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氣扶正: 流氣飲主治肺氣虛弱,氣短乏力,咳喘等症。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能補益肺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氣虛症狀。
- 調和藥性: 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黃芪、白朮等均為補氣藥,人參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使藥效更加平和、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流氣飲主要針對外感風寒、氣虛表弱所致的症狀,黃耆能補益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祛除風邪、止咳化痰的效果。
二、 益氣生津: 黃耆還具有益氣生津的作用,能改善因氣虛所導致的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流氣飲中加入黃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氣虛津虧狀態,促進體液的生成,緩解口渴等不適。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峻猛之效。十六味流氣飲中,各味藥材性味不一,甘草能將藥性調和,使之相輔相成,發揮最佳療效。
- 補氣益脾: 甘草入脾經,具有補氣益脾、緩解脾氣虛弱之功效。流氣飲主治肺氣虛弱、脾氣不足,甘草可補益脾氣,增強機體抵抗力,輔助治療流氣之症。
此外,甘草還有解毒、抗炎等作用,在十六味流氣飲中能起到更全面的輔助作用。
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流氣病症常伴隨血虛氣弱,面色蒼白,經期不調等症狀,而當歸可補血活血,改善血液循環,緩解這些症狀。
- 和血行氣: 當歸亦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的狀況。流氣病症常因氣滯血瘀而起,當歸可和血行氣,使氣血流通,達到治療目的。
總之,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當歸,旨在通過補血活血、和血行氣,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治療流氣病症的效果。
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緩急之效。流氣飲主治氣虛血弱,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白芍可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從而達到緩解胸悶、心悸等症狀的作用。
二、緩解氣血瘀滯:白芍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流氣飲中加入白芍,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效果。
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流氣飲主治胸膈痞悶、氣逆喘促等症,而木香的「行氣」作用,可以疏通氣機,解除胸膈之痞悶,並緩解氣逆喘促之症狀。
- 健脾和胃: 流氣飲除主治氣逆喘促外,也兼治脾胃不和、食慾不振等症。木香的「健脾和胃」功效,能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食慾,改善食積停滯等症狀。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枳殼,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理氣消積:枳殼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善於行氣消積,可緩解胸膈滿悶、胃脘脹痛等症狀,並促進食慾。流氣飲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咳喘等症,枳殼的理氣消積作用可有效緩解氣滯引起的胸悶不舒。
- 降逆止嘔:枳殼可降逆止嘔,對於氣逆上衝導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流氣飲中加入枳殼,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降逆止嘔、緩解氣逆上衝的功效。
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有二:
一、 行氣消滯: 檳榔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之效。此方用於治療氣滯痰阻所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痰多等症狀,檳榔有助於疏通氣機,化解痰濁,緩解胸悶氣短。
二、 降逆止嘔: 檳榔能降逆止嘔,對於氣逆上衝所致的噁心嘔吐也有治療作用。十六味流氣飲中可能存在胃氣上逆的情況,檳榔能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狀。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厚朴,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降逆止嘔: 厚朴味辛、苦,性溫,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流氣飲主要用於治療氣逆、胸悶、咳嗽、痰多等症狀,厚朴可有效緩解氣逆上衝、胸膈滿悶,並止嘔逆。
- 行氣消痰: 厚朴能行氣消痰,有助於疏通氣機,使痰液易於排出。流氣飲中常配伍陳皮、半夏等藥材,共同起到行氣消痰的作用,使痰濁得以化解,氣逆得以緩解。
厚朴在十六味流氣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降逆止嘔,更能行氣消痰,是治療氣逆症狀的關鍵藥材。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烏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行氣止痛: 烏藥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行氣止痛,舒緩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川芎、香附、枳殼等配合,共同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 溫腎助陽: 烏藥亦具溫腎助陽之效,可改善因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肉桂、附子等配合,可增強溫腎助陽的功效,更能全面改善流氣所致的諸症。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效。對於流感所致的寒邪侵襲、氣血凝滯,桂枝能溫陽化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患者的寒熱、咳嗽、鼻塞等症狀。
-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桂枝能調和營衛,使營氣和衛氣相互協調,共同抵抗外邪侵襲。對於流感患者,桂枝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幫助機體抵抗病毒,促進康復。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防風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流氣飲主治風寒襲肺、氣逆上衝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防風可有效疏散肺經風寒,止咳化痰,緩解氣逆,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防風本身為辛溫解表藥,能夠調和方劑中其他藥物的寒涼性質,避免寒涼之性過於猛烈,損傷陽氣,同時也能增強藥物功效,使治療更加全面有效。
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風寒襲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流氣飲主治外感風寒,紫蘇葉有助於散寒解表,使肺氣通暢,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調和氣血,解毒消腫: 紫蘇葉除了疏散風寒外,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能緩解流感病毒引起的咽喉腫痛、鼻塞等症狀。同時,紫蘇葉還有調和氣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膽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散瘀的功效。流氣飲症狀多為氣滯血瘀,導致胸悶氣短、心慌心悸、疼痛等,川芎可有效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之痛。
- 升清降濁: 川芎性溫,能溫陽散寒,並能上行頭面,具有一定的升清作用。流氣飲症狀常伴隨頭昏頭脹、痰多等症狀,川芎可通過升清降濁,改善頭昏腦脹,化解痰濕。
十六味流氣飲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對於流氣飲所治療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桔梗可以有效地宣通肺氣,化解痰液,改善咽喉不適。
2. 排膿消腫:桔梗還具有排膿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膿液的排出,減輕炎症反應。對於流氣飲所治療的一些伴隨有膿性分泌物的病症,桔梗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十六味流氣飲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散風止痛,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具有散風寒、止痛、通鼻竅的功效。流氣飲主治風寒襲肺,氣道閉塞,症狀表現為鼻塞、頭痛、流涕等。白芷可散寒止痛,疏通鼻竅,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
二、 解毒消腫: 白芷還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以輔助治療風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流氣飲中加入白芷,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十六味流氣飲是一帖傳統的中醫方劑,專門針對肝氣鬱結和血液瘀滯所導致的各類症狀,包括無名的惡性腫瘤、癰疽、乳腺炎或流注等疾病。此方劑的成分多樣,每種草藥都針對病症有其特定的療效,共同作用以緩解和治療相關的健康問題。
主治
- 肝氣鬱結,血液瘀滯,或風寒濕邪外侵,氣血不和,結成腫塊,皮色不變者。肝氣不暢,血液流通不順,或外邪侵入,導致氣血不和,在體內形成腫塊,但皮膚顏色沒有變化。
- 無名惡腫癰疽等證:不明原因的腫塊、癰疽等症狀。
- 奶岩:乳房腫塊。
- 流注及一切恚怒氣結腫作痛,或漫腫木悶無頭:腫塊流動,或由於氣鬱、怒氣導致腫塊疼痛,或腫塊範圍廣泛、硬而無頭。
- 氣毒濕毒,流註遍身攻腫:氣毒、濕毒導致腫塊在身體各處出現。
《萬病回春》中提到,「十六味流氣飲」,專門用於治療乳腺癌。
乳腺癌初期,乳房會出現無痛無癢的腫塊,大小像棋子或是海龜背甲,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五到七年才發展成開放性創口。在病變早期,應及時服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藥物,且保持心情愉悅,有助於病情好轉。
一旦腫塊演變成開放性創面,創口形狀可能類似於岩石的凹陷,或者像人嘴周圍的皺紋,伴有紅色滲液及膿水,影響胸腹部,並引發劇烈疼痛。
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五灰膏」來清除壞死組織,促進新生組織成長,逐步促進創面愈合。乳腺癌多見於長期情緒壓抑、中年的女性。在腫塊尚未破潰之前,病情仍有治療的機會;一旦形成開放性創口,治療效果將大大降低。因此,推薦服用「十六味流氣飲」進行治療。
《婦科冰鑑》提到,乳腺癌的症狀起初表現為乳房內結節,大小如同圍棋棋子,不會感到疼痛或癢感。隨著時間推移,通常在五至七年,甚至十幾年後,這些結節可能從內部破潰,形成凹陷的洞狀結構,猶如山間的岩洞,因而得名「乳岩」。這種病症多是由於長期情緒壓抑,或是性格急躁易怒,對肝臟和脾臟造成損傷所導致。應盡早學習釋放情緒,避免生氣,調節情緒,遠離葷腥食物,這樣才有可能對病情有所助益。
對於剛剛出現結節的早期患者,建議使用「十六味流氣飲」,並輔以外敷治療,可用「木香」與新鮮地黃混合製成餅狀,趁熱敷於患處,另外,經常飲用「青皮」與「甘草」煮製的茶飲。如果結節已經潰破,且長時間未能痊癒的情況下,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和補充氣血,例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或「歸脾湯」等補益藥膳,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使用。中藥配方名稱叫做「十六味流氣飲」,這是在古書《玉機微義》裡記載的一個藥方。藥方的成分包括了川芎、當歸、芍藥、防風、人參、木香、黃耆、官桂、桔梗、白芷、檳榔、厚朴、烏藥、甘草、紫蘇、以及枳殼,這些藥材的比例都是相等的。使用方法是先將藥材咬碎,然後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個案例是這樣的:一位女性,她全身上下長了許多像梅子核一樣大小的結節,數量有幾十個,而且這些結節會疼痛。每年春夏時節,其中有五到七個結節會破掉,流出膿血,接著會排出像腐爛的棉絮一樣的東西,結節的底部也會跟著脫落。到了下一年,其他的舊結節底部會脫落,新的結節又開始慢慢長出來。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她試過內科和外科的各種治療方式,但都沒有什麼效果。經過我的診斷,認為這是因為她的氣血長期鬱結所導致的,所以我建議她使用「十六味流氣飲」這個藥方。她服用了兩百多帖之後,第二年就沒有再長出新的結節,舊的結節也慢慢地消失了。
「十六味流氣飲」傳統上用來治療由肝氣鬱結或是血液循環不順暢所引起的症狀,或是因風寒濕邪侵入體內,導致氣血不調和,進而在身體上形成腫塊,但皮膚顏色沒有改變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治療不明原因的惡性腫瘤、膿腫,甚至是乳腺癌,以及由氣憤或情緒壓抑導致的腫脹疼痛,或是那種沒有明顯中心點的腫脹。此外,對於那些由氣毒或濕毒引起的,全身性的腫脹,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川芎、當歸、芍藥、防風、人參、木香、黃耆、官桂、桔梗、白芷、檳榔、厚朴、烏藥、甘草、紫蘇、枳殼各等分。
嚼碎。水煎服。
"1.結核:余曾治一婦女,其人全身各處腫且痛,梅核狀結核數十個。每年春夏之間,其中5-7個破潰流出膿血,繼則排出腐綿狀之物,瘡根隨之脫落。來年其它處破潰之舊根脫落,新根核漸次生出。如此之病狀已持續20餘年,其間歷經內、外科諸方治療無效。余診之,此病因氣血之鬱而生,宜用十六味流氣飲。服方200余貼,次年未生新核,舊核亦漸漸消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患者慎用。
- 本方有疏風散寒的作用,風寒感冒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六味流氣飲, 出處:《玉機微義》卷十五。 組成:川芎、當歸、芍藥、防風、人參、木香、黃耆、官桂、桔梗、白芷、檳榔、厚朴、烏藥、甘草、紫蘇、枳殼各等分。 主治:肝氣鬱結,血液瘀滯,或風寒濕邪外侵,氣血不和,結成腫塊,皮色不變者;無名惡腫癰疽等證;奶岩;流註及一切恚怒氣結腫作痛,或漫腫木悶無頭;氣毒濕毒,流註遍身攻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