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黃散

TIAN ZHU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6%
心經 13%
胃經 11%
脾經 8%
膽經 5%
腎經 4%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心包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黃散以天竹黃為名,其組成中自然包含天竹黃,這是因為:

  1. 藥方命名由來: 天竺黃散以其主要藥材「天竹黃」命名,如同「黃連解毒湯」以「黃連」為名,直觀地反映了方劑的核心成分。
  2. 藥效主導作用: 天竹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該方劑中起著主要作用,故以其命名,凸顯其重要性。

天竺黃散中加入大黃,主要是取其瀉熱通便之效。

天竺黃性寒,善清熱解毒,但其止痛作用較弱。大黃苦寒,具有瀉熱通便、涼血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天竺黃相輔相成,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同時也可防止藥物積滯於腸胃,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此外,大黃的瀉下作用可以促進排毒,進一步降低體內毒素水平,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天竺黃散方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蟬蛻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止咳化痰的功效。天竺黃散用於治療風熱痰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蟬蛻的加入可加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使療效更顯著。
  2. 透疹止癢,生肌斂瘡: 蟬蛻具有透疹止癢、生肌斂瘡的功效,可促進瘡瘍的癒合。天竺黃散用於治療風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蟬蛻的加入可以緩解瘙癢、促進皮膚恢復。

天竺黃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天竺黃散中加入白僵蠶,有助於清熱解毒,化解痰熱,緩解咳嗽等症狀。
  2. 息風止痙:白僵蠶還具有息風止痙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痰熱內擾、肝風內動引起的驚厥、抽搐等症狀。天竺黃散中的白僵蠶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息風止痙的效果。

總而言之,白僵蠶在天竺黃散中的加入,既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又能息風止痙,有助於治療因痰熱內擾、肝風內動引起的各種病症。

天竺黃散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羌活味辛、苦,性溫,具有疏散風寒、祛風止痛、止癢的功效。天竺黃散主要治療風寒濕痺、肢節疼痛、皮膚瘙癢等症,羌活能有效疏解風寒,緩解疼痛和瘙癢,提高藥效。

2. 配合天竺黃,增強止痛效果: 天竺黃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羌活的溫性可以中和天竺黃的寒性,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同時也能促進藥物流通,增強止痛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天竺黃散中含有全蠍,主要原因如下:

  1.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天竺黃散作為治療小兒驚風的方劑,全蠍能有效平息肝風、鎮痙止搐,緩解因肝風內動所致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2. 全蠍與方中其他藥物相配伍,可增強療效。全蠍與天竺黃、琥珀等藥物相配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發揮清熱解毒、鎮驚止搐、安神定志之功效,更全面地治療小兒驚風。

天竺黃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天竺黃性寒,甘草性甘平,能緩和天竺黃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傷脾胃。甘草亦能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加協調,發揮最佳功效。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解疼痛、解毒等功效,能配合天竺黃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作用,增強藥效。同時,甘草還有保護胃黏膜、減輕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藥方:天竺黃散

天竺黃散是中醫常用方劑,由天竺黃、大黃、蟬蛻、白僵蠶、羌活、全蠍、甘草等七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祛風止痙的功效,主治上焦風熱所致的口鼻生瘡、兩目赤腫、咽膈不利、痰涎壅滯、氣不通暢、驚搐煩悶、神思昏迷等症。

組成:

  1. **天竺黃:**性味甘、寒,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的功效。用於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

  2. **大黃:**性味苦、寒,入大腸、胃經,具有瀉火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結便祕、泄瀉、痢疾等症。

  3. **蟬蛻:**性味甘、寒,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痙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咳嗽、中風後遺症等症。

  4. **白僵蠶:**性味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的功效。用於治療肝風內動、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

  5. **羌活:**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肩背痠痛等症。

  6. **全蠍:**性味鹹、寒,入肝、腎經,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中風後遺症、癲癇、抽搐等症。

  7.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補益脾氣、清熱解毒、潤肺生津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虛倦怠、咳嗽氣喘、口乾舌燥等症。

主治:

上焦風熱:上焦是指人體的頭部、胸部,這裡指肺部或咽喉部有風熱邪氣。

口鼻生瘡:口腔或鼻腔內出現潰瘍或瘡癤。

兩目赤腫:雙眼紅腫發炎。

咽膈不利:咽喉部腫痛,吞嚥困難。

痰涎壅滯:痰涎積聚在咽喉部,導致呼吸不暢。

氣不通暢:呼吸不暢,氣息堵塞。

驚搐煩悶:身體抽搐,煩躁不安。

神思昏迷:精神恍惚,意識不清。

總結:

天竺黃散是中醫常用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祛風止痙的功效,主治上焦風熱所致的口鼻生瘡、兩目赤腫、咽膈不利、痰涎壅滯、氣不通暢、驚搐煩悶、神思昏迷等症。方中各味藥物配伍合理,相輔相成,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

傳統服藥法


天竺黃、蟬蛻(去土)、山梔子仁(微炒)、甘草(微炒)、鬱金、白僵蠶(炒,去絲嘴)、龍齒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煎薄荷湯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祛風通絡的功效,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2.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脾胃虛弱者慎用。
  3.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痛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結膜炎肺結核糖尿病癲癇小兒驚巒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妄想狀態急性脊髓灰白質炎胃腸出血骨質疏鬆症四肢抽搐腹瀉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四。 組成:天竺黃半兩,馬牙消半兩,鉛霜半兩。 主治:驚熱。

天竺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五。 組成:瓜根、甘草、鬱金、天竺黃、連翹、防風、牙消(别研)各等分。 主治:退潮熱,理驚。主治:小兒驚風、潮熱,唇紅面赤,煩躁焦啼。

天竺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八。 組成:天竺黃1兩(研),牡蠣粉半兩,白芍藥半兩,犀角屑半兩,白附子半兩,天麻半兩,乾蠍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 主治:驚癇啼叫。

天竺黃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二。 組成: 天竺黃散(《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二。)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二。組成:天竺黃7分,大黃3分,蟬蛻3分,白僵蠶2分,川羌活5分,全蠍(去毒)5分,甘草5分。主治:涼膈,退潮熱。 。 主治:涼膈,退潮熱。

天竺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 組成:天竺黃(真者)2錢,天南星(炮)2錢,草烏(尖面者,炮)1分,馬牙消2錢,丁香1錢(不見火),膩粉半錢,龍腦(真者)2錢,川鬱金1錢,白僵蠶(去絲,炒)2錢,腦子半字,麝香半字。 主治:小兒急驚風候,搐搦發作,常方療治不堪者。

天竺黃散,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天竺黃半兩,鬱金(無,以山梔仁代)半兩,茯神(去皮)半兩,甘草半兩,硼砂2錢半,牙消2錢半,白芷2錢半,川芎2錢半,僵蠶(去絲)2錢半,枳殼(麸炒)2錢半,朱砂(水飛)2錢,麝香1字,蟬殼15個(洗,去泥土嘴足)。 主治:上焦風熱,口鼻生瘡,兩目赤腫,咽膈不利,痰涎壅滯,氣不通暢,驚搐煩悶,神思昏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