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一羌活餅
BAI YI QIANG HUO B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4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百一羌活餅中加入羌活,主要是由於羌活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祛風除濕: 羌活味辛性溫,入肝經,擅長祛風濕,散寒止痛。百一羌活餅中可能含有其他具有寒濕性質的藥物,加入羌活能有效驅散寒濕,緩解相關症狀。
- 疏散風寒: 羌活亦能疏散風寒,對於因風寒引起的頭疼、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百一羌活餅中加入羌活,可有效發揮其祛風除濕、疏散風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百一羌活餅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羌活、防風等配合,可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因風寒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川芎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百一羌活餅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 祛風止痙 和 解毒散結 的功效。
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其能疏散風熱,熄風止痙,對於風熱引起的痙攣、抽搐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同時,其亦可解毒散結,對於因毒邪入侵而引起的腫塊、瘰癧等疾病亦有治療作用。
因此,白僵蠶在百一羌活餅中,可以起到 協同羌活祛風止痛、散寒解表 的作用,同時亦能 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百一羌活餅方劑中含有全蠍,其主要原因在於:
- 祛風通絡: 全蠍性寒,具有通絡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與羌活、獨活等藥物配伍,可散寒祛風,通經活絡,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
- 息風止痙: 全蠍可平肝熄風,鎮驚止痙,對於風邪入絡、肝風內動導致的抽搐、痙攣等症有較好的療效。與其他藥物配合,可緩解疼痛,改善肢體功能。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百一羌活餅為傳統中醫治療小兒潮熱之方劑,其功效與組成分析如下: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潮熱」,指小兒體熱如潮水般定時發作,多因風邪鬱裏、痰熱內擾,或肝風內動所致。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熱症常伴見驚惕不安、四肢抽動等風象,故以祛風解表、化痰息風為治療核心。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五藥配伍,共奏 疏風清熱、化痰定驚 之效,其作用機理可從藥物性味歸經解析:
羌活(去蘆頭)
- 性辛溫,歸膀胱、腎經。
- 長於散表寒、祛風濕,尤善上行頭目,解肌腠之邪。
- 在此方中主導外散風邪,開泄鬱熱,緩解潮熱之表證基礎。
芎藭(川芎)
- 性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 為血中氣藥,行氣活血兼祛風止痛。
- 助羌活疏通經絡,調暢氣血,使風邪無所留滯;另可平肝息風,防熱盛動風。
白僵蠶(炒)
- 性咸辛平,歸肝、肺經。
- 具息風止痙、化痰散結之力。
- 針對小兒痰熱內生、肝風欲動之證,可化解痰濁、平抑風陽,改善驚搐煩躁。
雞蘇(即薄荷)
- 性辛涼,歸肺、肝經。
- 輕清宣散,疏風熱、清頭目。
- 輔助羌活透表,兼清裏熱,尤適熱症伴咽喉不適或煩躁者。
全蠍(炒)
- 性辛平有毒,歸肝經。
- 為息風止痙要藥,擅長通絡定驚。
- 與僵蠶協同,鎮攝內風,防潮熱引動肝風而發驚厥。
三、組方特點與治療原理
表裏兼顧:
- 羌活、薄荷疏解表邪,開泄熱勢外達之路;
- 僵蠶、全蠍清裏化痰息風,標本同治。
動靜結合:
- 川芎活血行氣,防風藥燥烈傷津;
- 全蠍、僵蠶沉降鎮驚,平衡方劑升散之性。
劑型設計:
- 蜜丸製餅,緩和藥性,適合小兒服用;
- 荊芥湯送服,增強疏風解表之效,引藥力外透。
綜上,此方透過 祛風透表、化痰息風 雙重路徑,調和氣血與陰陽,使外邪得散、內風得平,故能針對小兒潮熱伴風痰證候發揮療效。
傳統服藥法
羌活(去蘆頭)1兩,芎窮1兩,白僵蠶(炒)1兩、雞蘇1兩,乾蠍(全者)14枚(炒)。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捏作餅子。
每服1餅,荊芥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百一羌活餅,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組成:羌活(去蘆頭)1兩,川芎1兩,白僵蠶(炒)1兩、雞蘇1兩,乾蠍(全者)14枚(炒)。 主治:小兒潮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