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膏
JIN X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夀世保元》卷六引蘇九寧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6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星膏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淡竹葉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濕、除煩止渴的功效。金星膏常用於治療溼熱蘊結導致的皮膚病,如溼疹、皮炎等。淡竹葉可以幫助清熱解毒,利溼排泄,從而減輕溼熱對皮膚的損害。
- 涼血止血: 淡竹葉亦有涼血止血的作用。金星膏除了治療溼熱皮膚病,也常用於治療血熱引起的皮膚病,如出血性皮疹等。淡竹葉可以幫助涼血止血,減輕出血症狀,促進皮膚癒合。
金星膏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毒消腫: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 驅散寒邪: 蔥白亦能溫通經絡,驅散寒邪,對於寒邪引起的疼痛或局部麻木,具有緩解作用。
故金星膏中加入蔥白,有助於增強其解毒消腫、驅散寒邪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金星膏中添加側柏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側柏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金星膏多用於治療外傷、燒燙傷等症,側柏葉可有效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收斂生肌,止血止癢: 側柏葉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外傷導致的出血、瘙癢等症狀,側柏葉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側柏葉在金星膏中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的功效,是治療外傷、燒燙傷等症的有效成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星膏」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痰核。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壽世保元》記載,金星膏由金星鳳尾草、實竹葉、蔥白、側柏葉等藥材組成,並以香油熬製,加入鉛粉製成膏劑。
從方劑組成來看,其治療原理主要以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溫通經絡為主:
- 淡竹葉(實竹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功效,可清除體內熱毒,有助於消除痰核的炎症反應。
- 蔥白:具有發汗散寒、通陽止痛的作用,可以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痰核的消散。
- 側柏葉:具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制約痰核的增長,並改善相關症狀。
- 金星鳳尾草:古文中未詳細描述其功效,但從其作為君藥來看,應當在方劑中起主要作用,可能具有類似於夏枯草的清熱瀉火、軟堅散結功效。
- 香油:作為基質,具有潤滑、保護皮膚的作用,同時也能協助藥物滲透。
- 鉛粉:古方中常用於外用藥膏,可能具有收斂、拔毒的作用,但現代醫學已不建議使用含鉛藥物,應注意其潛在的毒性。
綜合以上分析,金星膏透過清熱解毒、溫通經絡、化痰散結等多重作用,達到治療痰核的目的。方中以金星鳳尾草為主,配合淡竹葉、側柏葉清熱解毒,再以蔥白溫通經絡,諸藥合用,共奏消核之功。
傳統服藥法
金星鳳尾草一兩五錢 實竹葉一兩 蔥白三十二根 側柏葉一兩五錢
上用香油1斤,浸藥一日,用火熬,看藥焦黃為度,用棉布袋濾去滓,仍入鍋內熬,熟油1斤(淨),入頂好鉛粉3兩,用竹攪勻,文武火熬,看煙起黑色,再入鉛粉4兩,著四五十下鍋,仍用竹不住手攪勻,滴水成珠,取起放在地上,再攪,去火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星膏, 出處:《夀世保元》卷六引蘇九寧方。 組成:金星鳳尾草1兩5錢,實竹葉1兩,蔥白32根,側柏葉1兩5錢。 主治:痰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