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鐵落飲」方劑中包含「鐵」的原因主要有二:
- 補血益氣: 鐵元素為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氧氣運輸。生鐵落飲中加入鐵,有助於補益氣血,改善氣虛血虛所致的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等症狀。
- 消腫止痛: 鐵元素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生鐵落飲中加入鐵,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生鐵落飲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 天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生鐵落飲多用於治療肺熱燥咳、咽喉乾燥等症狀,天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可以緩解肺熱,滋潤咽喉,達到清熱潤燥的目的。
- 降火解毒: 天門冬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因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效果。
生鐵落飲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生鐵落飲常用於治療熱病傷津、燥熱咳嗽、咽喉疼痛等症,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清心除煩:麥門冬除了滋陰潤肺外,還具有清心除煩的功效。生鐵落飲中也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材,麥門冬可以配合這些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清心除煩的作用,從而緩解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口渴心煩等症狀。
生鐵落飲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 潤肺止咳: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生鐵落飲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川貝母的清熱化痰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患者呼吸通暢。
- 降氣止嘔:川貝母能降氣止嘔,對於因肺熱燥咳引起的痰多而嘔吐的患者,川貝母能起到止嘔的效果,避免患者因痰多而導致的嘔吐加重病情。
總體而言,川貝母在生鐵落飲中扮演著潤肺止咳,降氣止嘔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相配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生鐵落飲中包含膽南星,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止痙鎮驚: 膽南星性寒,味苦,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痙止搐的功效。生鐵落飲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等症狀,而膽南星可以有效抑制小兒驚風的發生,起到鎮驚止痙的作用。
- 化痰散結: 膽南星還有化痰散結的作用,可以幫助解除痰濁瘀阻,改善呼吸道症狀,進一步緩解小兒驚風的病情。
因此,膽南星在生鐵落飲中起著重要的鎮驚止痙、化痰散結的作用,是治療小兒驚風的關鍵藥材之一。
生鐵落飲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行氣化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化痰、健脾的功效。生鐵落飲多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陳皮的加入可以幫助疏通氣機,使痰液易於排出,並改善胸悶氣喘等症狀。
- 調和藥性:陳皮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使藥效更為平和,減輕藥物的副作用。此外,陳皮的芳香氣味還可以增進藥物的口感,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生鐵落飲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安神定志、開竅醒神的功效。
遠志味甘、性溫,歸心、肺經,具有疏肝解鬱、安神定志、益智開竅之效。生鐵落飲以治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為主,而遠志可平心安神,使神志安定,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亦可開竅醒神,提高記憶力,輔助整體療效。
生鐵落飲中加入石菖蒲,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醒脾開胃,化痰止嘔: 石菖蒲味辛、性溫,具有開竅醒脾、化痰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痰濕阻滯所致的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石菖蒲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行氣活血,通竅止痛: 石菖蒲亦能行氣活血,通竅止痛。對於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氣短、脘腹脹痛等症狀,石菖蒲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生鐵落飲中加入白茯苓,主要有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 白茯苓性甘淡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生鐵落飲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蒸、痰濁內阻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白茯苓可健脾利濕,助藥力化濕解暑,減少痰液產生。
- 和中降逆: 白茯苓能和胃降逆,緩解因濕熱內阻引起的胃氣上逆、胸悶氣短等不適。其利水滲濕的功效也能協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作用,使藥力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
生鐵落飲方劑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善於清熱解毒,尤其擅長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癰腫疔瘡等症。生鐵落飲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針對外感熱毒、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咯痰、胸悶等症。連翹加入方劑,有助於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消散肺熱,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生鐵落飲」方劑中包含「茯神」,主要原因有二:
- 安神定驚: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寧心安神的功效。生鐵落飲主要用於治療驚悸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茯神可緩解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使心神安定,達到治療目的。
- 健脾益氣:茯神同時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生鐵落飲的組成中常含有其他滋陰補腎的藥材,茯神可以協同這些藥材,補益脾胃,增強氣血,進一步促進整體療效。
生鐵落飲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生鐵落飲主治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等。玄參的清熱涼血作用,可有效控制血熱,減少出血。
- 滋陰降火,潤肺止咳: 玄參亦能滋陰降火,潤肺止咳,對於因熱邪傷肺,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咯血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生鐵落飲中部分方劑可能還包含其他潤肺止咳的藥材,玄參的加入可增強其潤肺止咳的效果。
生鐵落飲中加入鈎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熄風: 鈎藤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之功效。其能有效治療肝陽上亢、風火內動引起的眩暈、頭痛、頭脹、肢體麻木等症狀,與生鐵落飲的清熱解毒、鎮靜安神功效相輔相成。
2. 改善心血管功能: 研究表明,鈎藤能降低血壓、改善心律失常,並具有抗心肌缺血、保護心肌等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功能,與生鐵落飲的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功效相呼應。
生鐵落飲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丹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鐵落為血瘀所致,丹參可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改善鐵落症狀。
- 清熱解毒: 丹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消炎止痛,緩解鐵落引起的局部紅腫熱痛。對於鐵落伴隨感染的情況,丹參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加速病程恢復。
生鐵落飲中包含硃砂,其原因主要有二:
-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對於心火亢盛、神志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硃砂能有效平心降火,安神定志。
-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解毒消腫,對於熱毒攻心、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然而,硃砂為毒性藥物,需謹慎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主治功效
生鐵落飲主治功效分析
生鐵落飲,中醫方劑名。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根據古文記載,可歸納分析如下:
主治病症
綜合各家醫書所述,生鐵落飲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陽厥怒狂: 因陽氣暴折,心有所欲不得,導致氣鬱化火,出現狂躁易怒,甚至行為失常,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逾牆上屋等。
- 癲狂: 表現為棄衣罵詈、神志錯亂、狂躁不安等。
- 上盛下虛,發為癲狂: 由於肝火旺盛,上擾清竅,而下元虧虛,導致癲狂、神氣不寧、口渴煩躁、胡言亂語等症狀。
- 痰火熱狂: 因痰火結聚,上擾心神所致的狂躁症狀。
- 重陽狂: 一種癲狂症狀,屬於實證。
- 怒氣逆: 因怒氣上逆導致的病症。
- 因火致痰甚者,狂怒橫暴: 因火邪亢盛,煎熬津液成痰,痰火互結導致的狂躁症狀。
治療原理
生鐵落飲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重鎮安神: 方中以生鐵落為主藥,其性重墜,能重鎮安神,平抑上亢之陽氣。《羅氏會約醫鏡》曰:「鐵落,金也,以金制木之意,能墜痰鎮心。」《類證治裁》亦云:「用生鐵落者,金以制木,木平則火降也。」說明生鐵落通過金克木的原理,達到平抑肝陽、鎮心安神的效果。
- 清熱瀉火: 方中配伍石膏、天冬、麥冬、連翹等清熱瀉火藥物,以清泄上炎之火邪。石膏清熱瀉火,天冬、麥冬滋陰降火,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 化痰開竅: 方中加入川貝母、膽南星、陳皮等化痰藥物,以及石菖蒲、遠志等開竅安神藥物,以化痰濁、開心竅、安神志。川貝母、膽南星化痰止咳,陳皮理氣化痰,石菖蒲開竅醒腦,遠志安神定志。
- 滋陰降火: 天門冬、麥門冬、玄參能滋陰降火,滋養陰液,制約亢陽。
- 利水滲濕: 白茯苓利水滲濕,導濕熱下行。
- 補血養心: 方中鐵有補血養心之效,配伍丹參等活血化瘀藥物,有助於改善心血運行,濡養心神。
- 從高抑下: 《病機沙篆》指出「上焦實者,從高抑下,生鐵落飲」,說明生鐵落飲能降上逆之氣,使氣機通暢。
藥物組成與功效
生鐵落飲的藥物組成,各家醫書略有差異,但基本思路一致。以《醫學心悟》記載為例,其組成為:
- 生鐵落: 重鎮安神,平抑肝陽。
- 天門冬、麥門冬: 滋陰降火,潤肺止咳。
- 川貝母: 化痰止咳,平喘定驚。
- 膽南星: 消炎解毒,鎮痛安神。
- 陳皮: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遠志: 安定神經,鎮靜催眠。
- 石菖蒲: 開竅醒腦,祛風除溼。
- 白茯苓: 利水滲溼,寧心安神。
- 連翹: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 玄參: 滋陰降火,解毒利咽。
- 鉤藤: 平肝熄風,清熱解痙。
- 丹參: 活血化瘀,涼血消癰。
- 辰砂: 重鎮安神,解毒。
總結
生鐵落飲以重鎮安神、清熱瀉火、化痰開竅為主要治療原則,通過多種藥物配伍,達到平抑肝陽、降逆下氣、鎮心安神、清熱化痰的功效,是治療陽厥怒狂、癲狂、痰火熱狂等症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先將生鐵落用水800毫升,煎取鐵落汁400毫升,去渣。再以此汁一半(200毫升)煎藥,取汁100毫升;再以所留另一半鐵落汁煎第2煎,取藥汁80毫升。2次藥汁合成180毫升。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鐵落飲, 出處:《素問·病能論》。 組成:生鐵落。 主治:除煩下氣。主治:陽厥怒狂,心有所欲,因暴折而難決,陽氣當動,令氣鬱,而致人多怒,一發則莫知所爲,其後欲閉戶而處,惡聞人聲。
生鐵落飲,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二。 組成:生鐵落1斤(砧上鐵花,入水2鬭,煮至1鬭),生石膏5錢,生地黃1兩,羚羊角錢半,青防風錢半,白茯神2錢(去木),白龍齒3錢(煅),黑元參3錢,真金箔1帖。 主治:狂妄,脈洪數弦急者。
生鐵落飲, 出處:《準繩·類方》卷五。 組成:生鐵40斤(入火燒赤沸,砧上煅之,有花出如蘭如蛾紛紛墜地者,是名鐵落,用水2鬭,煮取1鬭,入後藥),石膏3兩,龍齒(研)1兩半,白茯苓(去皮)1兩半,防風(去蘆)1兩半,玄參1兩,秦艽1兩。 主治:墜痰鎮心。主治:狂證,痰火熱狂,風氣發湧所生白沫潮痰。
生鐵落飲, 出處:《醫學心悟》卷四。 組成:天冬(去心)3錢,麥冬(去心)3錢,貝母3錢,膽星1錢,橘紅1錢,遠志肉1錢,石菖蒲1錢,連翹1錢,茯苓1錢,茯神1錢,元參1錢5分,鉤藤1錢5分,丹參1錢5分,辰砂3分。 主治:狂症,發作則暴,駡詈不避親疏,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踰垣上屋,此痰火結聚所致;心熱癲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