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散中包含天竹黃,乃因其性寒涼,味苦,具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
天竹黃為天竹根莖之乾燥品,臨牀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等症。其寒涼之性可清熱解毒,苦味可燥濕散結,故配伍於天竺散中,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此外,天竹黃亦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療效。
天竺散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藥理作用:
- 袪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之效。對於因風邪入侵而導致的痙攣、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白僵蠶可起到緩解作用。
- 解毒散結: 白僵蠶亦具解毒散結之功效。對於因熱毒壅盛而導致的瘰癧、瘡瘍等疾病,白僵蠶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促進病竈恢復。
因此,天竺散方劑中加入白僵蠶,旨在利用其祛風止痙、解毒散結的藥性,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天竺散中加入梔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胃經,能清熱瀉火,特別針對心火亢盛、胃火熾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心煩失眠、尿赤便祕等。同時,梔子還能涼血止血,對於熱毒血瘀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天竺散中加入梔子,不僅能增強清熱瀉火的作用,還能起到涼血止血的功效,進一步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
天竺散中包含蟬蛻,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疏風止癢: 蟬蛻性涼,味甘,具有疏風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濕疹等症狀。天竺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風熱痰盛所致的咳嗽、喘息、鼻塞等症狀,蟬蛻可以清熱解毒,疏風止癢,輔助治療。
- 透疹生肌: 蟬蛻具有透疹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皮膚病的癒合,對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病,如麻疹、風疹、濕疹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天竺散中加入蟬蛻,可以幫助散風止癢,促進皮膚病的癒合,緩解小兒皮膚瘙癢等症狀。
天竺散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天竺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病症,而連翹的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抑制熱毒,消除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 疏散風熱:連翹亦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對於因風熱之邪侵入而導致的發熱、咽痛、咳嗽等症狀,連翹能起到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作用,與天竺散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天竺散中加入鬱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鬱金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天竺散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鬱金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目的。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鬱金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伴有熱毒、炎症的疼痛症狀,鬱金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天竺散中加入鬱金,可以更好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天竺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天竺散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中和其偏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 增強補益: 甘草有補脾益氣、緩解疲勞、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天竺散可能針對脾胃虛弱、體虛乏力等症狀,加入甘草可以增強其補益作用,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天竺散,一劑溫病初起、小兒驚熱焦啼的經典方劑。
甘草,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蟬蛻,辛、寒,入肝、肺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等功效。
白僵蠶,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連翹,微苦、微寒,入肺、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功效。
鬱金,辛、苦,入肝、心及脾經,有清熱涼血、解鬱開竅之效。
梔子,苦、寒,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天竺散,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驚安神的功效。
甘草益氣復脈兼調和諸藥。
梔子清瀉心火,鬱金清涼血分,蟬蛻祛風,白僵蠶熄風止驚,連翹散熱解毒。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驚安神的功效。
用於溫病初起,或小兒驚熱焦啼,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渴,抽搐,二便不利等症。
傳統服藥法
天竺黃0.5兩,馬牙消0.5兩,甘草(炙)0.5兩,蛤粉(白者)2兩,丹砂(研)1分。
上為細散。
每服半錢匕,取新汲水揉薄荷相和,入龍腦少許,食後、臨臥湯化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 組成:天竺黃半兩,馬牙消半兩,甘草(炙)半兩,蛤粉(白者)2兩,丹砂(研)1分。 主治:小兒喉痹,上焦積熱壅毒。
天竺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四。 組成:天竺黃2錢,僵蠶(炒)2錢,山梔子2錢,蟬退2錢,連翹2錢,鬱金(水煮)2錢,甘草2錢。 主治:小兒驚熱焦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