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汁煎

SI ZHI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9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20%
胃經 20%
腎經 10%
肝經 10%
心經 10%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四汁煎中加入蓮藕,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 清熱生津: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四汁煎常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渴咽乾等症,蓮藕的加入可起到清熱生津的作用,緩解患者的口渴症狀。

二、 利尿消腫: 蓮藕富含鉀元素,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四汁煎中常包含一些利尿藥物,如冬瓜、西瓜等,蓮藕的加入可加強利尿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症狀。

四汁煎中包含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木瓜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健脾胃的功效。四汁煎主要用於治療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等症,木瓜的消食化積作用正好與方劑的功效相契合,有助於促進消化,緩解食積引起的諸多不適。
  2. 軟堅散結: 木瓜還具有軟堅散結之效。四汁煎中往往還包含其他具有消食化積、軟堅散結作用的藥材,如山楂、麥芽等,木瓜的加入有助於增強藥效,更全面地解決食積停滯所引發的諸多病症。

四汁煎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和胃降逆: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四汁煎主要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脾胃虛弱等症,生薑可以溫中和胃,降逆止嘔,緩解噁心嘔吐症狀。

二、解毒驅寒: 生薑還有解毒驅寒之功效。四汁煎中其他藥材如白朮、茯苓等,性味偏寒涼,生薑可以中和其寒性,避免藥性過寒,損傷脾胃。此外,生薑還可以解毒,增強藥效,更好地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聖濟總錄》所載之「四汁煎」,其組成包含生藕汁、生葛汁、木瓜汁與生薑汁。此方之主治功效,古文明確指出為「治霍亂吐嘔」。今據方中藥物之性味功效,可進一步分析其治療原理:

1. 病機分析:

古時霍亂,多指急性腸胃炎,其症狀以吐瀉為主。此乃脾胃功能失調,濁氣上逆,清陽不升所致。嘔吐乃胃氣上逆之象,煩悶則可見體內氣機阻滯。

2. 方藥分析:

  • 生藕汁: 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毒,涼血止渴,亦可潤肺止咳。其清熱之性,可針對霍亂之熱邪;其涼血之功,可緩和嘔吐時之出血傾向。

  • 生葛汁: 性涼,味甘辛,能解肌退熱,生津止渴。葛根善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可助機體恢復運化之功。其生津之效,可緩解因嘔吐所致的津液虧損。

  • 木瓜汁: 性溫,味酸澀,能健脾消食,舒筋活絡。木瓜之酸澀可收斂止瀉,健脾消食有助於恢復腸胃功能。然此處用木瓜汁,多取其輕微的健脾之功,以助他藥。

  • 生薑汁: 性溫,味辛,能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生薑之辛溫可散寒邪,並能溫胃止嘔,此為針對嘔吐之要藥。

3. 治療原理:

四汁煎之配伍,寒溫並用,升降兼顧。其中,生藕汁、生葛汁性寒涼,可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以對抗霍亂之熱邪,並緩解因嘔吐所致的津液耗損;而生薑汁性溫,可溫中止嘔,散寒邪,以止吐止瀉。木瓜汁則輔助健脾,協助恢復脾胃功能。

此方以寒涼藥為主,佐以少量溫藥,既可清解熱邪,又能防止寒涼藥過用傷及脾胃陽氣,可謂配伍精當。四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溫中止嘔、健脾消食之效,故能治療霍亂之吐嘔。

4. 熬煮方法:

古文提到,四汁需「銀器中慢火熬如餳」,此舉乃為增加藥汁的濃稠度,方便患者含化徐徐咽津。此方法有助於藥力緩慢釋放,更好地發揮療效。

5. 對照「雞子湯」:

古文中所述「雞子湯」為人參一兩組成,主要用來補氣,可見於體虛者,或是霍亂後體力衰竭的人使用。對比四汁煎,可見其治療方向不同,四汁煎主要針對病邪,雞子湯則主要針對體虛。

總結:

四汁煎乃清熱止嘔之方,通過清解熱邪,生津止渴,溫中止嘔等途徑,達到治療霍亂吐嘔的目的。其藥性配伍嚴謹,熬製方法獨到,充分體現了古人對疾病的認識及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生藕汁1合,生葛汁1合,木瓜汁1合,生薑汁半合。
銀器中慢火熬如餳。
每服2匙頭許,含化,徐徐咽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四汁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組成:生藕汁1合,生葛汁1合,木瓜汁1合,生薑汁半合。 主治:霍亂吐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