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煎

葡萄煎

PU TAO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胃經 20%
心經 17%
大腸經 12%
肝經 8%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葡萄煎」方劑中加入蓮藕,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葡萄滋補過度而引起的熱毒、口渴等症狀。
  2. 健脾開胃,和中益氣:蓮藕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具有健脾開胃、和中益氣的作用,可增進食慾,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配合葡萄的滋補作用,達到平衡補益效果。

因此,蓮藕在「葡萄煎」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以及健脾開胃、和中益氣的輔助作用,使其功效更加全面,更適合於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羣服用。

葡萄煎中包含生地黃,主要由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葡萄煎方中,生地黃可緩解因熱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並滋陰養血,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生地黃除了滋陰涼血,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葡萄煎方中,生地黃可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緩解因外感熱毒或內熱蘊積所致的各種炎症。

因此,生地黃在葡萄煎方中起到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葡萄煎中加入蜂蜜,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緩和藥性: 葡萄煎多以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為目的,蜂蜜性甘平,具有潤燥止渴、解毒生肌之效,能緩和藥性,使藥效更易於發揮,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傷及脾胃。
  2. 增進口感: 蜂蜜具有甜味,可以改善方劑口感,使病人更容易服用,提高服藥依從性。對於年老體弱或脾胃虛弱者,更能提高藥物的利用率,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葡萄煎方劑功效主治與組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要治療「熱淋」,其症狀特點為小便澁滯不利、量少刺痛(碜痛),甚至尿中帶血(瀝血)。此屬中醫「淋證」範疇,病因多由下焦濕熱蘊結,灼傷血絡,或陰虛火旺,煎灼津液所致。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葡萄汁(5合)

    • 《滇南本草》載葡萄能「補氣血、利小便」,其性平味甘酸,既可生津潤燥,又能通利水道。新鮮果汁富含水分與有機酸,能稀釋熱毒,緩解尿道刺激。
  2. 藕汁(5合)

    • 藕汁性寒味甘,入心脾經,具清熱涼血、散瘀止血之效。《藥性論》指出其「能消瘀血不散」。此處用之既清下焦血分伏熱,又防尿血惡化。
  3. 生地黃汁(5合)

    •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長於滋陰涼血,《本草備要》曰其「瀉小腸火,清燥金」。此處取其清熱養陰之功,針對熱淋傷陰之本,同時助藕汁涼血止血。
  4. 蜂蜜(5兩)

    • 蜜性平味甘,能緩急止痛、潤燥解毒,並調和諸藥寒性。其高濃度糖分可形成滲透壓,利於尿道黏膜修復,與三汁協同增效。

配伍特點
全方以「汁液」為載體,體現「潤通並行」之法:

  • 清熱不傷陰:四味皆甘潤之品,避免苦寒燥濕藥劫傷陰液,尤其適合熱淋兼陰傷者。
  • 止血兼利尿:藕汁、生地黃止血而不留瘀;葡萄、蜂蜜通利而不峻猛,符合淋證「忌大汗、忌止澀」治則。
  • 煎如餳糖:濃縮成黏稠劑型,延緩藥效釋放,使藥力持續作用於下焦。

治療原理推論
本方通過三重機制起效:

  1. 稀釋熱毒:大量果汁直接增加水分代謝,沖刷尿道穢濁。
  2. 修復黏膜:生地黃、蜂蜜形成保護層,緩解尿路刺激。
  3. 調節血液:藕汁與生地黃調節局部微循環,改善充血出血狀態。

此方反映古代「以滑養竅」思維,以潤滑之品緩解尿道摩擦疼痛,甚合「熱淋」病機。

傳統服藥法


葡萄(絞取汁)5合,藕汁5合,生地黃汁5合,蜜5兩。
上相和,煎如稀餳。每於食前服2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止血的功效,適合用於熱淋。小便澀少,磣痛瀝血。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葡萄煎,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葡萄(絞取汁)5合,藕汁5合,生地黃汁5合,蜜5兩。 主治:熱淋。小便澀少,磣痛瀝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