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Zhong Tang Syndrome

經方理中丸(湯)證的組成、症狀及應用時機

- 最後更新:2021-11-28

理中丸(湯)證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太陰虛寒證

理中丸之組成

理中丸之組成是:人參、乾薑、甘草(炙)、白朮各三兩。

將這四味藥,與蜜和為丸。也可以用煎煮後去渣,溫熱服用一天三次,所以也可以稱為「理中湯」

理中丸(湯)是治療「太陰虛寒證」之主方。用人參、炙甘草益氣補中;乾薑溫中散寒,白朮建脾燥濕,以達溫中健脾、燥濕祛寒功效。

「理中」兩個字就是「理中焦」,是「溫中散寒」之名方,只要是脾胃虛寒、中焦升降失調之證,無論外感或內傷都可以運用此方。一般說來,屬於慢性需要長期服用者,可以用丸劑。若病急或服用丸劑療效不顯著時,就可以運用湯劑。

中醫認為中焦脾胃虛寒會導致各種疾病
中醫認為中焦脾胃虛寒時,會導致各種疾病

《傷寒論》中列舉八種加減方法:

  1. 自覺肚臍上跳動:這是腎虛水氣動欲上衝,病已經從脾傳變至腎,由太陰病傳至少陰,去白朮,加桂枝溫陽化氣。
  2. 嘔吐多:因為寒濕犯胃,胃氣上逆,去白朮,加生薑。
  3. 腹瀉多者:因為寒濕偏勝,水濕下趨,所以保留白朮。
  4. 心悸:因為水氣凌心,故加茯苓。
  5. 口渴一直想喝水:因為脾失健運,水飲停留,故加白朮用量,以增強健脾運濕、輸布津液的功能。
  6. 腹痛:因為里虛,經脈失養所以腹痛,加重人參用以補益中氣,以溫經脈。
  7. 寒冷:體內寒氣深重,故加重乾薑用量。
  8. 肚子脹滿:因為體內陽虛寒凝,去白朮,加辛熱的附子。

以上加減只是傷寒論的舉例,證明傷寒論的方劑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依照症狀加減,被歷代醫家廣泛運用,在理中湯基礎上,發展成了不少方劑。例如「丁萸理中湯」、「附子理中湯」、「桂附理中湯」...等等。

理中湯證之《傷寒論》原文主要內容與解釋

理中湯的運用時機,主要出自於以下《傷寒論》條文: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396)

在討論這條之前,要先定義什麼是「霍亂」?傷寒論提到:「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382)」上有嘔吐,下有腹瀉就叫霍亂。

古代的霍亂概念與現代的急性胃腸炎類似,或類似新冠疫情這類流行性瘟疫之外感症狀,與現代醫學定義的霍亂病其實不同。

在《傷寒論》中,理中丸與五苓散是一起討論的,面對「霍亂」的治法。「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與表證的部分症狀是相同的。霍亂雖然以急劇的吐利為主,且大多是裡證急、重於表證,但是也有例外,即有少數表多於裡的。

理中湯證,主要應用於太陰病範疇
理中湯證,主要應用於太陰病範疇

這裡用「熱多欲飲水」、「寒多不用水」作為辨別表裡寒熱的依據。偏陽病,口渴想喝水就是「五苓散」。偏陰病,體內寒濕深重,沒有口渴則是「理中湯」,這與太陰篇提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277)」有關。

雖然理中湯在霍亂中被討論,但也是治療太陰病的主方,主治中焦虛寒所導致的上吐下瀉、腹滿、腹痛等證,強調提升中焦陽氣的重要性。中醫歷代不只有運用此方在霍亂,而是透過加減之後,幾乎運用在任何疾病之上,層面非常廣泛!

歷代醫家對於本方的運用

由於理中湯只有四味藥,是「溫中散寒」的基本方, 療效顯著,廣泛被歷代醫家運用,並且在其基礎上根據臨床之需要加減化裁,衍化出許多理中丸(湯)類方,遠遠擴大了其應用範圍,舉例如下:

  1. 附子理中丸:即理中湯加附子,治脾胃虛寒,心痛,霍亂吐利轉筋
  2. 桂附理中湯:本方加肉桂、附子而成,治脾胃虛寒,功同附子理中丸,惟其補陽祛寒之力更甚
  3. 肉桂理中湯:本方加肉桂,治陰寒腹痛,霍亂嘔吐停食,嘔吐等症。
  4. 參茸理中丸:本方加鹿茸,治腎虛精竭,命門火衰,及脾胃痛,痰多腹脹,或停飲等症
  5. 六味回陽飲:本方去自朮加附子、當歸、熟地,用於治療命門火衰、陰陽將脫等症。
  6. 枳實理中丸:本方加入枳實、茯苓溫中健脾,化滯消食,治療脾胃虛寒,氣滯飲停,脘腹脹滿。
  7. 香砂理中丸:本方加木香、砂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吐瀉腹痛,反胃及寒痹等症。
  8. 膠艾理中湯:本方加阿膠、艾葉,理中健脾,溫經攝血,治療婦女脾虛便血或崩露腹痛。
  9. 其他:從雲端中醫的中藥方劑資料庫分析看來,由理中湯變化出來的方劑至少有數千種,不甚枚舉,可見此方的重要性。

現代中醫運用理中湯之疾病

  1. 消化系統疾病:理中湯被古今醫家用於治療各種脾胃虛弱疾病,被運用改善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躁症...等等。
  2. 兒科疾病:理中湯加減改善小兒虛寒性腹瀉、小兒口腔炎、小兒多唾流涎、食慾不振、面色萎黃,形體瘦弱。
  3. 五官科疾病:由於脾主口唇,因此中焦脾胃虛寒時,會出現口腔疾病,常見的是反覆性口腔潰瘍、口腔炎等,可運用理中湯加減治療。
  4. 五花八門雜病:理 中湯有溫中健脾之功效,因此任何因為「中焦虛寒」所導致的疾病,都可運用理中湯加減治療,歷代醫家在其基礎之上,加減變化出各種方劑,應用於各種疾病,可謂治萬病之基本方。

造成理中丸(湯)證的1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理中丸(湯)證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淡薄白

脈相

沉脈緩脈

理中丸(湯)證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白身體沉重暈眩嘔吐上吐下瀉呼吸氣短言語無力腹瀉食慾不振手腳冰冷大便溏(稀薄)經常疲勞想睡身體消瘦容易憂鬱腹痛

理中丸(湯)證的相關證型


脾胃陽虛腎陽虛寒濕外感風濕

改善理中丸(湯)證的常用方劑


改善理中丸(湯)證的常用穴道


理中丸(湯)證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理中湯的經絡型態,常見於三焦經、大腸經與小腸經虛證之經絡型態,常見於冬季出現的經絡型態。

腳部陽經虛證相關之經絡型態,亦可運用「理中湯」加減得以改善,因此任何陽虛經絡型態皆可運用理中湯加減改善,列出幾種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理中丸(湯)證的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