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飲子

TIAN ZHU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十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肺經 19%
膽經 14%
肝經 14%
胃經 14%
脾經 5%
小腸經 5%
心經
肺經
膽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飲子」方劑中加入「天竹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天竹黃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因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痰黃粘稠、胸悶等症狀,天竹黃可有效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緩解肺部炎症。

2. 抑制細菌感染: 天竹黃具有抑菌作用,能抑制一些常見的呼吸道致病菌,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對於因細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天竹黃可以幫助控制感染,促進痊癒。

因此,天竺黃在「天竺飲子」中發揮著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抗菌消炎的作用,是治療肺熱咳嗽、痰黃粘稠等症狀的重要藥材。

天竺飲子中包含鬱金,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鬱金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天竺飲子主治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納呆,鬱金可疏肝理氣,緩解氣滯引起的胸脇疼痛,並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
  2. 清熱解毒:鬱金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散瘀消腫,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胸悶、心煩、口苦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在治療過程中,鬱金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天竺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天竺飲子中可能含有性質較為燥烈或寒涼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調和其性,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2. 增強補益: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之外,還有補脾益氣、緩解疲乏、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天竺飲子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加入甘草可以進一步增強其補益效果,幫助患者恢復元氣。

天竺飲子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天竺飲子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狀,而連翹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板藍根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2. 疏散風熱:連翹不僅清熱解毒,還能疏散風熱。天竺飲子中常加入一些疏風散寒的藥物,如荊芥、防風等,連翹的加入可以與這些藥物共同作用,達到疏散風熱,緩解表證的功效。

天竺飲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以下特性: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天竺飲子多用於治療因濕熱、蟲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雄黃能殺滅皮膚上的細菌、真菌和寄生蟲,達到消炎止癢、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2. 燥濕止癢: 雄黃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天竺飲子中雄黃配合其他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藥物,可有效緩解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疼痛等不適。

天竺飲子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便祕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利尿消腫: 天花粉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對於因濕熱導致的尿少、水腫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天竺飲子中加入天花粉,可以有效地清除熱毒、利尿消腫,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天竺飲子」,主要成分有:天竹黃、鬱金、甘草、連翹、雄黃、天花粉,主要用於治療臟腑積熱、煩躁不安、口渴、舌頭和臉頰生瘡、咽喉腫痛、臉熱口乾、眼睛充血、鼻子出血、皮膚有硬塊和結核、癰瘡腫痛。還可以治療中暑燥熱、瘡疹留下的毒素,以及大便帶血、小便赤澀等症狀。

  •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功效。

  •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中藥方劑「天竺飲子」中,各味藥材配伍使用,相輔相成,起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治療臟腑積熱、煩躁不安、口渴、舌頭和臉頰生瘡、咽喉腫痛、臉熱口乾、眼睛充血、鼻子出血、皮膚有硬塊和結核、癰瘡腫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天竺黃5錢,川鬱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乾)20兩,甘草(炙)20兩,大桅子仁(微炒)20兩,連翹20兩,雄黃(飛研)5兩,瓜蔞根10斤。上為細末。
每服1大錢,小兒半錢,食後、臨臥用新水調服。
天竺散(《永類鈐方》卷十一)、天絲黃散(《得效》卷八)。方中天竺黃原脫,據《得效》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竺飲子性味辛、苦、寒,有小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結膜炎排尿困難麻疹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胃腸出血咽喉痛小便顏色偏黃口乾口渴眼睛紅痛心情煩燥流鼻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飲子, 出處:《局方》卷十。 組成:天竺黃5錢,川鬱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乾)20兩,甘草(炙)20兩,大桅子仁(微炒)20兩,連翹20兩,雄黃(飛研)5兩,瓜蔞根10斤。 主治:大人、小兒臟腑積熱,煩躁多渴,舌頰生瘡,咽喉腫痛,面熱口乾,目赤鼻衄,丹瘤結核,癰瘡腫痛;又治伏暑燥熱,瘡疹餘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