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大黃湯

YIN CHEN HAO D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肝經 14%
大腸經 11%
心經 9%
脾經 9%
膽經 9%
肺經 9%
三焦經 7%
心包經 5%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肺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茵陳蒿大黃湯」

中藥方劑「茵陳蒿大黃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由茵陳蒿、梔子、柴胡、黃芩、升麻、大黃、龍膽草等七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茵陳蒿

茵陳蒿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黃疸、小便黃赤、口苦、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梔子

梔子性味苦、寒,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利尿通便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黃疸、吐血、衄血、便血、痢疾、瘡瘍腫毒等症狀。

柴胡

柴胡性味苦、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疏風散熱、解痙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胸脅脹滿、發熱惡寒、頭痛眩暈等症狀。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

升麻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等症狀。

大黃

大黃性味苦、寒,歸大腸、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利水通便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便祕、瘡瘍腫毒等症狀。

龍膽草

龍膽草性味苦、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清熱瀉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熱痢、瘡瘍腫毒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茵陳蒿大黃湯」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黃疸、小便黃赤、口苦、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茵陳蒿半兩,梔子仁半兩,柴胡(去苗)半兩,柏皮(蜜炙)半兩,黃芩(去黑心)1兩,升麻1兩,大黃(銼,炒)1兩,龍膽半兩。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早、晚食後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蒿性味苦、辛、寒,入肝、膽、脾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梔子性味苦、寒,入肝、肺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郁、升陽舉陷的功效。黃芩性味苦、寒,入肺、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升麻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肺經,具有升舉陽氣、解表透疹的功效。大黃性味苦、寒,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龍膽草性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小便顏色偏黃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蒿大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組成:茵陳蒿半兩,梔子仁半兩,柴胡(去苗)半兩,柏皮(蜜炙)半兩,黃芩(去黑心)1兩,升麻1兩,大黃(銼,炒)1兩,龍膽半兩。 主治:傷寒發黃,面目悉黃,小便赤。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