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熟地黃,是基於其補腎滋陰的功效。熟地黃為地黃經蒸製而成,藥性較地黃溫和,且更擅長於補益腎陰。滋水地黃湯旨在滋陰補腎,治療腎陰不足所致的虛熱症狀。熟地黃能滋陰潤燥,養血生精,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山茱萸、山藥、澤瀉等協同作用,達到滋陰補腎、清熱利水的功效。熟地黃的加入,既能補腎陰,又能防治燥邪,使方劑更為完善。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山藥,是因其具有補腎填精、健脾益氣之效。
山藥為滋陰藥,其性平和,入脾、腎二經,能補腎氣、填精髓,有助於改善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等症狀。同時,山藥亦能健脾胃、益氣血,有助於提升身體的整體機能,促進藥效的發揮。
因此,滋水地黃湯中加入山藥,不僅能補腎陰,更能健脾益氣,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佳的療效。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滋水地黃湯主治陰虛內熱,而陰虛常伴隨濕熱內蘊,茯苓可幫助利水滲濕,祛除濕熱,促進陰液生化,更有效地滋陰降火。
- 健脾益氣: 茯苓兼具健脾益氣之功效。滋水地黃湯中含有生地、山藥等滋陰藥,易損傷脾胃之氣,而茯苓可健脾益氣,防止滋陰藥過於寒涼,導致脾胃虛弱,進一步影響藥效。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是因為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滋水地黃湯以滋陰補腎為主,但對於陰虛火旺、熱盛傷陰者,單純滋陰補腎恐會助長內熱,甚至加重病情。牡丹皮的清熱涼血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內熱,防止陰虛火旺,同時牡丹皮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因陰虛而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協同滋陰補腎的效果,使療效更加顯著。因此,牡丹皮在滋水地黃湯中扮演着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更全面地改善陰虛症狀。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 山茱萸性溫,味酸,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作用。滋水地黃湯用於治療腎陰虛證,而山茱萸可以補腎精,固腎氣,緩解腰膝痠軟、遺精、盜汗等症狀。
- 斂陰止汗: 山茱萸酸澀收斂,可收斂陰液,止汗液外泄,緩解盜汗症狀。滋水地黃湯治療腎陰虛導致的盜汗,山茱萸的收斂作用能有效控制汗液分泌,改善陰虛症狀。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澤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瀉熱除煩之效。滋水地黃湯以滋陰補腎為主,但腎陰虛常伴有水濕停滯,澤瀉可利水滲濕,避免水濕困阻,更好地發揮滋陰補腎作用。
- 配伍協調:滋水地黃湯中包含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等滋陰補腎之品,容易滋膩礙脾,而澤瀉可利水滲濕,既能協助補腎藥物發揮作用,又能防止滋膩傷脾,保持藥物配伍的平衡。
滋水地黃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效。其能潤養肺陰,緩解燥熱,與生地黃、熟地黃、山藥等藥物共同滋陰補腎,平衡陰陽,達到滋陰潤肺的效果。
- 生津止渴:麥門冬能生津止渴,清熱潤燥,對因陰虛所致的口渴、咽乾、咳嗽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搭配滋水地黃湯中的其他藥物,可更有效地改善陰虛津虧所致的口渴、便祕等症狀。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柔肝,緩解肝腎陰虛之症: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滋水地黃湯主要用於治療腎陰虛證,白芍能滋養肝陰,緩解肝腎陰虛導致的肝鬱氣滯、肝火上炎等症狀,協同地黃等藥物滋陰補腎,達到整體緩解病情的效果。
- 配伍地黃,增強滋陰之力: 白芍與地黃相配,能增強滋陰之力,使補腎陰之功更加顯著。地黃偏於滋腎陰,而白芍則能滋養肝陰,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補肝腎陰液的目的。
滋水地黃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效。此藥性寒涼,可抑制燥熱之氣,與地黃、山藥等滋陰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降火、清熱涼血的作用。
- 增強滋陰功效: 玄參本身具有滋陰之效,與地黃、山藥等藥材搭配,能增強滋陰之力,促進體內陰液生成,從而達到滋潤燥熱、改善陰虛體質的效果。
玄參的加入,使滋水地黃湯的功效更為全面,對於陰虛火旺、燥熱傷津的病症,具有更顯著的療效。
主治功效
滋水地黃湯
滋水地黃湯為中醫方劑,由熟地黃、山藥、茯苓、牡丹皮、山茱萸、澤瀉、麥門冬、白芍、玄參等九味藥材組成。該方劑具有滋陰清熱,生津養血,益氣固精的作用,主治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盜汗、失眠、心悸、煩躁等症狀。
方劑組成及介紹
1. 熟地黃: 性微溫,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養血、清熱涼血等功效。用於治療陰虛血虧、腰膝痠軟、月經不調、崩漏等症。
2. 山藥: 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具有補氣益腎、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益精固澀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虛食少、洩瀉、久咳氣喘、遺精、帶下等症。
3.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洩瀉、心悸怔忡、失眠等症。
4. 牡丹皮: 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溫熱病、吐血、衄血、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等症。
5. 山茱萸: 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固澀、收斂止瀉等功效。用於治療肝腎虧虛、腰膝痠軟、遺精、早洩、洩瀉久痢等症。
6. 澤瀉: 性寒,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淋漓澀痛、吐血、衄血等症。
7. 麥門冬: 性微寒,味甘,歸肺、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口乾舌燥、心悸失眠、虛煩驚悸等症。
8. 白芍: 性微寒,味酸甘,歸肝、脾經。具有養血調經、柔肝止痛、平肝熄風等功效。用於治療血虛經閉、痛經、肝鬱氣滯、頭痛眩暈等症。
9. 玄參: 性寒,味苦,歸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益氣固精等功效。用於治療熱病津傷、肺燥咳嗽、咯血、遺精、滑精等症。
總結
滋水地黃湯是中醫方劑,由熟地黃、山藥、茯苓、牡丹皮、山茱萸、澤瀉、麥門冬、白芍、玄參等九味藥材組成。該方劑具有滋陰清熱,生津養血,益氣固精的作用,主治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盜汗、失眠、心悸、煩躁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熟地、山藥、白茯苓、丹皮、山萸、澤瀉、麥冬、白芍、元參。
填補真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陰虛火旺者宜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滋水地黃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上。 組成:熟地、山藥、白茯苓、丹皮、山萸、澤瀉、麥冬、白芍、元參。 主治:填補真陰。主治:火症。相火熾盛,煎熬真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