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勞飲

BU LAO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心經 17%
肝經 15%
脾經 15%
腎經 9%
胃經 6%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3%
膽經 3%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補勞飲 」

組成 方劑: 黃耆,當歸,生地黃,人參,茯苓,白芍,五味子,川牛膝,橘皮,麥門冬,枳殼,甘草,柴胡 主治 功效: 男子、婦女患有虛勞骨蒸,互相傳染,不能斷絕,服用阿魏丸,經脈仍然沒有暢通,或者四肢虛弱,飲食極少。

組成介紹:

  •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柴胡: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牛膝: 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耆: 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麥門冬: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人參: 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生地黃: 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五味子: 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枳殼: 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橘皮: 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總 080;:

中藥方劑「 補勞飲 」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多種功效,可治療虛勞骨蒸,四肢虛弱,飲食極少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銼)2兩,當歸(切,焙)2兩,生乾地黃(焙)2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芍藥1兩,五味子(去粗皮)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陳橘皮(去白,炒)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甘草(炙,銼)1兩,柴胡(去苗)1兩半。
通經脈。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3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耆、當歸、生地黃、人參、茯苓、白芍、五味子、川牛膝、橘皮、麥門冬、枳殼、甘草、柴胡等十四味中藥組成。其中,黃耆、當歸、生地黃、人參、茯苓、白芍、五味子、川牛膝、橘皮、麥門冬、枳殼、甘草均具有補益氣血、滋陰生津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里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補益氣血、滋陰生津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氣血、滋陰生津的功效,適合於氣血虛弱、陰津不足所致的虛勞骨蒸、傳屍染著、不能斷絕,服阿魏丸經脈猶未通,或四肢虛羸,飲食全少等症。但本方性味甘平,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補勞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組成:黃耆(銼)2兩,當歸(切,焙)2兩,生乾地黃(焙)2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芍藥1兩,五味子(去粗皮)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陳橘皮(去白,炒)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甘草(炙,銼)1兩,柴胡(去苗)1兩半。 主治:通經脈。主治:男子、婦人虛勞骨蒸,傳屍染著,不能斷絕,服阿魏丸經脈猶未通,或四肢虛羸,飲食全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