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脈四逆湯

TONG MAI SI N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4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心經 22%
胃經 15%
肺經 15%
腎經 15%
肝經 8%
脾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通脈四逆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通脈四逆湯藥性偏寒,加入甘草可以中和寒性,使藥性更溫和,避免寒涼傷正。
  2. 補益脾胃: 甘草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通脈四逆湯主要治療寒凝血脈,而脾胃虛弱會加重寒邪的入侵。加入甘草可補益脾胃,增強正氣,更有效地抵禦寒邪。

總而言之,甘草在通脈四逆湯中起到調和藥性、補益脾胃的重要作用,使藥效更加協調、溫和,更利於治療寒凝血脈的病症。

通脈四逆湯中加入附子,乃因其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脈之效。

首先,方劑針對寒凝血脈、四肢厥冷的症狀,附子溫陽散寒,可溫煦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四肢冰涼。

其次,附子可振奮心陽,提高心臟功能,改善心氣虛弱導致的脈搏微弱、呼吸困難等症狀。

此外,附子能溫腎助陽,對於腎陽不足所致的陽痿、腰膝痠軟等症狀亦有療效。

總而言之,附子在通脈四逆湯中發揮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是治療寒凝血脈、四肢厥冷的關鍵藥物。

通脈四逆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之功效。四逆湯主治寒邪客於心陽,導致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症狀。乾薑溫陽散寒,可溫煦心陽,振奮陽氣,使四肢回溫,脈象轉強。
  2. 通絡止痛: 乾薑辛溫,可通經絡,散寒止痛。四逆湯除了治療寒凝血脈,亦可用於寒邪凝滯經絡,導致肢體麻木、疼痛等症。乾薑通絡止痛,可改善血液循環,解除經絡阻滯,緩解疼痛。

因此,乾薑在通脈四逆湯中起到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通脈四逆湯為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為甘草、附子、乾薑三味藥,具有溫經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主治危重症之厥逆,證見四肢厥冷、脈微欲絕,或大汗淋漓,或手足厥逆,煩躁不安,心悸氣促,或汗多脫液,神昏譫語,或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等。

通脈四逆湯中的甘草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附子辛、甘,大熱,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三藥合用,共奏溫經散寒、回陽救逆之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傳統服藥法


以水600毫升(三升),煮取240毫升(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嘔吐下腹部痛面色發紅腹瀉伴隨不消化食物月經稀少閉經咽喉痛胡言亂語神志不清身體發熱四肢冰冷噁心反胃咳嗽胰臟炎霍亂瘧疾心肌梗塞低血壓細菌性食物中毒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腸吸收不良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通脈四逆湯, 出處:《醫統》卷十四。 組成:四逆湯加甘草1倍。 主治:厥逆,下利,脈不至。

通脈四逆湯,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三。 組成:乾薑、附子、人參、炙甘草。 主治:陰證發斑,身冷無脈,斑黑昏沉者。

通脈四逆湯, 出處:《傷寒大白》卷三。 組成:附子、乾薑、廣皮、甘草、蔥白頭。 主治:真陽欲脫,腹痛,下利厥冷,脈伏。

通脈四逆湯, 出處:《痎瘧論疏》。 組成:甘草(去頭尾,酒潤,炙黃色)7錢,乾薑(取如法脩事白乾薑,切)1兩,蔥白5莖,細辛(真北地者,瓜水浸1宿,曬乾,銼碎)7錢。 主治:肝瘧。

通脈四逆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甘草2兩(炙),附子(大者)1枚(生,去皮,破8片),乾薑3兩(強人可4兩)。 主治:回陽通脈,散陰勝寒。主治:少陰病,陰盛隔陽。下利清谷,裏寒外熱,反不惡寒,手足厥逆,脈微欲絕。

通脈四逆湯, 出處:《濟生》卷三。 組成:吳茱萸(炒)2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桂心半兩(去皮,不見火),細辛半兩(洗,去葉土),白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當歸(去蘆)3錢。 主治:霍亂惡寒,腹痛身冷,自汗,脈沉微如欲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