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湯

SI N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其他名稱:回逆湯,通脈四逆湯

熱性指數

42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脾經 24%
肺經 18%
胃經 18%
肝經 8%
腎經 6%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10-10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沉脈,細脈

舌象舌苔青色,舌頭發紫,舌苔淡薄白

疼痛頭痛,手肘窩痛,咽喉痛,手肘關節痛,大椎穴痛,小便疼痛,肚臍周圍腹痛,下腹部痛(小腹痛),腰骶痛,臍下偏左或偏右處疼痛,膝蓋外側前側痛,睪丸疼痛腫脹,腳踝外側前側痛,腳跟痛(足底筋膜炎),月經腹痛

症狀經常疲勞想睡,怕冷顫抖,腹中感到寒冷,怕冷,手腳冰冷,頭部發冷,容易憂鬱,腹瀉,陰部感到寒冷,咳嗽,氣喘,頻尿,打嗝呃逆,耳朵癢,嘴唇青紫

現代疾病憂鬱性障礙,男性勃起障礙(陽痿),休克,三叉神經痛,自律神經失調,慢性腎衰竭,低血壓,心肌梗塞,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痢疾,嗜眠症(嗜睡症),前列腺增生,腎及輸尿管結石,原發性高血壓,瘧疾

方劑介紹


四逆湯

四逆湯可以算是一個熱門方劑,從Google Trend的搜尋趨勢紀錄看來,搜尋的數量有逐年升高的趨勢,可見有一定比例的人對於這個方劑有興趣。

本方名「四逆湯」。逆,有違逆之意,四逆指四肢逆冷,運用本方陽氣舒展而達四肢,故名「四逆湯」。

這個方劑專門運用於體內陰寒的人,在古代專門用來「回陽救逆」(急救)或「溫經逐寒」,治療「四肢厥逆」。

主治傷寒六經辨證之「少陰病」,當一個人體內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時的症狀是:四肢厥逆、怕寒、嘔吐不渴、腹中冷痛、下利清榖、疲勞沒有精神、愛睡覺、口淡不渴、面色蒼白、舌苔白滑,脈微細。

如果一個人服藥流汗過多,或大汗淋漓所導致的「亡陽危證」,一般都是運用四逆湯急救。

由於「寒為陰邪」,容易傷害體內的陽氣。寒邪在進入「少陰」階段時,會傷及腎陽,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黃帝內經.素問》提到說:「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

腎陽虛衰時,全身及肢体陽氣不足,所以四肢冰冷且全身怕冷。脾主運化水谷精微,依賴於腎陽的溫暖,腎陽衰則不能溫暖脾陽,導致脾虛清陽不升,所以嘔吐腹瀉。

腹中陽虛寒盛,寒氣主凝滯,故見腹痛。嚴重的人陽氣大虛,出現緊急的「亡陽證」,當陽氣虛衰時無力鼓動血行,所以脈微而細。

四逆湯適用於容易怕冷的人
四逆湯適用於容易怕冷的人

四逆湯方中「附子」有大辛大熱之性,為補益先天命門真火之第一要品,能通行十二經脈,迅達內外以溫腎壯陽,祛寒救逆。其有興奮神經,鼓舞細胞,增進體溫,強化全身一切機能之作用。

乾薑亦屬熱藥溫中焦之陽而去除裡寒,助附子提升陽氣,逐陰回陽,與附子相配,相得益彰。

《本經疏證》卷10說:「附子以走下,乾薑以守中,有薑無附,難收斬將奪旗之功,有附無薑,難取堅壁不動之效。」附、薑同用,可溫壯脾腎之陽,祛寒救逆。

由於附子乾薑二藥過於溫燥,恐傷陰液,因而配合炙甘草調和諸藥,以制約附、薑大辛大熱劫傷陰液之弊。甘草既能解毒,亦可緩其過於辛熱之性。

本方藥雖僅三味,卻能發揮「逐寒救逆」之偉功,若將四逆湯乾薑之量加倍,稱為「通脈四逆湯」,用於陽虛陰寒更嚴重的人。

若將四逆湯移除附子,則是「甘草乾薑湯」,重用甘溫之炙甘草,輔以辛熱之乾薑,意在甘溫復建中焦脾胃之陽,這是改善陽虛較輕的人。

四逆湯以辛熱之附子為主,改善陽虛之重的人。四逆湯直走心腎,溫壯少陰陽氣,更得乾薑、甘草之助,既溫且補,功效大彰,實溫里散寒、回陽救逆之首選。

四逆湯在傳統中醫被運用來急救之方,但是後人卻發現這此方加減可運於治療各種疾病,全部加總高達上百種以上,列之如下:
  1. 心臟病、急救:凡是體內陰寒出現格陽,亡陽之證皆可運用,現代用於各種心臟疾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腸炎吐瀉失水、急性病大汗出而見虛脫有一定效果。四逆湯具有強心、保護心肌效果,可改善各種心臟病症狀。
  2. 各種體寒症狀:各種體內發冷症狀,例如:背部發冷、腦部發冷、四肢發冷、全身怕冷,在服用四逆湯之後會明顯改善。
  3. 全身各部位慢性疼痛:由於體內長期陰寒,造成全身經絡長期阻塞所導致的各種疼痛,不是運用止痛藥可以治癒的。可運用四逆湯通脈,配合各種經絡療法得以改善。
  4. 慢性肺部疾病:絕大多數難治性的咳嗽、氣喘、支氣管炎、呼吸衰竭、肺水腫...等等,都是因為體內陰寒太盛,運用四逆湯去寒之後得以大幅改善。
  5. 慢性咽喉痛:傷寒論有提到「少陰咽痛」,這是因為腎經與喉嚨息息相關,只要是慢性喉嚨痛、怕冷、手腳冰冷的人,皆可運用四逆湯改善。
  6. 慢性胃腸疾病:凡是長期胃腸病、慢性腹瀉難以被治癒,通常都是體內陰寒太盛,中焦虛寒所造成。
  7. 慢性膀胱炎、尿多、夜尿:有些人沒有喝什麼水,卻尿多尿多,這是因為下焦陽氣不足,不能統束腎氣所致,運用四逆湯補火,火旺能統束羣陰而治癒。
  8. 慢性出血症:長期難以治癒的吐血、牙齒流血、便血...等等,是因為體內陰寒,陽格於外所造成。
  9. 慢性過敏症:凡是慢性過敏,例如:過敏性鼻炎、難治性皮膚病...等等,因為體內陰寒所致者,可運用四逆湯。
  10. 憂鬱症、躁鬱症:有一定比例的憂鬱症、躁鬱症患者體內陰寒旺盛,在服用四逆湯之後明顯改善。
  11. 各種癌症輔助治療:多數癌症最後都是落於三陰病,因此普遍怕冷、手腳冰冷。運用四逆湯改善陽虛現象,疏通經絡,對於癌症治療有輔助效果。

最後必須提到的是,原方是運用「生附子」,這是有強大毒性的。近代中醫師運用四逆湯,都是運用科學中藥,所以在此不探討生附子運用的可能性。至於服用量的大小,依照陽虛的嚴重程度加減,由小量開始逐漸增加較為適合。

傳統服藥法


上三味,以水600毫升(三升),煮取240毫升(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次溫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9g(三兩)。服四逆湯嘔吐者為拒藥,可改用冷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生用附子為主藥,直走心腎,大辛大熱,溫壯陽氣。乾薑辛溫,守而不走,溫脾胃,與附子相伍,動靜結合,能提高溫里壯陽之功效。

甘草炙用,性味甘溫,功善益氣補中,與乾薑相合,溫中益氣;與附子相配,既增其溫壯之效,亦制其辛熱之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體內實熱者禁服 本方乃治陽衰陰盛之厥逆,如屬真熱假寒者,當禁用。

四逆湯的經絡型態


四逆湯適用於陽虛經絡型態的人,尤其是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少陽經與陽明經,在每年的冬季到初春這個階段,很容易出現嚴重的虛證,伴隨脾經與膀胱經實證的「倒鐵三角」經絡型態,這時候只要運用四逆湯,身體的各種症狀都會明顯改善,都可以親自印證。

體內嚴重陽虛常見的經絡型態
體內嚴重陽虛常見的經絡型態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四逆湯, 出處:《外台》卷十四引《深師方》。 組成:山茱萸1兩,細辛1兩,乾薑(炙)1兩,甘草3兩(炙),麥門冬1升(去心)。 主治:卒中風不能言,厥逆無脈,手足拘急。

四逆湯, 出處:《聖惠》卷十一。 組成: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朮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 主治:陰毒傷寒,脈候沉細,四肢逆冷,煩躁頭痛。

四逆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一引《十便良方》。 組成:乾薑3分(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兩感傷寒,陰陽二毒交並,身體手足厥逆,心中熱悶,強語,三部脈微細。

四逆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甘草2兩(炙),乾薑1兩半,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 主治:溫中祛寒,回陽救逆。主治:傷寒太陽病誤汗傷陽,及陽明、太陰、少陰、厥陰病、霍亂病等症見四肢厥逆,惡寒踡卧,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微欲絕者,以及瘟疫、瘧疾、厥證、脫證、痛證見有上述症狀,屬陰證者。現常用於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各種高熱大汗所致之虛脫,各種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屬於陽衰陰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