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朱飲子

JIN ZHU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4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肝經 16%
心經 15%
脾經 12%
胃經 7%
膽經 7%
大腸經 7%
腎經 6%
三焦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朱飲子方劑中包含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鬱金味辛、苦,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效。金朱飲子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滿、食慾不振等症,鬱金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鬱金亦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金朱飲子中常與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物配伍,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同時,鬱金的涼血止血作用可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

金朱飲子中包含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金朱飲子主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熱毒症狀,皁莢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咽喉腫痛,同時也能消散瘡瘍,促進傷口癒合。
  2. 瀉下通便,促進排毒: 皁莢亦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可將體內積聚的熱毒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引起的便祕或排便不暢,皁莢可促進排便,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加速康復。

金朱飲子中加入天竹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天竹黃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力,能有效抑制熱毒所致的各種症狀,例如發熱、咽痛、口舌生瘡等。同時,其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等。

金朱飲子主治熱毒熾盛,血熱妄行,證見發熱、口渴、咽喉腫痛、齒齦腫痛、牙齦出血等。天竹黃的加入,正好可以發揮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治療目的。

金朱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少副作用的作用。金朱飲子中可能存在一些較為燥烈或偏寒的藥物,加入甘草可起到中和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2. 增強療效:甘草具備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等功效。金朱飲子可能針對一些脾胃功能較弱的患者,加入甘草可以補益脾胃,幫助患者更好的吸收藥效,從而增強藥物的療效。

金朱飲子中包含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金朱飲子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芒硝的加入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痛苦。
  2. 引藥下行,通利二便: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物引導至下焦,使其藥效充分發揮,並可通利二便,促進毒素排出體外,加快病程恢復。

金朱飲子中包含硃砂,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癲狂等症狀,硃砂能起到鎮靜作用,改善患者睡眠。
  2. 化痰止咳: 硃砂亦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痰熱壅肺、咳嗽喘促等症狀,可配合其他藥物,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

然而,硃砂屬於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診斷和指導下服用。

金朱飲子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透疹止癢: 蟬蛻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透疹止癢的功效。金朱飲子多用於治療風熱毒邪犯肺,症見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皮膚發疹等,蟬蛻可輔助清熱解毒,促進疹出,緩解瘙癢。
  2. 疏風散結,通竅利咽: 蟬蛻還具備疏風散結、通竅利咽的功效,可改善因風熱邪毒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金朱飲子中往往也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疏風散結的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蟬蛻的加入可起到協同作用,加強療效。

金朱飲子中含有麝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1.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解毒之效。對於因熱邪或痰濁阻滯心竅導致神志昏迷、言語不清等症,具有醒神開竅、恢復神智之功。
  2. 活血化瘀:麝香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對於因跌打損傷或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朱飲子」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根據古籍記載,「金朱飲子」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壯熱、傷寒伏熱、上焦虛熱、重舌、口鼻生瘡疹以及赤眼等症狀。以下將根據方劑組成,分析其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包括:鬱金、皁莢、天竹黃、甘草、芒硝、硨砂、蟬蛻、麝香。

  • 清熱解毒: 這是方劑的主要功效,其中天竹黃、皁莢、芒硝皆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天竹黃清熱燥濕,皁莢清熱利咽、殺菌消毒,芒硝清熱解毒、瀉下通便。三者合用,可以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壯熱、傷寒伏熱等症狀。
  • 活血化瘀: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口鼻生瘡疹等症狀有益。
  • 安神定驚: 硨砂具有安神定志、鎮驚祛痰的功效,可以緩解小兒驚風症狀。
  • 開竅醒腦: 麝香具有開竅醒腦的功效,可以幫助恢復神志,緩解驚風引起的昏迷等症狀。
  • 清肺化痰、降火生津: 蟬蛻清肺化痰、降火生津,可以緩解上焦虛熱引起的相關症狀,例如赤眼。
  • 調和諸藥: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使方劑藥性更加平和,並可緩解疼痛症狀。

綜合分析

「金朱飲子」以清熱解毒為主,兼顧活血化瘀、安神定驚、開竅醒腦。該方劑針對小兒熱病而設,通過清除體內熱毒,改善血液循環,安撫神經系統,達到治療小兒驚風、壯熱、傷寒伏熱、上焦虛熱、重舌、口鼻生瘡疹以及赤眼等症狀的目的。

古籍記載佐證

  • 《幼幼新書》引《惠眼觀證》: 明確指出「金朱飲子」用於治療「驚、壯熱,傷寒伏熱,上焦虛熱;重舌,口鼻生瘡疹,致赤眼方。(本名天竺黃散。)」。
  • 《証治準繩‧幼科》: 記載了「金朱飲子」的服用方法及劑量,並提到其別名為「天竺黃散」,與《幼幼新書》互相印證。

綜上所述,「金朱飲子」是一個針對小兒熱病而設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清晰,功效明確,並有古代醫籍記載佐證。

傳統服藥法


川鬱金(銼碎,皂莢水煮乾,細者如腿肚極佳) 天竺黃 甘草(炙) 牙消(別研)各半兩 朱砂一分(研) 蟬殼十四個(水浸,去土) 麝香少許
除煩退熱。
上為末。
每服半-1錢,以蜂糖熟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含有硃砂、麝香等有毒成分,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便秘、尿黃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麻疹乾眼症

相同名稱方劑


金朱飲子, 出處:《幼幼新書》卷五引《惠眼觀證》。 組成:川鬱金(銼碎,皂莢水煮乾,細者如膽肚極佳)半兩,天竺黃半兩,甘草(炙)半兩,牙消(别研)半兩,朱砂1分(研),蟬殼14個(水浸,去土),麝香少許。 主治:除煩退熱。主治:小兒驚風,壯熱,傷寒伏熱,上焦虛熱,重舌,口鼻生瘡疹,致赤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