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飲子

TIAN ZHU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十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6%
肺經 19%
肝經 14%
膽經 14%
胃經 13%
小腸經 5%
脾經 5%
心經
肺經
肝經
膽經
胃經
小腸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天竺飲子」,主要成分有:天竹黃、鬱金、甘草、連翹、雄黃、天花粉,主要用於治療臟腑積熱、煩躁不安、口渴、舌頭和臉頰生瘡、咽喉腫痛、臉熱口乾、眼睛充血、鼻子出血、皮膚有硬塊和結核、癰瘡腫痛。還可以治療中暑燥熱、瘡疹留下的毒素,以及大便帶血、小便赤澀等症狀。

  •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功效。

  •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中藥方劑「天竺飲子」中,各味藥材配伍使用,相輔相成,起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治療臟腑積熱、煩躁不安、口渴、舌頭和臉頰生瘡、咽喉腫痛、臉熱口乾、眼睛充血、鼻子出血、皮膚有硬塊和結核、癰瘡腫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天竺黃5錢,川鬱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乾)20兩,甘草(炙)20兩,大桅子仁(微炒)20兩,連翹20兩,雄黃(飛研)5兩,瓜蔞根10斤。上為細末。
每服1大錢,小兒半錢,食後、臨臥用新水調服。
天竺散(《永類鈐方》卷十一)、天絲黃散(《得效》卷八)。方中天竺黃原脫,據《得效》補。

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黃、鬱金、甘草、連翹、雄黃、天花粉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大人、小兒臟腑積熱,煩躁多渴,舌頰生瘡,咽喉腫痛,面熱口乾,目赤鼻衄,丹瘤結核,癰瘡腫痛;又治伏暑燥熱,瘡疹餘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竺飲子性味辛、苦、寒,有小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結膜炎排尿困難麻疹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胃腸出血咽喉痛小便顏色偏黃口乾口渴眼睛紅痛心情煩燥流鼻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飲子, 出處:《局方》卷十。 組成:天竺黃5錢,川鬱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乾)20兩,甘草(炙)20兩,大桅子仁(微炒)20兩,連翹20兩,雄黃(飛研)5兩,瓜蔞根10斤。 主治:大人、小兒臟腑積熱,煩躁多渴,舌頰生瘡,咽喉腫痛,面熱口乾,目赤鼻衄,丹瘤結核,癰瘡腫痛;又治伏暑燥熱,瘡疹餘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