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祛濕痰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濕痰多因脾虛不運,水濕內停而生,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化解痰濕,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 健脾益氣:茯苓能健脾益氣,脾主運化,脾氣健運則水濕不易停聚,痰液也更容易化解。同時,茯苓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有助於恢復機體的正氣,進一步促進痰濕的去除。
因此,祛濕痰湯中加入茯苓,能起到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有效改善痰濕困阻的症狀。
祛濕痰湯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化痰: 天南星性溫燥,入肺經,能燥濕化痰,且善於治療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
- 開竅醒神: 天南星性溫,入心經,能開竅醒神,對於痰濁矇蔽心神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祛濕痰湯中加入天南星,能夠有效地燥濕化痰,同時開竅醒神,提升治療效果。
祛濕痰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半夏能有效祛除痰濕,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呼吸道不適。
- 和胃降逆: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濕痰阻滯導致的噁心嘔吐,半夏能起到和胃降逆、止嘔的效果。
因此,祛濕痰湯中加入半夏,可以有效地祛除濕痰,緩解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同時也能起到和胃降逆、止嘔的作用,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祛濕痰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散風寒,祛除濕邪: 羌活味辛、苦,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祛風濕的功效。濕痰的形成,多與風寒濕邪入侵有關。羌活可驅散風寒,並解除濕邪在體內的阻滯,有助於痰液的排出。
- 通絡止痛,解除濕邪瘀阻: 濕邪阻滯經絡,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疼痛等症狀。羌活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緩解濕邪瘀阻引起的疼痛。
「祛濕痰湯」中加入「獨活」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風解表、祛風濕: 獨活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濕邪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咳嗽、痰多、肢體麻木等濕痰症狀。
二、 通經活絡、止痛: 獨活具有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因濕痰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如胸痛、背痛、關節疼痛等。
因此,獨活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濕痰症狀,緩解疼痛,提升祛濕痰湯的療效。
「祛濕痰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助氣化痰: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的功效,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痰液的代謝和排出。濕痰多因脾虛氣弱、氣血不足而生,當歸補血活血,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濕痰得以化解。
- 潤燥止咳,緩解痰液粘稠: 當歸性溫,具有一定的潤燥止咳作用,能緩解因痰液粘稠導致的咳嗽不爽。濕痰多為寒濕凝滯,當歸溫潤脾胃,有助於化解寒濕,使痰液變得稀薄,易於咳出。
祛濕痰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濕痰多由脾虛濕困、痰濁內阻所致,而黃芩能清熱燥濕,降低濕氣,並抑制痰液的生成。
- 降火止咳: 黃芩亦能降肺火,止咳化痰。若濕痰伴有肺熱咳嗽,則黃芩可清熱瀉火,使肺氣清肅,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因此,黃芩在祛濕痰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清熱燥濕和降火止咳的功效,有效改善濕痰咳嗽,恢復身體健康。
祛濕痰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濕痰的產生多與脾虛運化失職、濕邪內阻有關,白朮能健脾燥濕,改善脾胃功能,利於水濕運化,從根本上減少痰濕的生成。
- 補氣升陽: 白朮還有補氣升陽的作用。痰濕內阻易導致氣機阻滯,而白朮補氣能使氣機通暢,有助於痰濕的排出,並能改善氣虛所致的乏力、倦怠等症狀,提升患者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祛濕痰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原因有二:
- 燥濕健脾: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化痰,能祛除體內濕邪,並健脾胃,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痰濕內蘊的問題。
- 升舉陽氣:蒼朮味辛性溫,能升舉陽氣,使脾胃運化功能增強,利於水濕的代謝,並能溫通經絡,利於痰濕的排出,達到祛濕化痰的效果。
因此,蒼朮在祛濕痰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燥濕化痰,又能健脾升陽,有助於消除痰濕,恢復身體健康。
祛濕痰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燥濕: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對於濕痰阻滯,胸悶氣短,脘腹脹滿等症狀,陳皮能疏通氣機,化解濕氣,達到宣肺止咳、健脾消食之效。
- 調和藥性:祛濕痰湯中往往含有其他性質偏寒或偏燥的藥材,陳皮性溫和,能起到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例如,與茯苓、半夏等藥物配合使用時,陳皮可防止藥性過寒,減輕其對脾胃的刺激。
祛濕痰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與清利頭目的功效。
濕痰多為痰濁阻滯,蘊積於肺,常伴有胸悶、咳嗽、頭昏等症狀。薄荷辛涼,入肺經,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並能宣肺化痰,將痰濁之氣驅散外出。
此外,薄荷的清涼之性亦能清熱解表,對於因外邪入侵所致的濕痰,亦有輔助療效。總而言之,薄荷在祛濕痰湯中,起到疏風散熱、清利頭目、宣肺化痰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祛濕化痰的效果。
祛濕痰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濕痰常伴有脾胃虛弱,服用祛濕痰藥物可能造成脾胃燥熱。甘草能中和藥性,減少燥熱對脾胃的刺激,避免藥物副作用。
- 益氣健脾,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可以補益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有利於痰濕的排出。甘草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提高祛濕化痰的療效。
祛濕痰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解鬱,疏肝利濕: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疏肝利濕的功效。濕痰多因脾虛濕困,或肝鬱氣滯,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所致。香附可行氣解鬱,疏肝理氣,使肝氣疏暢,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利水濕之停滯,有助於化解痰濕。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香附性溫,可調和祛濕痰湯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傷脾,同時,香附行氣利濕,可促進其他藥物滲透力,增強藥效,使祛濕痰湯更有效地清除痰濕。
祛濕痰湯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有二:
- 祛濕利水: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濕痰為水濕停滯於體內,凝聚於肺,形成痰液,防己可利水祛濕,減少痰液的生成。
- 宣肺止咳: 防己亦可宣肺止咳,對於濕痰阻礙肺氣,引起咳嗽、喘息等症狀,防己能疏通肺氣,減少痰液的阻滯,緩解咳嗽。
因此,祛濕痰湯中加入防己,可有效祛除濕痰,改善咳嗽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祛濕痰湯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通絡止痛: 威靈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絡止痛之功效。濕痰阻滯,常伴隨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威靈仙可以疏通經絡,散寒除濕,緩解疼痛,改善濕痰所致的痺痛。
- 利水消腫,化痰止咳: 威靈仙亦具利水消腫之效。濕痰常導致水腫,影響呼吸,威靈仙可以促進水液代謝,利水消腫,同時化痰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因此,祛濕痰湯中加入威靈仙,可發揮其祛風濕、利水消腫、化痰止咳的功效,有效治療濕痰阻滯所致的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濕痰湯」
中藥方劑「祛濕痰湯」,主要成分有:茯苓、天南星、半夏、羌活、獨活、當歸、黃芩、白朮、蒼朮、陳皮、薄荷、甘草、香附、防己、威靈仙。
藥材介紹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天南星: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薄荷: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防己: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 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等功效。
功效
主治痰液在肌肉之間流動,時而痠痛。
總結
中藥方劑「祛濕痰湯」,具有祛風除濕、清熱利尿、行氣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茯苓、膽星、半夏、羌活、獨活、當歸、黃芩、白朮、蒼朮、陳皮、薄荷、甘草、香附、防己、威靈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濕痰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 組成:茯苓、膽星、半夏、羌活、獨活、當歸、黃芩、白朮、蒼朮、陳皮、薄荷、甘草、香附、防己、威靈仙。 主治:痰涎流註肌肉間,時作痠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