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玉機微義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肺經 18%
胃經 13%
肝經 12%
心經 9%
大腸經 8%
膀胱經 5%
三焦經 3%
腎經 3%
膽經 3%
心包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25

主治功效

十六味流氣飲整體功效

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主治

  • 氣鬱結,血液瘀滯,或風寒濕邪外侵,氣血不和,結成腫塊,皮色不變者。肝氣不暢,血液流通不順,或外邪侵入,導致氣血不和,在體內形成腫塊,但皮膚顏色沒有變化。
  • 無名惡腫癰疽等證:不明原因的腫塊、癰疽等症狀。
  • 奶岩:乳房腫塊。
  • 流注及一切恚怒氣結腫作痛,或漫腫木悶無頭:腫塊流動,或由於氣鬱、怒氣導致腫塊疼痛,或腫塊範圍廣泛、硬而無頭。
  • 氣毒濕毒,流註遍身攻腫:氣毒、濕毒導致腫塊在身體各處出現。

十六味流氣飲是一首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血液瘀滯所引起的腫塊、癰疽等疾病。方中人參、黃耆、甘草補益氣血,當歸、白芍活血化瘀,木香、枳殼、檳榔、厚朴、烏藥行氣消腫,桂枝、防風、紫蘇葉、川芎、桔梗、白芷疏風散寒、解毒消腫。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功。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川芎、當歸、芍藥、防風、人參、木香、黃耆、官桂、桔梗、白芷、檳榔、厚朴、烏藥、甘草、紫蘇、枳殼各等分。
嚼碎。水煎服。
"1.結核:余曾治一婦女,其人全身各處腫且痛,梅核狀結核數十個。每年春夏之間,其中5-7個破潰流出膿血,繼則排出腐綿狀之物,瘡根隨之脫落。來年其它處破潰之舊根脫落,新根核漸次生出。如此之病狀已持續20餘年,其間歷經內、外科諸方治療無效。余診之,此病因氣血之鬱而生,宜用十六味流氣飲。服方200余貼,次年未生新核,舊核亦漸漸消散。

方劑組成解釋

十六味流氣飲由十六味中藥組成,其中人參、黃耆、甘草補益氣血,當歸、白芍活血化瘀,木香、枳殼、檳榔、厚朴、烏藥行氣消腫,桂枝、防風、紫蘇葉、川芎、桔梗、白芷疏風散寒、解毒消腫。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患者慎用。
  • 本方有疏風散寒的作用,風寒感冒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
癤和癰
化膿性關節炎
容易憂鬱
乳房硬結
女性乳房腫廇

相同名稱方劑

十六味流氣飲, 出處:《玉機微義》卷十五。 組成:川芎、當歸、芍藥、防風、人參、木香、黃耆、官桂、桔梗、白芷、檳榔、厚朴、烏藥、甘草、紫蘇、枳殼各等分。 主治:肝氣鬱結,血液瘀滯,或風寒濕邪外侵,氣血不和,結成腫塊,皮色不變者;無名惡腫癰疽等證;奶岩;流註及一切恚怒氣結腫作痛,或漫腫木悶無頭;氣毒濕毒,流註遍身攻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內托流氣飲

相似度 90%

三香定痛飲

相似度 81%

內托追毒飲

相似度 80%

追毒散

相似度 80%

護心托裏飲

相似度 80%

定痛三香飲

相似度 78%

托裏流氣飲

相似度 77%

內托清氣飲

相似度 7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