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黃承氣湯為清熱瀉火之經典方劑,其組成包括大黃、黃苓、黃連及梔子等多種草藥。其中,梔子性味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在本方中加入梔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強整體方劑的清熱作用,特別是針對上焦的心火亢盛所致諸症,如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梔子還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幫助大黃、黃芩、黃連等藥物更好地發揮清熱瀉下之功,從而達到通腑泄熱的效果。因此,梔子在此方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治療實熱證的全面性,還能協調各藥之間的作用,使整個方劑更為圓滿,適應於治療由實熱內結所導致的各種病症。
三黃承氣湯中的黃芩,其加入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
一、清熱瀉火:黃芩味苦寒,善於清熱瀉火,能瀉肺胃之熱,降肝火,適用於熱邪壅盛的症狀,如高熱、煩躁、口渴、便祕等。
二、涼血解毒:黃芩亦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能清解血分熱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一些皮膚病、瘡瘍等也有較好的療效。
故黃芩在三黃承氣湯中,起着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熱盛便祕的功效。
三黃承氣湯以大黃為君藥,其原因如下:
- 瀉熱通便:大黃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可迅速清除腸道積熱,緩解便祕,達到通腑泄熱之目的。
- 引藥下行:大黃味厚性猛,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藥效發揮。三黃承氣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芩、黃連、芒硝等,需大黃的引導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作用。
三黃承氣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和燥烈之性:三黃承氣湯以大黃、黃芩、黃連為君藥,具有瀉熱通便之效,但其性較為燥烈,容易傷津耗氣。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理氣和胃,緩解大黃等藥物的燥性,避免過度傷脾胃。
- 促進藥物下行:橘皮能理氣行氣,疏通腸胃,促進藥物下行,使藥力更好地到達大腸,達到通便的效果。同時,橘皮也能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減少副作用。
三黃承氣湯中包含芒硝,主要是因為芒硝具有以下兩個重要作用:
1.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能瀉熱通便,迅速清除腸道積熱,解除便祕,配合黃芩、大黃的清熱瀉火功效,達到瀉下通便的效果。
2. 導滯消積: 芒硝還能化痰消積,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配合黃連的清熱解毒功效,達到消積導滯的目的。
總而言之,芒硝在三黃承氣湯中擔負著瀉下通便、導滯消積的重要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藥物。
主治功效
三黃承氣湯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主治
發病5天的傷寒,病人的嘴巴感覺很熱,舌頭很乾,頭痛,小腿痠痛。
方劑組成介紹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總結
三黃承氣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發病5天的傷寒,病人的嘴巴感覺很熱,舌頭很乾,頭痛,小腿痠痛的功效。其組成包括大黃、黃芩、芒硝、梔子、橘皮等中藥材,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梔子仁1兩,黃芩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川芒消1兩。
上為粗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芒硝瀉下力強,孕婦、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承氣湯, 出處:《聖惠》卷九。 組成:梔子仁1兩,黃芩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川芒消1兩。 主治:傷寒5日,口熱舌乾,頭痛,腳脛痠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