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湯

BAI SH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脾經 20%
心經 13%
肝經 13%
肺經 13%
腎經 10%
膀胱經 3%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白芍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疼痛: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斂陰的功效。白芍湯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脅肋疼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白芍能有效緩解疼痛不適。
  2. 滋養肝血: 白芍有滋養肝血的作用,能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指甲蒼白等症狀。白芍湯中加入白芍,可起到滋養肝血,改善血虛症狀的作用。

白芍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成分多樣,旨在調和人體陰陽平衡、補血養心。在該方劑中,蓮子作為一味重要成分被納入其中,主要基於蓮子本身的藥用價值及其對人體健康的正面影響。蓮子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等功效。在白芍湯中加入蓮子,可以強化整個方劑對於心脾兩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食少乏力等症狀的治療效果。此外,蓮子還能夠協同方中其他藥材如白芍等,共同發揮滋陰養血、安神定志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總體而言,蓮子在白芍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及「藥物相輔相成」的原則,對於改善患者體質、增強身體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白芍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補脾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潤燥的功效。白芍湯以白芍為主,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加入山藥,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白芍養血柔肝之效,使藥效更佳。
  2. 協調藥性:白芍湯中,白芍偏於涼性,山藥性平,加入山藥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白芍過於寒涼,更利於脾胃吸收,增強藥效。

白芍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調理腸胃、止瀉固腸。其組成成分多種多樣,其中包含白扁豆這一味藥材。白扁豆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在中醫學中具有健脾和胃、利濕消腫的功效。從中醫理論來看,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濕,一旦脾胃功能失調,易導致水濕內停,進而引起腹瀉等症狀。因此,在白芍湯中加入白扁豆,旨在利用其健脾益氣的作用,幫助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止瀉的效果。

此外,白扁豆還能補中益氣,對於久瀉不止所導致的氣虛也有一定的補益作用。在白芍湯的整體配方中,白扁豆與其他藥物如白芍、黃芩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協同效應,既能增強止瀉效果,又能調理身體,促進康復。總體而言,白扁豆在白芍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以及藥物之間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白芍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在不同的典籍記載中有著多種變化形式。其中一種版本的白芍湯組成中包含了龍眼肉。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具有補心脾、益氣血的功效,在治療心血不足、心悸失眠、脾虛食少等症狀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在白芍湯中加入龍眼肉,主要是取其補益作用,用於強化整體方劑的養血安神功能。此方通常用於治療因血虛或脾虛所導致的腹痛、泄瀉等消化系統疾病。白芍本身能養血調經、緩急止痛;與龍眼肉相配伍,不僅增強了補血之力,還兼顧到了心脾兩臟,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這種組合反映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通過綜合調理,以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龍眼肉的加入,使得白芍湯更適合於那些除了腹痛、泄瀉之外,還伴有心悸、失眠、疲倦乏力等心脾兩虛表現的患者。

白芍湯為一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腸胃道相關病症,如腹痛、瀉痢等。其組成成分多種多樣,其中包含青黛這一成分。青黛性寒味甘,歸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在白芍湯中加入青黛,主要是利用其清熱涼血的特性,來加強整個方劑對熱毒內盛所致的腹痛、下痢等症狀的治療效果。

青黛還能幫助緩解因熱毒所導致的血熱情況,對於改善患者因為熱毒引起的各種不適有良好輔助作用。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認為許多急慢性腸胃炎或瀉痢的病機與熱毒內盛有關,因此將青黛與其他具有調和腸胃、止瀉止痛作用的藥材如白芍等結合使用,可達到更佳的臨床療效。總體而言,青黛在白芍湯中的應用,是基於中醫辨證施治原則,針對具體病情而選用的合理配伍。

白芍湯方劑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養血柔肝: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但其偏於滋陰,對於一些陰虛燥熱的病症,單用白芍不足以達到療效。麥門冬則性寒,味甘,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功,可與白芍相輔相成,加強滋陰潤燥的功效,使藥效更全面。
  2. 緩解白芍的燥性:白芍雖有滋陰之效,但其性偏燥,長期服用可能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麥門冬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白芍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副作用的發生。

白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白芍性微寒,甘草性甘溫,二者合用,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害。甘草性平和,能緩解白芍的寒涼之性,使藥物更平和溫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 甘草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增強白芍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的功效,甘草的加入能增強白芍的養血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總之,白芍湯中加入甘草,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白芍湯

組成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蓮子: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
  • 龍眼肉:補血、補氣、安神、健脾胃、止咳化痰、潤肺。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青黛: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功效

麻醉之後,元氣虛弱,脾胃受損,身體瘦弱,沒有潮熱症狀的人。

方劑介紹

  1. 甘草: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扁豆: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3. 白芍:白芍性涼味苦,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緩急止痛、涼血散瘀等功效。

  4. 蓮子:蓮子性甘澀,入脾腎二經,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之功。

  5. 龍眼肉:龍眼肉性甘溫,入心、脾經,具有補血益氣、養心安神、益智補腦、美容養顏等功效。

  6. 麥門冬: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7. 山藥: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

  8. 青黛:青黛為中藥清熱解毒之要藥,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

總結

白芍湯是中藥方劑,具有補氣、養血、潤肺、清熱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麻醉之後,元氣虛弱,脾胃受損,身體瘦弱,沒有潮熱症狀的人。

傳統服藥法


白芍、 棗仁、 烏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麻後元氣不復,脾胃虛弱,羸瘦,身無潮熱者。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相關疾病


妄想狀態身體消瘦身體容易出汗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白芍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組成:白芍、棗仁、烏梅。 主治:肝虛自汗。

白芍湯,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卷七。 組成:白芍(酒炒)1錢,苡仁(炒)1錢,鉤藤1錢,茯苓1錢,澤瀉5分,桂心5分,甘草5分。 主治:臍腫如吹,驚悸多啼。

白芍湯, 出處:《麻科活人》卷四。 組成:白芍藥、炙甘草、蓮肉、山藥、扁豆、龍眼肉、青黛、麥冬。 主治:調脾胃,平肝木。主治:麻後元氣不復,脾胃虛弱,羸瘦,身無潮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