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胃承氣湯

TIAO WEI CHENG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4%
胃經 14%
小腸經 11%
三焦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11%
肺經 9%
心經 8%
腎經 6%
心包經 5%
脾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8-16

主治功效


陽明腑實,熱結在下之傷寒陽明腑證,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秘,腹滿譫語,中焦燥實;及傷寒吐後腹脹滿;或陽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煩者。

調胃承氣湯由炙甘草、芒硝、大黃三味組成。方中大黃苦寒,灑洗,除了清熱瀉火外,還有推陳致新之功。

芒硝咸寒,潤燥軟堅,通利大便。甘草甘平和中,以緩藥性,使攻下而不傷正。三藥同用具有瀉熱潤燥,軟堅通便之功效。用於治療陽明腑實證,燥熱偏勝的證型,即通過瀉大便,以達到清熱潤燥的目的。

本方先煎甘草、大黃,後入芒硝。其服法有二:一為「溫,頓服」,用於熱邪偏盛為主的陽明腑實證,意在瀉熱潤燥,即方後所言「調胃氣」。

一為「少少溫服之,用於溫藥復陽後胃熱擾心之讒語,意在泄熱。

大承氣湯由大黃、厚朴、枳實、芒硝四味組成,方中酒大黃清熱瀉火、推陳致新。芒硝咸寒,潤燥軟堅.誦利大便。

兩藥配伍具有清熱通便之功。厚朴苦辛溫,行氣散滿消脹。積實苦微寒,破氣寬中消瘡。二者同用,具有破氣消滯之功。

全方相輔相成,具有攻下實熱、蕩滌燥結之功效。用於實熱結聚、瘡滿燥熱俱重之陽明腑實證。本方先煎厚朴枳實,去滓後再入大黃,避免了厚朴枳實吸收大黃的有效成分的不足,芒硝最後入藥。分溫再服,大便通暢後即停服。

現代應用於急性胃腸炎、習慣性便秘、闌尾炎,胰腺炎,膽囊炎,諸熱性疾病、蕁麻疹、食物中毒、糖尿病、宿食、呃逆、下痢、齒齦腫痛。

傳統服藥法


右三味,以水三升(600ml),煮取一升(200ml),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相關疾病


乾嘔口乾口渴鼻部疼痛打嗝呃逆大便時間較長潮熱發熱(發燒)鼻子乾燥肚臍周圍腹痛嘴唇顫動胃及十二指腸炎貧血扁桃腺炎大便秘結排尿困難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麻疹急性會厭炎暴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調胃承氣湯, 出處:《傷寒大白》卷四。 組成:大黃、枳殼、厚朴、甘草。 主治:傷寒陰厥。用溫復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譫語。

調胃承氣湯,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組成:大黃3錢(酒制),元明粉1錢5分,甘草1錢,枳殼1錢5分。 主治:牙衄,陽明壅塞盛之甚,口渴便秘而衄不止者。

調胃承氣湯,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二。 組成:大黃、芒消、枳實、厚朴、黃芩。 主治:陽明經胃實,潮熱譫語,燥渴,大便不通,手足濈濈自汗,或面赤譫語,脈洪數,或揭去衣被,惡熱,飲水不止者。

調胃承氣湯, 出處:《普濟方》卷四○四。 組成:大黃、芒消、甘草各等分,生薑3片。 主治:熱留胃中發斑,及服熱藥過多而發斑。小兒肥甘過度,必生內熱,以致發熱蒸蒸,小便赤澀,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脈實有力者。

調胃承氣湯, 出處:《片玉痘疹》卷十二。 組成:枳殼、酒大黃、檳榔末、甘草。 主治:痘後滯下。因平日食煎炒,素有積熱,痘後氣血虛,不能勝積,故利膿血,腸鳴作痛,裏急後重;或療腸垢,因痘出之後,飲水太過,水停作泄,熱毒乘虛入裏,便下膿血者。

調胃承氣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大黃4兩(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兩,芒消半斤。 主治:推陳致新以和中。除熱蕩實,潤燥軟堅,甘平和緩。主治:陽明腑實,發熱汗出,口渴心煩,大便秘結,腹滿痛拒按,脈滑數。胃熱發斑,口齒咽喉腫痛,中消,瘡瘍等見上述症狀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誤攻其表,胃氣不和,譫語者;發汗後,不惡寒,但熱,屬實者;太陽病未解,但陰脈微者;傷寒13日,過經譫語,自下利,脈和,內實者;太陽病,過經10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太陽病3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傷寒吐後,腹脹滿者。中熱,或口舌生瘡。善食而瘦。熱結旁流。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斑疹,陽明證悉具,外出不快,內壅特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