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健脾和胃: 白扁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濕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平胃斂陰湯的整體療效。
- 清熱解毒: 白扁豆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積熱,減輕燥熱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斂陰的作用。
因此,白扁豆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更加有效地達到健脾和胃、清熱斂陰的功效。
平胃斂陰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之效。平胃斂陰湯中多用辛燥之品,如厚朴、黃連等,甘草可緩解藥性,避免傷胃。
- 增強療效: 甘草能益氣健脾,與方中黃連、白芍等藥物配合,可健脾益氣、斂陰止瀉,更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弱、陰虛火旺所致的胃痛、口渴、便祕等症。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生津: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方中胃熱傷陰,津液不足,出現口渴、便祕等症狀,麥門冬可滋養陰液,緩解口渴,並促進津液生成,有助於潤腸通便。
- 清熱降火: 麥門冬亦可清熱降火,對於胃熱所致的胃痛、泛酸、口苦等症狀,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胃熱所致的不適。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原因:
- 引火歸源:川牛膝性溫,能引火下行,將胃中積熱引至下焦,並促進小腸的蠕動,利於消化吸收。
- 活血化瘀: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改善胃部瘀血阻滯,緩解胃痛、腹脹等症狀。
- 滋陰補腎:川牛膝亦具滋陰補腎的功效,可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腎陰不足,有助於整體陰虛的改善。
因此,川牛膝在平胃斂陰湯中發揮著引火歸源、活血化瘀、滋陰補腎的多重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胃熱、養胃陰、和胃止痛的功效。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方中因脾胃虛弱,運化失調,導致水濕停滯,白朮可健脾胃,增強其運化能力,利水消腫,改善水濕停滯的問題。
- 固護脾陰: 白朮兼具補氣固陰之功效,脾胃虛弱,容易損傷脾陰,白朮可補益脾陰,固護脾胃,防止陰虛內熱的發生,進一步提升療效。
白朮的加入,不僅能健脾益氣,更能固護脾陰,全面提升平胃斂陰湯的療效,使之更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弱、水濕停滯等症。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益氣,固腎止瀉: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腎、固澀止瀉之效。方中以山藥補脾益氣,固腎止瀉,有助於緩解脾胃虛弱、腎氣不足所致的腹瀉、食少乏力等症狀。
- 養陰生津,緩解口渴: 山藥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可緩解因陰虛所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方中以山藥養陰生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滋陰斂陰、止瀉生津之目的。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表,生津止渴: 葛根具有清熱解表、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緩解因胃熱引起的口渴、煩躁等症狀,同時也能滋陰生津,改善因胃陰不足導致的口乾舌燥。
- 解肌發表,疏散風邪: 葛根亦能解肌發表,疏散風邪,對於因風邪外襲所導致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葛根在平胃斂陰湯中起著清熱解表、生津止渴、解肌發表的多重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胃熱傷陰、脾胃不和等症狀的效果。
平胃斂陰湯為一方旨在調和脾胃、斂攝陰液之良方,其組成精妙,其中三七作為一味重要藥材,其收斂止血、活血化瘀之功不可或缺。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善於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傷正,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便血等,有顯著療效。此外,三七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對調理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亦有裨益。在平胃斂陰湯中,三七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調理脾胃、固攝陰液之效,適用于脾胃虛寒、陰虛火旺所致的諸多症狀,是傳統中醫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緩解胃痛,收斂胃陰: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止痛、和解脾胃的作用。胃痛多因胃陰不足,胃氣上逆所致,白芍可以滋陰斂陰,緩解胃痛,並保護胃黏膜。
- 調和脾胃,助消化:白芍能緩解脾胃氣滯,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平胃斂陰湯主要用於治療胃陰不足、胃氣上逆所致的胃痛、泛酸、嘔吐等症,白芍的加入可以協調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胃痛症狀。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具有斂肺止咳的功效。平胃斂陰湯主要用於治療胃陰不足、虛火上炎引起的症狀,而五味子可以斂肺降火,緩解虛火所致的咳嗽等症狀。
- 滋陰生津:五味子還具有滋陰生津的功效,可以補充胃陰不足,緩解口乾舌燥、咽乾等症狀。平胃斂陰湯本身偏於滋陰,加入五味子可進一步增強滋陰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平胃斂陰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柔肝: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滋養肝血,緩解肝陰不足所致的胃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補脾益氣: 當歸同時能補脾益氣,改善脾胃虛弱,促進消化吸收。平胃斂陰湯本身主治脾胃虛弱、陰虛胃熱,而當歸的加入則能更好地滋養脾胃,平衡陰陽,達到整體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平胃斂陰湯:滋陰斂血止血方劑
中藥方劑「平胃斂陰湯」,主要成分是:白扁豆、甘草、麥門冬、川牛膝、白朮、山藥、葛根、三七、白芍、五味子、當歸。主治功效是:脾胃功能失調,脾臟不能統攝血液,導致鼻孔出血並且量很多。
藥方組成介紹:
**1.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扁豆:**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3. 白芍:**味酸,入肝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4. 白朮:**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5. 川牛膝:**味甘、微苦,入肝、腎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6. 當歸:**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7. 葛根:**味甘、辛,入脾、胃、肺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8. 麥門冬:**味甘、微苦,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9. 三七:**味甘、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平肝息風、利水消腫、補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10. 山藥:**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11. 五味子:**味酸、澀,入肺、腎、心經,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藥方功效與應用:
平胃斂陰湯,具有滋陰斂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脾胃功能失調,脾臟不能統攝血液,導致鼻孔出血並且量很多的患者。此外,本方藥還可以治療其他出血性疾病,如咯血、便血、尿血等。
使用注意事項:
平胃斂陰湯是一味中藥方劑,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寒涼的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
- 服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
- 如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扁豆(炒,研)3錢,甘草1錢,麥冬1錢,牛膝1錢,白朮8分,山藥1錢半,葛根1錢,三七7分,白芍1錢,五味子(微炒,搗碎)3-4分,當歸1錢。
如胃熱,加石膏3-5錢。
加百草霜、發余、蒲黃(炒黑)各3分,藥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胃斂陰湯,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扁豆(炒,研)3錢,甘草1錢,麥冬1錢,牛膝1錢,白朮8分,山藥1錢半,葛根1錢,三七7分,白芍1錢,五味子(微炒,搗碎)3-4分,當歸1錢。 主治:胃氣上衝,脾不統血,致鼻衄而血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