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託裏湯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託裏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虛外感,而黃耆可補益中氣,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風邪入侵。
- 託裏生肌: 黃耆還有託裏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瘡瘍的癒合,防止感染。託裏湯通常用於治療瘡瘍、濕疹等疾病,黃耆的加入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減輕炎症反應。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託裏作用較強,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能緩和黃耆的燥性,防止過度傷陰,使藥效更加溫和,更利於患者接受。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能增強黃耆補氣託裏的效力,使藥物療效更顯著。同時,甘草還能緩解黃耆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口乾、舌燥等。
因此,甘草在黃耆託裏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助黃芪託裏止汗: 黃芪託裏止汗,但易耗血,而當歸具有補血活血之效,可改善黃芪過於燥烈的特性,避免耗血,同時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效更好地發揮。
2. 改善氣血不足,增強託裏效果: 汗出不止,多因氣血不足,腠理不固所致。當歸補血養血,改善氣血不足,可增強黃芪託裏止汗的效果,使其更有效地固表止汗。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祛邪,升陽散寒:黃耆補氣固表,託裏,升麻升陽散寒,外解表邪,兩藥相配,可協同扶正祛邪,既能補氣託裏,又能解表散寒,對於外感風寒,表虛不固,氣虛衛表不固之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疏散風邪,促進排泄:升麻能疏散風邪,使汗出解表,黃耆能託裏固表,避免汗出過多,耗氣傷津,兩藥配合,既能疏散風邪,又能防止汗出過多,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表散寒:葛根性涼,味甘辛,具有解表散寒、升陽透疹的功效。黃耆託裏湯本身為溫補氣血、固表止汗的方劑,加入葛根可以中和其溫燥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溫,同時亦可幫助散寒解表,使藥效更加全面。
2. 疏通經絡:葛根能解肌發表,疏通經絡,有助於汗出解表,促進體內氣血循環。黃耆託裏湯常用於氣虛衛表不固、易於感冒發熱、汗出不止等症狀,葛根的加入可以幫助疏通經絡,增強機體抵抗力,更有效地緩解病症。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漏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漏蘆味甘苦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黃耆託裏湯本身為補氣固表之劑,加入漏蘆可以中和藥性,避免過於燥熱,並針對外感熱毒,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 利濕通淋: 漏蘆還具利濕通淋之效,能促進體內濕熱排出,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症狀,例如小便不利、尿痛、口渴等,都能起到緩解作用。黃耆託裏湯中加入漏蘆,可以增強其利濕通淋作用,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連翹,主要是針對其 清熱解毒 的功效。
連翹性寒,味苦,歸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在黃耆託裏湯中,黃芪補氣託裏,但若體內有熱毒,會阻礙藥力發揮,甚至加重病情。連翹的加入,可以清熱解毒,協同黃芪 共同作用,使補氣託裏的效果更佳。
此外,連翹還能 消腫散結,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進一步提高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調節氣血,驅散寒邪: 防風性溫,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之效。黃耆補氣固表,二者合用,可調節氣血,使氣血運行通暢,驅散寒邪,從根本上改善裏寒証。
二、疏風散寒,止痛止癢: 防風能疏風散寒,止痛止癢,對於裏寒証所致的寒凝經脈、疼痛瘙癢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與黃耆相配,可增強其疏散寒邪的功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黃耆託裏湯中包含瓜簍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消腫: 瓜簍仁性寒,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對於因脾虛濕困導致的水腫,以及因熱邪壅滯而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瓜簍仁能起到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作用,配合黃耆等藥物,共同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消除水腫。
- 潤腸通便: 瓜簍仁富含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潤腸通便,緩解便祕。對於因脾虛濕困導致的食積腹脹、大便不暢等症狀,瓜簍仁能起到潤腸通便、消食化積的作用,配合黃耆等藥物,共同調節腸道功能,恢復正常排泄。
黃耆託裏湯中添加皁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皁刺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熱毒壅滯而導致的癰腫、瘡瘍、乳癰等症狀,皁刺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痛。
- 引藥下行,治療深部感染: 黃耆託裏湯以黃耆補氣託裏,皁刺則引藥下行,將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使藥效更能發揮作用,治療深部感染。
因此,皁刺在黃耆託裏湯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引藥下行,有助於治療深部感染,提升整體療效。
黃耆託裏湯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有二:
-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通竅止涕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白芷能有效緩解。
- 宣通鼻竅,消腫止痛: 黃耆託裏湯常用於治療鼻淵、鼻塞、鼻流濁涕等病症。白芷能宣通鼻竅,消腫止痛,與黃芪、川芎等藥物配合,共同起到疏風通竅、消腫止痛的效果,增強治療效果。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調和氣血,行氣止痛: 黃耆補氣,託裏固表,但過於偏補易致氣滯血瘀。川芎辛溫,能行氣活血,疏通經絡,與黃耆相配,可避免單純補氣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增強藥效,改善病症。
- 引藥入營,共奏效用: 川芎性善上行,可引黃耆之補氣之力上達營衛,使藥力更有效地達至病所,更好地發揮託裏固表、益氣扶正的作用,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因此,川芎在黃耆託裏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黃耆相輔相成,使藥效更佳。
黃耆託裏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助氣,託裏驅寒:黃耆性溫,補氣固表,但對於陽氣虛弱、寒邪內侵之症,單用黃耆不足以溫陽助氣,驅散寒邪。肉桂性熱,入心、肝、腎經,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之效,可與黃耆相輔相成,增強託裏驅寒之力。
- 溫通血脈,促進藥力:黃耆補氣固表,但其氣偏於上,易於停滯於表,不利於藥力向下驅散寒邪。肉桂性辛溫,入心、肝、腎經,有溫通血脈、行氣止痛之效,可促進黃耆藥力向下運行,達到溫陽助氣、託裏驅寒之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耆托裏湯」
主治功效: 乳房上的瘡瘍潰爛。
組成: 黃耆,甘草,當歸,升麻,葛根,漏蘆,連翹,防風,瓜簍仁,皁刺,白芷,川芎,肉桂。
藥方組成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皁刺具有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
漏蘆味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通乳、止血等多種功效。
瓜簍仁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利咽、通便、止咳化痰、活絡止痛、潤肺、生津止渴、保肝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黃耆托裏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補氣、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乳房上的瘡瘍潰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氣虛表弱、乳岩潰爛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托裏湯, 出處:《瘍科選粹》卷四。 組成:黃耆、甘草、當歸身、升麻、葛根、漏蘆、連翹、防風、瓜蔞仁、黍粘子、皂角刺、白芷、川芎、肉桂、炒柏。 主治:解毒補血益氣。主治:乳岩潰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