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濟心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氣補虛,振奮心陽: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扶正、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心陽不足,氣血虧虛所致的心悸、失眠、體倦乏力等症狀,人參能補益心氣,振奮心陽,改善心臟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 配合其他藥物,協調作用:加減濟心丹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芍藥等,具有活血化瘀、養血安神等功效。人參與這些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協調藥性,發揮補氣養血、活血安神的作用,從而更加有效地治療心臟病症。
「加減濟心丹」中包含「熟地黃」,其作用主要有二: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心血不足易導致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等症狀,熟地黃能補益心血,改善心臟功能,緩解上述症狀。
- 填精益髓: 熟地黃能補腎填精,改善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狀,並可益髓強骨,增強機體抵抗力。
綜上所述,熟地黃在「加減濟心丹」中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增強體質。
加減濟心丹中包含玄參,主要因其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效。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可清心火、涼血熱,適用於心火亢盛、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此外,玄參亦能滋陰潤燥,對於因心火亢盛所致的陰虛燥熱症狀,例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亦具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玄參在加減濟心丹中的作用是清心熱、涼血熱、滋陰潤燥,有助於改善因心火亢盛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加減濟心丹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 養陰生津: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加減濟心丹主要用於治療心陰不足、心火亢盛所致的心悸、失眠、口渴等症狀,而麥門冬可滋養心陰,降心火,緩解這些症狀。
- 清熱除煩: 麥門冬除了養陰生津外,還具有一定的清熱除煩作用,可以緩解因心火亢盛導致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減濟心丹中含有牡丹皮,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心悸、心煩、失眠等症狀,多與心火亢盛、血瘀阻絡有關,牡丹皮可清心火、涼心血,緩解心悸、心煩等症狀。
- 活血化瘀:牡丹皮可活血化瘀,改善心脈瘀阻,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緩解胸悶、心痛等症狀。
因此,加減濟心丹中加入牡丹皮,能夠有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治療心火亢盛、血瘀阻絡所致的心悸、心煩、失眠、胸悶、心痛等症狀。
加減濟心丹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寧心安神: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益腎固精之功效。其富含維生素B羣和鉀元素,能有效緩解心悸失眠、神經衰弱等症狀,有助於安定心神,改善心氣虛弱所致的症狀。
- 健脾益腎:蓮子亦能補脾益腎,對於心腎不交、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健忘、腰膝痠軟等症狀,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加減濟心丹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 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心主神志,而心神不寧則可導致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茯苓能健脾益心,使脾運化正常,心氣充盈,從而達到寧心安神之效。
- 利水滲濕: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可排除體內過多的濕氣,使心氣暢通,從而改善心悸、胸悶等症狀。
因此,茯苓在加減濟心丹中,既能寧心安神,又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減濟心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心腎受勞火動」所致諸症,具體表現為:
- 陽舉不倒:相火妄動,腎陰虧虛,陰不制陽而陽強。
- 胸中煩躁、口中作渴:心火上炎,灼傷津液,心神不寧。
- 兩目紅腫:肝腎陰虛,虛火上沖於目。
- 飲水不解渴:陰虛內熱,津虧燥熱,非實火故清水難濟。
病機核心為 心腎陰虛,虛火內擾,屬「陰虛陽亢」之證。治當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君藥:滋陰降火,固本培元
- 熟地(一兩):補腎填精,滋養真陰,兼能生血,為治腎陰虧虛之要藥。
- 玄參(一兩):清熱涼血,滋陰降火,尤善解上焦浮游之火。
臣藥:養心安神,清心除煩
- 麥冬(一兩):養心陰、清心火,潤肺生津,助熟地滋水之上源。
- 炒棗仁(五錢):養肝血、寧心神,緩虛煩不寐。
- 人參(五錢):益氣生津,固攝元氣,助陰藥之化生,防虛火更耗氣陰。
佐藥:清熱涼血,交通心腎
- 丹皮(一兩):清血分伏熱,瀉肝腎虛火,兼防熟地滋膩滯邪。
- 蓮子心(三錢):苦寒清心火,專治心煩口乾,引火下行。
- 茯苓(三錢):健脾滲濕,寧心安神,導虛熱從小便而出。
組方邏輯
- 滋陰為主,清火為輔:重用熟地、玄參、麥冬滋補陰液治本,配蓮子心、丹皮清熱治標。
- 心腎同治:熟地、玄參補腎水;麥冬、蓮子心瀉心火,取「既濟」之意。
- 氣血兼顧:人參益氣以助陰生,棗仁養血安神,茯苓健脾助運化。
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 壯水制火、清補並施,使腎陰得充,心火得降,陰陽復歸平衡。陰液充足則虛火自熄,心神得養則煩躁自除,目腫口渴亦隨之而解。
總結
加減濟心丹以滋陰降火為核心,針對「心腎陰虛、虛陽上浮」之證,組方層次分明,標本兼治,體現中醫「補其不足,瀉其有餘」的調治理念。
傳統服藥法
人參5錢,炒棗仁5錢,熟地1兩,玄參1兩,麥冬1兩,丹皮1兩,蓮子心3錢,茯苓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降火、清心安神的功效,適合心腎受勞火動,陽舉不倒,胸中煩躁,口中作渴,兩目紅腫,飲之以水不解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陰過度,導致陽氣不足。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瀉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濟心丹,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人參5錢,炒棗仁5錢,熟地1兩,玄參1兩,麥冬1兩,丹皮1兩,蓮子心3錢,茯苓3錢。 主治:心腎受勞火動,陽舉不倒,胸中煩躁,口中作渴,兩目紅腫,飲之以水不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