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毒雄黃丸

SAN DU XIONG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3%
膽經 9%
脾經 6%
大腸經 6%
腎經 6%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散毒雄黃丸的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能有效清熱解毒,支持人體對抗各種毒素。雄黃的主要成分為硫化砷,具有強烈的抗菌、消炎作用,適合用於多種皮膚病及毒蛇咬傷的治療。此外,雄黃也被認為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從而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雄黃被視為一種寒性藥材,能清內熱,散結散瘀,適用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因此,將雄黃納入散毒雄黃丸的配方中,可以有效地達到散毒、抗炎、消腫的效果,使方劑的療效更為顯著。然而,因雄黃含有毒性,使用時需謹慎,應根據專業醫師的建議用量,以確保安全有效。

散毒雄黃丸中包含鬱金,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鬱金性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雄黃性溫燥,易傷陰血,而鬱金可解雄黃之毒,並輔助其清熱解毒,平衡藥性。

二、 活血化瘀,消散瘀血:鬱金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散毒雄黃丸消除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鬱金的加入,不僅能解雄黃之毒,更能加強散毒雄黃丸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散毒雄黃丸方劑中加入巴豆,乃利用其峻下逐瘀之性,以達解毒散結之效。巴豆味辛性熱,具有攻毒瀉下的功效,能將積聚於體內的毒素及瘀血排出體外,並能開通閉塞之處,使氣血運行暢通,達到治療的效果。

然而,巴豆性烈,使用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體質及病症判斷用量,方可避免其毒副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散毒雄黃丸 」,主要成分是:雄黃、鬱金、巴豆,主治功效是:咽喉阻塞,呼吸困難,突然昏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

鬱金中藥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辛散性味有助於活血止痛、行氣解鬱。性苦辛,味寒,歸肺、肝、脾經,能清肝降火、行氣止血。性寒,味辛、苦,入肝、心及脾經,有清熱涼血、解鬱開竅之效。性溫,溫能祛寒,寒去則腐肉自消;又因其味苦,苦能燥濕,濕去則腐肉不生。通於肝膽心脾四經,辛開苦降,長於理氣行氣,和營活血,能疏肝解鬱,除濕利膽。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利於人體腸胃蠕動與分泌,可消除腸胃氣滯、胸脹、噫氣等問題。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清熱退黃之效。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雄黃(研,飛)1兩,鬱金1兩,巴豆(去皮)14枚。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7丸,茶清送下。吐出頑痰立蘇,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頭上尚熱,即以刀尺鐵匙斡開口灌之下嚥,無有不活。如小兒急驚用2-3丸,量大小加減。一法用醋磨灌服,吐痰尤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扁桃腺炎白喉急性會厭炎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相同名稱方劑


散毒雄黃丸, 出處:《醫學六要·治法匯》卷八。 組成:雄黃(研,飛)1兩,鬱金1兩,巴豆(去皮)14枚。 主治:纏喉風及急喉閉,卒然倒僕,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