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造化糕」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糕點多屬甜膩,易損脾胃,而茯苓可健脾胃,改善脾胃運化,有助於消化吸收,避免食用後出現脾胃不適。
- 利水消腫: 茯苓亦有利水消腫之效,能改善體內水液代謝,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一定療效。將茯苓加入糕點中,可提升其藥食同源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體質。
茯苓造化糕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健脾益腎: 蓮子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之效。茯苓則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二者搭配,可增強健脾益腎之功效,使糕點更具滋補作用。
二、 清熱潤燥: 茯苓造化糕通常用於燥熱傷津,脾胃虛弱等症狀。蓮子性涼,亦可清熱潤燥,與茯苓搭配,更能有效緩解燥熱症狀,使糕點更具清熱解毒之功效。
茯苓造化糕中加入山藥,乃取其補脾益腎之效,與茯苓相輔相成,有助於提升整體滋補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擅長健脾利濕,而山藥性平味甘,則以補脾益腎、固精止瀉見長。兩者皆能健脾胃,且山藥的補腎作用可增強茯苓利水滲濕之效,使水濕之氣更易排出,有助於改善脾虛濕困之症。此外,山藥的滋陰作用亦能緩解茯苓燥性,使藥性更為平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茯苓造化糕中加入大米,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益脾胃,增強營養:大米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與茯苓共同滋養脾胃,增強人體的營養吸收能力。
二、調和藥性,利於吸收:茯苓性平味甘,略帶微苦,而大米性平味甘,口感較為清甜,加入大米可以調和茯苓的苦味,使其更易於服用,利於藥性吸收。
此外,大米與茯苓搭配,既能增加藥物的營養價值,又能增強其療效,故茯苓造化糕中加入大米,是古人智慧的體現,具有重要的臨牀意義。
茯苓造化糕中加入赤沙糖,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脾胃,增強滋補作用: 赤沙糖性溫,入脾經,具有益氣健脾、補中益氣之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善於滲濕健脾,二者合用,可增強補益脾胃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 調和藥性,提高口感: 赤沙糖味甘,可中和茯苓的淡味,使藥物更易入口,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同時,赤沙糖的甜味可緩解茯苓的寒性,使藥性更為平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茯苓造化糕」,主要成分為:茯苓、蓮子、山藥、大米、赤沙糖。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大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補脾、益氣生津、清熱利尿、除煩渴、止瀉止痢、強筋骨等功效。
蓮子性味甘澀,入脾腎二經,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之功。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赤沙糖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氣生津、清熱利尿、除煩渴、止瀉止痢、強筋骨等功效。
茯苓造化糕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內傷、脾胃虛弱、飲食不進等疾病。
內傷是指由內部因素引起的疾病或傷害,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憂思過度等。
脾胃虛弱是指脾胃功能減弱,不能正常運作,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
飲食不進是指不能進食或進食量很少,多由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
茯苓造化糕中的茯苓可以利水消腫、清熱利尿,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等症狀。
大米可以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增強體質,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蓮子可以補氣固脫、澀精止泄,適用於久痢不止、下痢飲食不入等症狀。
山藥可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適用於脾胃虛弱、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赤沙糖可以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增強體質,緩解疲勞等症狀。
茯苓造化糕中的各味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利水消腫、清熱利尿、澀精固脫、止咳化痰、強筋骨等功效,從而治療內傷、脾胃虛弱、飲食不進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白茯苓4兩,蓮肉4兩,山藥4兩,芡仁4兩,白晚粳米2升(為粉),砂糖1斤(刮為屑)。
補養元氣。
上為末,拌勻,入甑中,以竹刀划為片界,以蔑蓬覆甑上,蒸熟取出,曬乾。
任意食之,若覆木蓋則不熟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茯苓造化糕不宜在感冒期間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造化糕,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四引《醫方集略》。 組成:白茯苓4兩,蓮肉4兩,山藥4兩,芡仁4兩,白晚粳米2升(爲粉),砂糖1斤(刮爲屑)。 主治:補養元氣。主治:內傷,脾胃虛弱,飲食不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