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膏

八仙膏

BA XI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三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胃經 27%
脾經 22%
心經 11%
肝經 5%
大腸經 5%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八仙膏中加入蓮藕,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八仙膏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跌打損傷等症狀,蓮藕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炎症,幫助傷口癒合。
  2. 止血生肌:蓮藕中富含澱粉、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能促進傷口癒合,並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八仙膏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蓮藕的止血生肌功效能加速傷口修復,緩解疼痛。

八仙膏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八仙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鼻塞等症,而生薑的溫熱之性可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寒症。

2. 和中降逆: 生薑可和胃降逆,緩解因風寒引起的噁心嘔吐、腹脹等不適。八仙膏中加入生薑,有助於調節脾胃功能,使藥物更易於吸收。

八仙膏中加入甘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甘蔗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八仙膏常用於治療熱症、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甘蔗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潤燥生津: 甘蔗富含水分和糖分,能滋潤肺燥,生津止渴。八仙膏中可能加入其他較為燥熱的藥材,甘蔗的潤燥生津作用可以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八仙膏中加入銀杏,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銀杏性平,味甘苦,入肺經。其所含的銀杏苦內酯、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微循環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肺氣鬱結、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此外,銀杏還有改善記憶、延緩衰老的功效,對於老年人或體虛者,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八仙膏中加入竹瀝,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竹瀝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2. 涼血止痛: 竹瀝能清熱涼血,並可消腫止痛,對於熱毒所致的皮膚病、燒傷燙傷等,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八仙膏中加入竹瀝,可有效提升藥效,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八仙膏中加入蜂蜜,主要原因有二:

  1. 增稠潤滑: 蜂蜜具有黏稠性,能使膏藥更易於塗抹,並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減少藥物揮發,延長藥效。
  2. 滋潤養護: 蜂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營養成分,具有滋潤、消炎、抗菌等功效,能有效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並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蜂蜜的甘甜口感,也能提升藥物的可接受性,減少患者使用時的抗拒。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仙膏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噎食」,即飲食吞咽困難之症,此症多因氣滯痰阻、陰津虧損或脾胃虛弱所致。古代醫家認為,此方以生津潤燥、化痰降逆為主要作用機制,適用於噎膈初期屬陰虛燥結或痰氣交阻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生津潤燥

    • 生藕汁梨汁甘蔗汁(或砂糖)白果汁皆具甘寒之性,能滋陰生津,潤澤上焦燥熱。其中藕汁兼能化瘀,梨汁清肺化痰,甘蔗汁益氣和中,白果汁(疑為荸薺汁)清熱解毒,共解噎膈因陰虛津枯所致之乾澀梗阻。
  2. 化痰降逆

    • 竹瀝性寒,善清熱化痰、開竅通絡,針對痰熱壅阻食道之噎塞有效。
    • 蘿蔔汁辛甘涼,能下氣消食、化痰寬中,破除痰氣交阻之滯塞。
  3. 和胃止嘔

    • 生薑汁辛溫,可溫中止嘔、散結暢膈,既能反佐諸藥寒涼,又能醒脾開胃,助氣機升降。
  4. 調和諸藥

    • 蜂蜜甘平,補中潤燥,兼具黏合諸汁之效,並緩和藥性,延長藥效。

配伍特點

此方以「汁液」為劑型,直接滋潤食道黏膜;寒溫並用(生薑汁佐涼潤藥),使潤而不膩、化痰不傷陽。全方側重「潤降通利」,透過補充津液、稀釋痰涎、促進胃腸蠕動,緩解噎膈症狀。
《東醫寶鑒》以砂糖代甘蔗汁,強化甘緩補益之力,但生津清熱稍弱,反映地域用藥差異。
此方體現「以滑潤消滯、以柔克剛」的治療思路,適合輕中度噎食屬燥痰互結者。

傳統服藥法


生藕汁1盞,生薑汁1盞,梨汁1盞,蘿蔔汁1盞,甘蔗汁1盞,白果汁1盞,竹瀝1盞,蜂蜜1盞。加1處盛,飯甑蒸熟,任意食之。
(《醫學從眾錄》卷五)。《東醫寶鑒·雜病篇》無甘蔗汁,以砂糖代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癤和癰子宮頸炎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八仙膏, 出處:《回春》卷三。 組成:生藕汁1盞,生薑汁1盞,梨汁1盞,蘿蔔汁1盞,甘蔗汁1盞,白果汁1盞,竹瀝1盞,蜂蜜1盞。 主治:噎食。

八仙膏,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 組成:杏仁(去皮尖,切片)1兩,蜂房(剪碎,洗淨)1兩,元參5錢,蛇蛻(鹽水洗,焙乾)1錢,黃耆3錢,黃丹(研細)5兩,血餘(洗淨)雞子大一團,麻油1斤。 主治:一切陰瘡,癰疽,發背等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