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方劑組成解釋
補氣黃耆湯由黃耆、人參、茯神、麥門冬、白朮、五味子、肉桂、生地黃、橘皮、阿膠、當歸、白芍、川牛膝、甘草等中藥組成。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安神的功效;茯神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涼血滋陰、清熱解毒的功效;橘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阿膠具有滋陰補血、止血固精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川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補氣黃耆湯具有補氣、養陰、潤肺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肺勞飲食減少,氣虛無力,手足顫掉,面浮喘嗽。但是,如果有感冒、發熱、咳嗽、痰多等症狀,不宜服用補氣黃耆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氣黃耆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組成:黃耆(銼)半兩,芍藥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五味子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當歸(切,焙)半兩,人參半兩,甘草(炙)1分。 主治:傷寒後骨節煩疼,不欲食,食即氣脹、汗出。
補氣黃耆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組成:黃耆(銼)1兩,人參1兩,茯神(去木)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白朮1兩,五味子1兩,桂(去粗皮)1兩,熟乾地黃(焙)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阿膠(炙燥)1兩,當歸(切,焙)3分,白芍藥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甘草(炙,銼)半兩。 主治:肺勞飲食減少,氣虛無力,手足顫掉,面浮喘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