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千金內託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方劑中可能存在一些藥性較烈或偏寒偏熱的藥物,甘草能起到緩和藥性,避免藥物相互剋制,使藥效更加協調,減少副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的功效。在千金內託散中,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例如,甘草可以增強黃芪的補氣作用,或增強桂枝的溫經止痛作用。
千金內託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之功效。內託散主治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白芷能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
- 解毒消腫,止痛生肌:白芷還具解毒消腫、止痛生肌之功效。內託散除治療風寒感冒外,也能治療外傷腫痛、瘡瘍膿腫等症,白芷能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有助於傷口癒合。
因此,千金內託散中加入白芷,既能疏散風寒,通竅止痛,又能解毒消腫,止痛生肌,能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疾病。
千金內託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該方旨在治療頭痛、鼻塞、肢體麻木等風寒所致的症狀,而川芎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引藥上行,通達經絡: 川芎性善上行,能引藥上行,通達經絡。該方中其他藥物多偏於下行,而川芎的加入可使藥物更好地到達頭部,發揮治療效果。
因此,千金內託散中加入川芎,不僅可以緩解風寒所致的症狀,還可以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千金內託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內傷、陰虛等症狀。當歸是這個方劑中的一個重要成分,其作用不可或缺。
首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可以幫助增強身體的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因血虛所導致的內傷症狀,當歸能有效緩解其不適。
其次,當歸還具備調經的功能,對於女性來說,特別在治療因月經不調引起的內傷或其他不適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當歸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進一步貢獻於患者的康復。
最後,當歸的味甘,性溫,是一種比較平衡的藥材,適合廣泛應用於不同體質的患者,能夠在千金內託散中扮演著重要的滋補角色。因此,將當歸納入千金內託散的組成中,是基於其有效的療效及調和的特質。
千金內託散中加入黨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 黨參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效。此方旨在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內託證,如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而黨參能補益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從而緩解症狀。
- 扶正祛邪: 黨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內託證往往是由於正氣不足,導致邪氣入侵,而黨參能增強正氣,使機體抵抗力增強,更有效地祛除邪氣,達到治療的目的。
千金內託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治療因風寒侵襲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皮膚瘙癢等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千金內託散旨在治療外感風寒,兼有祛風止癢、解表止痛之效。防風與其他藥物如白芷、葛根等配合,可增強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因此,防風作為千金內託散的組成成分,能有效發揮其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外感風寒的最佳效果。
千金內託散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對於脾胃虛弱、痰濕阻滯導致的嘔吐,厚朴能有效化解痰濕,降逆止嘔,使胃氣下降,緩解不適。
- 行氣化濕:厚朴還有行氣化濕的作用,可以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消腫。對於因濕邪困阻脾胃而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厚朴能有效疏通氣機,化解濕邪,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千金內託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內託散用於治療氣虛外感、表虛自汗等症,黃耆的補氣作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治療效果。
- 扶正祛邪: 黃耆可扶助正氣,抵禦邪氣。內託散常用於治療氣虛、脾虛、腎虛等症,黃芪能補益氣血,增強正氣,有助於抵抗病邪,促進機體康復。
千金內託散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平,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內託散主治外感風寒,症見咽喉腫痛、咳嗽痰稠等,桔梗可宣散肺氣,利咽消腫,有助於緩解咽喉疼痛和咳嗽。
- 排膿止痛: 桔梗還具有排膿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內託散中亦有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桔梗與之配合,可加強療效。
千金內託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補腎助陽: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補腎助陽之功效。對於脾腎陽虛、寒凝血瘀所致的內託症狀,如腹痛、腹瀉、腰膝痠冷等,肉桂能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溫通經絡,止痛止瀉: 肉桂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如腹痛、腰痛等,具有止痛作用。同時,肉桂也能溫中散寒,止瀉止痢,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瀉。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千金內托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配方,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疾病,如癰、瘡、癤等。它能有效地處理未形成膿腫的疾病,加速消散,對已經形成膿腫的情況也有快速潰破的效果。在現代醫學中,這種方劑常用於治療癰疽、瘡、癤、痔瘡等疾病。
這是一份來自古代中醫書籍《喉科枕秘》裡的藥方,名字叫做「千金內托散」,主要用來治療一種稱為「牙疔」的疾病,這種病會讓你牙根劇痛,痛到連腮幫子和上頜都跟著疼,而且牙齒周圍破了還會出血,病人可能會有發燒、怕冷,甚至頭痛、全身無力的症狀。
這個藥方的成分包括:黃耆、白芷、厚朴(用薑處理過的)、甘草、茯苓、連翹、人參、當歸、芍藥、佳木香(但用量要減半)、川芎、防風、金銀花,這些藥材的量都是一樣的。如果疼痛實在太難忍受,可以在藥方中加入少量的乳香和沒藥。
使用方法是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大約3錢的藥粉,用熱酒調勻後服下。
《驗方新編》中提到:「當孩子出水痘時伴有喉嚨沙啞,我們需要觀察水痘的顏色來判斷病情的好壞。如果水痘呈現紅紫色,在水痘成熟階段聲音變得嘶啞,這說明喉嚨部位也有水痘。也就是說,當身體表面的水痘正在成熟時,喉嚨裡面的水痘也在成熟,阻塞了呼吸道,導致聲音發不出來。等到外面的水痘好了,喉嚨裡的水痘也會消失,聲音自然就會恢復正常。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特別的額外治療。
但如果水痘呈現灰色或白色,同時伴有聲音嘶啞,這表示體內的血氣非常虛弱,無法把毒素排出體外,毒素留在肺部,傷害了肺的功能,從而導致發聲困難,這可就危險了!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參麥清補湯來補充血氣,並配合千金內托散來幫助排毒,改善病情。
簡單來說,水痘時的聲音嘶啞如果是因為喉嚨也長了水痘,通常隨著水痘痊癒而自然好轉;但如果是因為體內虛弱導致毒素無法排出,那就需要特殊的中藥來調理了。」
《焦氏喉科枕秘》中提到:「服用「千金內托散」(注:這是一味中藥方)。對於舌頭木硬且腫大的情況,可以使用“追風散”吹入患處進行治療。(如果出現頭部搖晃、皮膚有黑色塊狀物的症狀,治療起來會很困難,這種病症的死亡率較高。在治療前,應先針刺四個特定的穴位。)
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提到的“頭搖勿治塊黑難治此症死者多先針四穴”,可能是指在中醫理論中,當患者出現頭部搖晃和黑色塊狀物的病症時,預示着病情已經非常嚴重,治療難度極大,死亡風險高。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的初步處理是先對四個穴位進行鍼灸治療。不過,具體是哪四個穴位,以及如何操作,需要根據中醫的專業知識來確定。 」
傳統服藥法
黃耆、白芷、厚朴(薑制)、甘草、茯苓、連翹、人參、當歸、芍藥、佳木香(減半)、川芎、防風、金銀花各等分。
如瘡痛不可忍,少加乳香、沒藥。
上為細末。
每服3錢,熱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千金內托散, 出處:《喉科枕秘》。 組成:玄參、人參、桔梗、青皮、陳皮、連翹、甘草、川芎、當歸、赤芍、蔞仁、花粉、銀花、川朴、防風。 主治:牙疔。牙根末痛連腮齶,破則流血,發熱惡寒,頭痛身強者。
千金內托散, 出處:《外科集腋》卷五。 組成:人參1錢,官桂1錢,甘草1錢,川芎1錢,白芷1錢,芍藥1錢,木香5錢,沒藥5錢,乳香5錢,連翹1錢半,防風1錢半,厚朴1錢半,當歸8分。 主治:一切腫毒。
千金內托散, 出處:《活幼心法》卷三。 組成:人參1錢,當歸身1錢5分,蜜炙黃耆1錢5分,酒炒白芍6分,大川芎6分,官桂5分,炙甘草5分,山楂肉5分,廣木香3分,防風3分,白芷3分,厚朴3分。 主治:痘色淡白,瘡不尖圓,根無紅暈,氣虛而血縮不成膿者灰陷白陷。
千金內托散, 出處:《回春》卷八。 組成:黃耆2錢(蜜炙),人參2錢,當歸(酒洗)2錢,川芎1錢,防風1錢,桔梗1錢,白芷1錢,厚朴1錢(薑汁炒),薄荷1錢,甘草(生用)1錢。 主治:活血勻氣,調胃補虛,祛風邪,闢穢氣。主治:癰疽瘡癤,未成者速敗,已成者速潰。
千金內托散, 出處:《喉科紫珍集》卷上。 組成:黨參1錢5分,銀花1錢5分,甘草5分,當歸1錢,連翹1錢(去心),赤芍1錢,花粉1錢,蔞仁1錢,桔梗1錢,白朮1錢,陳皮7分,防風7分,川芎7分,青皮7分,厚朴7分,荊芥7分,黃耆1錢5分。 主治:乳蛾,喉癰,舌癰。
千金內托散, 出處:《脈因證治》卷三。 組成:羌活1錢5分,獨活1錢5分,藁本1錢5分,防風(身、梢)5分,歸梢5分,歸身4錢,翹3錢,芩(酒炒)1錢半(生用5分),耆1錢半(生用5分),參1錢半(生用5分),甘草1錢半(生用5分),陳皮5分,蘇木5分,五味5分,糵(酒炒)1錢5分,知母(酒炒)1錢5分,生地(酒制)1錢5分,連(酒制)1錢5分,漢防己(酒制)5分,桔梗5分,梔2錢,豬苓(去皮)2錢,麥冬(去心)2錢,大黃(酒制)3錢。 主治: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