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金丹

半金丹

BAN J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痧喉匯言》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熱 (1.4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15%
胃經 15%
肺經 15%
膽經 7%
脾經 7%
大腸經 7%
腎經 7%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半金丹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是由於其峻下逐瘀的功效。巴豆味辛、性熱,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止痛攻毒散結等作用,對於瘀血阻滯腹痛便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半金丹方劑中,巴豆常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以減輕其毒性,並增強其療效。例如,與甘草配合使用,可緩和巴豆的毒性,並提高其瀉下作用;與大黃配合使用,則可增強其攻毒散結的功效。

因此,半金丹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是為了發揮其峻下逐瘀的功效,並通過配伍其他藥材減輕毒性,並增強療效

半金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在於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和保健功效。雄黃,即硫化砷,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歷史上常用於治療各類感染和毒蛇咬傷。此外,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有助於驅邪解毒,能夠排除體內的寒濕邪氣,強化身體的自我防護能力。

半金丹的組成一般針對的是一些慢性病或難治性疾病,因此需要透過雄黃的藥性來促進身體的康復過程。然而,雄黃的使用必須謹慎,因為其含有砷成分,過量服用可導致中毒。因此,在配方上必須考量其安全劑量及配伍的藥物,以達到既能利用其療效又降低風險的目的。這樣的設計反映了中醫方劑複雜而精細的藥理思想。

半金丹方劑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鬱金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半金丹方劑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而鬱金可以有效疏解肝氣鬱結,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鬱金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作用。半金丹方劑中常配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材,鬱金的加入可以起到清熱解毒,防止活血化瘀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加重病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半金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纏喉風、急喉痹:此二者均屬喉科急症,特徵為咽喉腫痛閉塞、呼吸不暢,甚至窒息。纏喉風多伴喉部紅腫蔓延,急喉痹則以驟發咽喉閉塞為主。
牙關緊急:指下頜緊閉難以張口,多因風痰壅阻經絡或熱毒內攻所致。
痰涎壅盛:喉間痰鳴漉漉,甚至阻塞氣道,反映了痰濕或痰熱膠結的病理狀態。

此方主治重點在於開通閉塞、化痰逐涎、解毒散結,適用於痰、熱、毒壅塞咽喉的危急重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巴豆(3生4熟)

  • 生巴豆:峻下逐水、開竅宣閉,藥性猛烈,能直接刺激黏膜、促使痰涎排出,解除喉部壅塞。
  • 熟巴豆:經炮製後毒性稍減,仍保留瀉下痰積之力,與生品搭配可調節峻烈之性,兼顧速效與安全性。
  • 配伍意義:生熟並用,既速開咽喉之閉,又避免過度耗傷正氣。

2. 明雄黃

  • 性味辛溫,有毒,具解毒殺蟲、燥濕化痰之功。
  • 針對「痰熱毒壅」之病機,能化解痰涎膠結,並抑制喉部腫毒,傳統常用於喉痹、癰腫等熱毒證。

3. 蟬肚鬱金

  • 「蟬肚」形容鬱金塊根飽滿如蟬腹,此品為薑科植物溫鬱金,能行氣解鬱、涼血破瘀
  • 在此方中,主要取其開鬱通滯之效,助巴豆、雄黃宣散痰熱,同時緩解氣機壅滯所致的牙關緊急。

方劑整體作用機理

  1. 峻藥急攻:巴豆為君藥,以「生熟配比」峻瀉痰涎,瞬間通暢喉咽氣道。
  2. 解毒化痰:雄黃為臣,直折痰毒,化解熱結;鬱金為佐,疏利氣機,輔助痰瘀分消。
  3. 茶調送服:茶性涼,可稍制巴豆、雄黃之溫燥,兼清上焦之熱。

治療原理:以「通泄痰閉」為核心,通過巴豆的強烈瀉下作用排出壅塞痰涎,雄黃解毒化痰以治本,鬱金調暢氣機以防復結,共奏「開關通竅、急救喉痹」之效。

此方體現了古代喉科急症「以毒攻毒、速戰速決」的用藥思路,適用於實證閉塞而體質尚可耐受峻藥者。

傳統服藥法


巴豆7粒(去殼,3生4熟), 明雄黃(皂子大許), 蟬肚鬱金1枚。
上為極細末。
每服2分,茶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半金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白喉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急性會厭炎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半金丹, 出處:《痧喉匯言》。 組成:巴豆7粒(去殼,3生4熟),明雄黃(皂子大許),蟬肚鬱金1枚。 主治:纏喉風,急喉痹,牙關緊急,痰涎壅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