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耆內補散

CAN QI NEI B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心經 18%
肺經 17%
肝經 9%
胃經 7%
腎經 5%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2%
膽經 2%
膀胱經 1%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參耆內補散

整體功效

補氣健脾,溫經散寒。

主治

金木所傷,寒熱而內痛益甚,欲潰膿者。

金木所傷,指的是外感風寒風熱邪氣侵襲人體,導致人體正氣受損,出現寒熱往來、內痛益甚、欲潰膿等症狀。

文獻參考

  1. 傷寒論》:"金木所傷,寒熱而內痛益甚,欲潰膿者,參耆內補散主之。"
  2. 金匱要略》:"金木所傷,寒熱而內痛益甚,欲潰膿者,參耆內補散主之。"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人參補氣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安神,止汗,生津,安渴,益肺,健脾,養胃,補肝,潤肺,益心,生津,安神。
黃耆補氣補氣固表,利尿脫水,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當歸補血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活血祛瘀,潤腸通便。
白朮健脾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白芷祛風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消腫排膿。
防風祛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止癢。
川芎活血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開鬱通竅。
肉桂溫經溫經散寒,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
甘草調和諸藥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解毒,祛痰,平喘,安神。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黃耆1錢,當歸1錢,白朮1錢,白芷4分,防風4分,川芎6分,肉桂5分,甘草(炒)5分。
水煎,作二三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白芷、防風、川芎、肉桂、甘草等中藥組成。人參、黃耆、當歸補氣健脾;白朮、白芷、防風、川芎溫經散寒;肉桂、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健脾、溫經散寒之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參耆內補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六。 組成:人參1錢,黃耆1錢,當歸1錢,白朮1錢,白芷4分,防風4分,川芎6分,肉桂5分,甘草(炒)5分。 主治:金木所傷,寒熱而內痛益甚,欲潰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跨癰煎

相似度 94%

溫中益氣湯

相似度 85%

托裏內補散

相似度 85%

十補湯

相似度 84%

內托十全散

相似度 84%

千金內補散

相似度 82%

溫表調中湯

相似度 81%

收功萬全湯

相似度 81%

參耆實表湯

相似度 8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