提升脾腎功能,改善寒濕凝滯。
  2. 化瘀止痛:天雄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緩解因寒濕凝滯導致的疼痛。仙靈脾丸中添加天雄,可輔助溫陽補腎之餘,亦能化瘀止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仙靈脾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仙靈脾丸主治脾虛寒濕所致的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而防風可以幫助散寒止咳,化解痰濁,改善呼吸道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防風與其他藥物相配,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防風與黃芪、白朮等藥物搭配,可以加強補氣健脾的作用,改善脾虛所致的咳嗽、氣短等症狀。

仙靈脾丸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入肝經,善於祛風濕,止痹痛。仙靈脾丸主治脾胃虛寒,濕邪內阻,導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獨活可溫經散寒,祛除濕邪,並緩解因寒濕引起的腹痛。
  2. 調和藥性:仙靈脾丸中含有許多寒涼藥物,例如蒼朮、厚朴等,獨活性溫,可起到調和藥性,防止寒涼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的作用。

因此,獨活的加入,既能祛風濕止痛,又能調和藥性,使仙靈脾丸的療效更加完善。

仙靈脾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仙靈脾丸主治脾虛氣弱、血虛不足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氣運行,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2. 調和藥性:仙靈脾丸中其他藥材,如白芍、川芎等,性偏涼,而當歸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寒,更好地發揮藥效。

仙靈脾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 桂枝性溫,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仙靈脾丸主治脾胃虛寒、寒濕凝滯所致的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而桂枝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溫煦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改善寒濕凝滯。
  2. 調和營衛: 桂枝還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仙靈脾丸中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營衛不和,而桂枝可以溫補陽氣,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進而改善脾胃功能。

仙靈脾丸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肺散寒,止咳化痰: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仙靈脾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肺虛寒、痰濕阻滯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細辛可溫肺化寒,助於驅散寒邪,減輕咳嗽、氣喘等症狀。
  2. 通竅止痛,活血化瘀: 細辛亦有通竅止痛、活血化瘀之效。仙靈脾丸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等,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從而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痛、腹痛等症狀。

因此,細辛在仙靈脾丸中扮演著溫肺散寒、止咳化痰、通竅止痛、活血化瘀等重要角色,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仙靈脾丸中包含白僵蠶,乃因其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效。

白僵蠶為蠶蛾感染白僵菌後的乾燥蟲體,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其藥性可平息肝風,對於風痰阻絡所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此外,白僵蠶亦可化痰散結,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等病症。

故仙靈脾丸中加入白僵蠶,可發揮其平肝熄風、化痰散結之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治療風痰阻絡所致的各種病症。

仙靈脾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多樣,其中莽草之應用頗具特色。莽草,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止癢之功效。在仙靈脾丸中,莽草主要用於增強其他藥物的穿透力,使其能更好地達到病變部位,從而提升整體療效。此外,莽草還能調節氣血,改善微循環,對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症狀有良好效果。在方劑配伍上,莽草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共同發揮補腎壯陽、袪風除濕的作用,適用於腎虛腰痛、風濕骨痛等病症。然而,莽草亦含有毒性成分,使用時需注意劑量,避免過量引起不良反應。總體而言,莽草在仙靈脾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學辨證施治、藥物配伍的智慧。

仙靈脾丸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其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清心熱、鎮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硃砂亦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入心、神志不清、口舌生瘡等症。然而,硃砂屬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遵醫囑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仙靈脾丸中加入麝香,乃因其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功效。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功效。仙靈脾丸主治心脾兩虛,神志恍惚,心悸氣短,失眠健忘,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症狀。

麝香能開竅醒神,改善神志恍惚、失眠健忘等症狀;活血通絡,改善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麝香還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總之,麝香的加入,可增強仙靈脾丸的療效,使之更能有效治療心脾兩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仙靈脾丸

組成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牛黃: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淫羊藿:溫陽壯陽、補腎益精、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鎮咳、化痰。

功效

  • 口眼歪邪
  • 手足麻痺
  • 無法屈伸

注意事項

  • 服用仙靈脾丸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慎用。
  • 脾胃虛弱者應慎用。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總結

仙靈脾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益氣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口眼歪邪、手足麻痺、無法屈伸等症狀。仙靈脾丸組成複雜,含有麻黃、桂枝、牛膝、川芎、當歸、獨活、防風、白僵蠶、牛黃、麝香、天麻、細辛、淫羊藿、硃砂、白附子等多種中藥材,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在臨牀上被廣泛應用。

傳統服藥法


仙靈脾3分,防風半兩(去蘆頭),羌活3分,白附子3分(炮裂),天麻1兩,天南星半兩(炮裂),犀角屑3分,木香半兩,檳榔半兩,羚羊角屑3分,乳香3分(細研),虎脛骨3分(塗酥,炙令黃),桂心半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當歸3分(銼,微炒),牛膝3分(去苗),白僵蠶半兩(微炒),鹿茸3分(塗酥,炙令黃,去毛),石斛3分(去很節),麝香1分(細研),海桐皮3分(銼),乾蠍半兩(微炒),烏蛇3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仙靈脾丸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觀察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腹瀉多痰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仙靈脾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仙靈脾2兩,甘菊花1兩,黃芩1兩,車前子1兩,石膏(細研,水飛過)1兩,玄參1兩,決明子1兩,羚羊角屑1兩,蛇蛻皮1分(燒灰)。 主治:眼暴熱衝上,疼痛赤腫生翳。

仙靈脾丸, 出處:《聖惠》卷六十九。 組成:仙靈脾1兩,羚羊角屑3分,獨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當歸1兩,桂心1兩,牛膝1兩(去苗),薏苡仁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五加皮3分,萆薢1兩,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 主治:婦人中風偏枯,手足一邊不遂,肌骨瘦,皮膚頑痹。

仙靈脾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組成:仙靈脾1兩,威靈仙(去土)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茯神(去木)1兩,天麻1兩,蔓荊實1兩,香白芷1兩,山梔子仁1兩,大黃(銼,炒)1兩,益智(去皮)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4枚,麝香(研)半兩。 主治:腎臟壅盛,上攻頭目,胸膈咽嗌,痰實不利。

仙靈脾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二。 組成:仙靈脾1兩,牛膝1兩(去苗),芎藭1兩,牛黃1分(細研),麻黃1兩(去根節),烏蛇肉2兩(酒浸,炙微黃),天麻1兩,白附子1兩(炮裂),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防風1兩,獨活1兩,當歸1兩(銼,微炒),桂心1兩,細辛半兩,白僵蠶1兩(微炒),莽草1兩(微炒),朱砂半兩(細研),麝香1分(細研)。 主治:風嚲曳,手足麻痹,屈伸不得。

仙靈脾丸, 出處:《聖惠》卷十九。 組成:仙靈脾3分,防風半兩(去蘆頭),羌活3分,白附子3分(炮裂),天麻1兩,天南星半兩(炮裂),犀角屑3分,木香半兩,檳榔半兩,羚羊角屑3分,乳香3分(細研),虎脛骨3分(塗酥,炙令黃),桂心半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當歸3分(銼,微炒),牛膝3分(去苗),白僵蠶半兩(微炒),鹿茸3分(塗酥,炙令黃,去毛),石斛3分(去很節),麝香1分(細研),海桐皮3分(銼),乾蠍半兩(微炒),烏蛇3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 主治:風濕痹,肢節疼痛,身體手足不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