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3%
胃經 19%
膀胱經 7%
肝經 7%
心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十神湯

整體功效

發汗解表宣肺散寒,解肌退熱。

主治

時令不正,瘟疫妄行,陰陽兩感,或風寒濕痹時氣瘟疫,感冒風寒,發熱憎寒頭痛咳嗽無汗

十神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麻黃、甘草、生薑、大棗、赤芍、白芷、陳皮、川芎、葛根、升麻、香附、紫蘇葉等中藥組成。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散寒、解肌退熱的功效,主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陰陽兩感、或風寒濕痹;時氣瘟疫,感冒風寒,發熱憎寒,頭痛,咳嗽,無汗等症狀。

方解

十神湯由麻黃、甘草、生薑、大棗、赤芍、白芷、陳皮、川芎、葛根、升麻、香附、紫蘇葉等中藥組成。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甘草具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白芷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升麻具有升清降濁、解表透熱的功效;香附具有理氣止痛、調經安胎的功效;紫蘇葉具有解表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十神湯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散寒、解肌退熱的功效,主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陰陽兩感、或風寒濕痹;時氣瘟疫,感冒風寒,發熱憎寒,頭痛,咳嗽,無汗等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以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十神湯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散寒、解肌退熱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十神湯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證候

外感風寒

外感風寒

風寒犯肺,風寒束表,風寒閉肺,風寒襲表,風寒,風寒外侵,風寒外襲,風寒侵襲,風寒入表,風寒束表,風寒表實,風寒束肺

相關疾病

咳血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肺炎
癲癇
百日咳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支氣管炎
肺氣腫
四肢麻痺癱瘓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腎臟病
腦內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十神湯, 出處:《證治寶鑑》卷二。 組成:芍藥、當歸、川芎、生地、熟地、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防風、防己、白朮、蒼朮、草烏、南星、石膏、香附、荊芥、羌活、枳實、黃芩、全蠍、秦艽、白芷、細辛。 主治:癇發證有宜外解者。

十神湯, 出處:《局方》卷二(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陳皮(去瓤,去白)4兩,麻黃(去根節)4兩,川芎4兩,甘草(炙)4兩,香附子(杵去毛)4兩,紫蘇(去粗梗)4兩,白芷4兩,升麻4兩,赤芍藥4兩,乾葛14兩。 主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陰陽兩感,或風寒濕痹;時氣瘟疫,感冒風寒,發熱憎寒,頭痛,咳嗽,無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八宣湯

相似度 80%

麻黃十神湯

相似度 75%

香葛湯

相似度 72%

普濟散

相似度 72%

香葛發斑湯

相似度 70%

神授太乙散

相似度 66%

感冒發散湯

相似度 66%

升蘇散

相似度 63%

升麻乾葛湯

相似度 6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