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泉丸
SUO QU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魏氏家藏方》卷6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縮泉丸中包含烏藥,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止痛:烏藥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尿頻、尿急、小便澀痛等症狀,有助於改善縮泉丸治療尿失禁的療效。
- 溫腎固澀:烏藥具有溫腎陽的作用,能溫煦腎氣,固澀精關,進一步增強縮泉丸固攝尿液的作用,達到治療尿失禁的效果。
縮泉丸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有兩大原因:
- 固腎澀精: 益智仁味甘、性溫,入脾、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澀精止遺的作用。對於縮泉丸主治的遺精、滑精等腎虛精關不固之症,益智仁能起到固腎澀精、止遺止瀉的作用。
- 健脾益智: 益智仁還具有健脾益智的作用,對於腎虛脾弱所致的記憶力減退、頭昏乏力等症,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在縮泉丸中加入益智仁,可以起到雙向調節的作用,既能固腎澀精,又能健脾益智,提高藥效。
縮泉丸中加入山藥,主要是因為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固精的功效。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在縮泉丸這個方劑中,山藥可以健脾益氣,補腎固精,對於脾腎虛弱所致的遺精、滑精、頻尿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時,山藥還具有滋陰潤燥的效果,可以用於治療消渴、腸燥便秘等症狀。它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能夠增強整個方劑的補脾養胃、補腎固精的功效。對於因脾腎虛弱導致的遺精、滑精或頻尿的患者,山藥的加入可以幫助健脾益氣,固精縮尿,改善泌尿生殖系統功能。山藥的使用體現了中醫"脾為後天之本"的理論。
主治功效
縮泉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多篇古醫書的記載,縮泉丸的主要功效為治療脬氣不足導致的小便頻數,包括夜尿頻多,甚至一日夜百餘次的極度頻尿症狀,以及小兒遺尿。部分文獻也提及可應用於年老陽虛或下元虛冷引起的遺尿。
治療原理
縮泉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對膀胱氣化功能和腎主水液代謝的理論。
1. 膀胱氣化失司
中醫認為,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貯存和排泄尿液,此過程依賴於膀胱的氣化功能。所謂「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來推動和調節體內津液的輸布、轉化和排泄。當脬氣不足時,膀胱的氣化功能減弱,固攝無力,開闔失司,導致小便頻數、遺尿等症狀。
2. 腎陽虛衰,下元不固
腎為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謝。腎陽具有溫煦、推動和固攝的作用。當腎陽虛衰或下元虛冷時,溫煦和固攝作用減弱,也會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導致小便清長、尿頻、遺尿等。
3. 縮泉丸的藥物組成及作用
縮泉丸主要由烏藥、益智仁和山藥組成,各藥物的功效如下:
烏藥:
-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
- 功效: 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 作用: 烏藥辛溫,入腎與膀胱經,能夠溫腎散寒,行氣止痛。溫補腎陽以助膀胱氣化,恢復其固攝之功,並能行氣以暢通水道。
益智仁:
- 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腎經。
- 功效: 暖腎固精縮尿,溫脾開胃攝唾。
- 作用: 益智仁辛溫,入脾、腎經,具有溫補脾腎、固精縮尿的功效。溫腎以助陽氣,固精以制約小便,溫脾以助運化水濕,三者合力,可加強固攝尿液的作用。
山藥:
- 性味歸經: 甘,平。歸脾、肺、腎經。
- 功效: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 作用: 山藥甘平,既能補脾益氣,又能補腎固精,用於此方,主要取其補益脾腎之功,以扶正氣,並作為佐藥,以緩解烏藥和益智仁的辛燥之性。同時,用酒煮山藥糊丸,既可作為賦形劑,又可借助酒的溫通之性,增強藥效。
4. 配伍機理
縮泉丸中,**烏藥溫腎散寒,行氣止痛;益智仁溫腎固精縮尿;山藥補益脾腎,扶正固本。**三藥合用,溫腎助陽,固精縮尿,標本兼治,共奏溫補下元、固澀小便之功。其中,烏藥和益智仁相須為用,增強溫腎縮尿之效;山藥則起到輔助和緩解的作用,使方劑溫而不燥,補而不滯。
總結
縮泉丸通過溫補腎陽、健脾益氣、固精縮尿,來增強膀胱的氣化功能,改善脬氣不足導致的小便頻數、遺尿等症狀。其配伍精妙,藥性平和,對於膀胱虛寒、腎陽不足所致的尿頻、遺尿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上為末,別用山藥炒黃研未,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每服五十丸,嚼茴香數十粒,鹽湯或鹽酒下。 另有配方:烏藥、益智(炒)、川椒(去目並合口者,出汗)、吳茱萸(9蒸9曬)各等分。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臨臥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本方藥簡力薄,若病情較重者,當加溫補固澀之品。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縮泉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烏藥、益智(炒)、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出汗)、吳茱萸(9蒸9曬)各等分。 主治:丈夫小便頻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