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雄黃解毒丸

XIONG HUANG JIE DU WAN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0%
胃經 20%
心經 18%
肺經 14%
脾經 8%
大腸經 8%
膽經 6%
腎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弄舌喉風。

傳統服藥法

雞冠雄黃(水飛)2錢,真郁金2錢,莊大黃2錢,巴豆霜1錢。
上共研勻,水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1-2丸,茶清下。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性辛、苦、溫、有毒。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鬱金性味辛、苦、寒。主治活血止能、行氣解鬱、清心涼血、疏肝利膽。主胸腹脅肋諸痛、婦女痛經、經閉、症瘕結塊、熱病神昏、癲狂、驚癇、吐血、衄備、血淋、砂淋、黃疸。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巴豆性辛,熱,大毒。主治瀉下寒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殺蟲。主寒邪食積所致的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

綠豆粉性味甘,寒。主治清熱消暑;涼血解毒。主暑熱煩渴;癰腫瘡瘍;丹毒;燒燙傷;跌打損傷;腸風下血;酒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扁桃腺炎大便秘結小兒驚巒排尿困難尿道炎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麻疹急性脊髓灰白質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大腸激擾綜合症四肢抽搐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解毒丸,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組成:雄黃(水飛)1兩,郁金1兩,甘草節1兩,巴豆仁35粒,綠豆粉1兩。 主治:弄舌喉風。

雄黃解毒丸, 出處:《幼科發揮》卷二。 組成:雞冠雄黃(水飛)2錢,真郁金2錢,莊大黃2錢,巴豆霜1錢。 主治:兒瘡入腹,腹脹,大小便不通。或喘或作搐者。

雄黃解毒丸, 出處:《育嬰秘訣》卷二。 組成:雄黃(另研)1兩,川郁金1兩,巴豆(去油、炒焦)8錢,乳香(另研)2錢,沒藥(另研)2錢。 主治:瘡癰發搐。小兒胎毒所致瘡癰,腹脹便秘,膚無血色,目閉不開而發搐者。疔瘡數日,毒氣入內。

雄黃解毒丸, 出處:《治疹全書》卷下。 組成:雄黃2錢5分,玉金2錢5分,巴豆14粒(去油),枯凡2錢5分,皂角1錢,麝香8分。 主治:小兒疹後服涼藥太過,脾氣不足,中氣虛衰,變成慢驚,牙關緊急,痰涎壅盛,目直上視,手足搐溺,發無休止者;及小兒急驚風,大人中風,喉風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喉閉飲

相似度 75%

散毒雄黃丸

相似度 75%

解毒雄黃丸

相似度 75%

半金丹

相似度 75%

生黃膏

相似度 72%

雄黃截瘧丸

相似度 66%

金星丸

相似度 66%

濟生消毒飲

相似度 66%

黃地膏

相似度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