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太和膏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太和膏方多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2. 潤燥生津: 當歸還具有潤燥生津的作用,能滋養氣血,改善血虛津虧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太和膏方往往會加入一些滋陰潤燥的藥材,而當歸的潤燥生津功效,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太和膏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在太和膏中,川芎可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例如,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川芎可幫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同時,其行氣止痛的作用,也能夠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修復。
太和膏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 肉蓯蓉味甘性溫,入腎經,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之功效。太和膏常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便祕等症,肉蓯蓉的加入可增強方劑補腎壯陽之效,提高治療效果。
- 潤腸通便: 肉蓯蓉富含黏液質,具有潤腸通便作用,可緩解便祕症狀。太和膏中加入肉蓯蓉,可避免滋補過度導致燥熱,保持體內陰陽平衡,更有利於治療腎虛所致的便祕。
太和膏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能起到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疼痛的作用。
- 助藥力,增效力:太和膏中通常含有其他藥物,茴香的加入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起到增效的作用。例如,茴香可以促進其他藥物對胃腸道的溫暖作用,提高藥效的發揮。
太和膏中加入苦楝子,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苦楝子性寒,味苦,歸肺、肝、脾經。其苦寒之性,能清熱解毒,尤其擅長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疥瘡、膿皰瘡等。同時,苦楝子亦具殺蟲止癢之效,能有效抑制寄生蟲的生長,減輕瘙癢症狀。
因此,在太和膏中加入苦楝子,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太和膏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溫腎壯陽,散寒止痛: 補骨脂性溫,入腎經,能溫補腎陽,散寒止痛。對於因腎陽虛寒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宮寒不孕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太和膏多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各種疾病,補骨脂的溫腎壯陽功效,正好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 祛風濕,止痛: 補骨脂亦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太和膏中常配合其他藥材,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補骨脂的祛風濕作用,可以加強藥效,緩解疼痛。
因此,太和膏中加入補骨脂,可以溫補腎陽、散寒止痛、祛風濕,有效改善因腎虛或風濕所致的各種病症。
太和膏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太和膏多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水濕內停所致的各種病症,茯苓可健脾利濕,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利水消腫,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 寧心安神: 太和膏中常常加入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藥物,而茯苓也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可以與其他藥物配合,達到更好的安神效果,緩解因脾虛濕盛、水濕內停導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太和膏中加入枸杞子,主要源於其兩大功效:
一、滋補肝腎: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有滋陰補腎、益精明目之效。太和膏常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視力減退等症,枸杞子能補益肝腎,增強其功能,從而改善症狀。
二、提高免疫力: 枸杞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能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太和膏常用於體虛乏力、免疫力低下者,枸杞子能增強其抵抗力,輔助治療。
總之,枸杞子在太和膏中起到滋補肝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與方劑的功效相輔相成,是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太和膏中加入葫蘆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壯陽,補益精血:葫蘆巴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的功效。太和膏常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而葫蘆巴的溫補作用,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提升方劑的治療效果。
- 潤腸通便,利水消腫:葫蘆巴還具有潤腸通便、利水消腫的作用。太和膏常用於治療便祕、水腫等症,加入葫蘆巴可促進腸道蠕動,利尿消腫,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太和膏方中加入遠志,是因其具有解鬱安神、開竅醒神之效。
遠志味甘苦,性溫,歸心、肺、腎經,其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胸悶心悸等症。太和膏以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為主要功效,而遠志的加入則能舒肝解鬱,安神定志,使藥效更全面,更利於整體調理。
此外,遠志還能通竅開鬱,醒脾開胃,有助於改善因心神不寧、脾胃不和而引發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因此,遠志的加入對太和膏的療效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太和膏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太和膏多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濕困脾胃等症狀,白朮能補脾益氣,燥濕化痰,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氣血虧虛,達到整體調和的效果。
- 固本培元,增強療效:白朮有固本培元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藥物療效。太和膏常含有較多滋補藥材,白朮的加入可使藥效更加穩定持久,避免滋補過度而產生副作用,從而達到固本培元、增強療效的效果。
太和膏方劑中加入蜂蠟,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增稠與固型作用:蜂蠟具有較強的黏性與固型性,能使膏劑形成稠密的膏狀,方便儲存和塗抹,亦能有效地將藥物成分固定於膏體中,延長藥效。
- 促進藥物吸收:蜂蠟本身具有較好的親脂性,能促進藥物成分滲透至皮膚,有利於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和膏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散風寒: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通陽開竅的作用。對於風寒襲肺導致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蔥白能起到很好的宣散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增強藥效。
- 解毒消腫:蔥白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以緩解因風寒導致的局部腫痛。在太和膏中,蔥白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太和膏中添加胡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潤腸通便的功效。太和膏多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而胡桃仁的補腎作用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滋養潤燥:胡桃仁富含油脂,具有滋養潤燥、滑腸通便的作用,可以緩解腎虛所致的腸燥便祕,同時也能滋養腎精,使藥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太和膏」介紹
太和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當歸、川芎、肉蓯蓉、茴香、苦楝子、補骨脂、茯苓、枸杞子、葫蘆巴、遠志、白朮、蜂蠟、蔥白、胡桃仁。它的主治功效是各種機能都很虛弱,氣血都很衰弱,精神很差,四肢瘦弱,走路都很困難。
太和膏組成介紹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多種藥用價值。
-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 **胡桃仁:**性溫味甘,歸肺、腎、大腸經,有補陽助陽、補氣、補腎滋陰、通便、補腎、止咳化痰、降氣、潤燥、清熱利濕等功效。
-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
-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結論
太和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益精、止咳、清熱、利尿等多種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機能都很虛弱,氣血都很衰弱,精神很差,四肢瘦弱,走路都很困難的症狀。值得注意的是,中藥方劑的服用應謹遵醫囑,不宜自行煎煮服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酒洗)3兩,川芎2兩,肉蓯蓉6兩,舶上茴香6兩,川苦楝3兩,破故紙3兩,白茯苓3兩,枸杞子3兩,葫蘆巴3兩,遠志(去心)3兩,白朮3兩,黃蠟1兩半,蔥白20莖,胡桃50個(各分作眼子)。
益精髓,壯元陽,補虛乏,健脾胃,美飲食。每服3錢,空心暖酒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太和膏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和膏,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當歸(酒洗)3兩,川芎2兩,肉蓯蓉6兩,舶上茴香6兩,川苦楝3兩,破故紙3兩,白茯苓3兩,枸杞子3兩,葫蘆巴3兩,遠志(去心)3兩,白朮3兩,黃蠟1兩半,蔥白20莖,胡桃50個(各分作眼子)。 主治:益精髓,壯元陽,補虛乏,健脾胃,美飲食。主治:諸虛不足,氣血虛衰,精神減少,肢體瘦悴,行步艱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